分享

2021年部分花境落地项目总结

 秋微微的植物纪 2022-02-16

去年陆续有一些花境的项目从设计到落地,挑了六个比较典型的项目进行过程梳理和总结。

1.上海荫生花境

该花境属于改造项目,整体形状为条状,最窄处为1.2米,场地顶上有延伸出的岩板,背后为4米左右的景墙,属于光照不足但避风条件良好的小环境。

前期勘测现场时已有花境种植,但多为喜光类的开花植物,如金光菊、蓝雪花、蓝雾草等,还有部分芒草等观赏草,因为习性不适宜的原因,开花植物徒长倒伏,观赏草散乱,整体效果不佳。

改造前照片2021.8.20

改造后花境以黄绿色系为主色调,用亮晶女贞棒棒糖和川滇白蜡棒棒糖增加立面变化,植物品种上选择耐阴植物,从长效角度多选用稳定的常绿观叶类植物如狐尾天门冬、迷迭香、英国山麦冬、肾蕨,少量观花植物如百子莲、玉簪、大吴风草、熊猫堇等丰富季相变化,常绿宿根约比为9:1。

先摆盆后种植,施工当天高温加暴雨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这个项目的选苗过程,因为面积较小苗木数量不多,所以是在施工前一天去苗圃确认苗木,然后再调整花境苗木表,施工到货所有的苗木都是确认好的,所见即所得,而后续其他项目因为苗木量大,施工周期长,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花境类的项目因为植物品种多和生长季节不同导致的植物状态不同,常常在施工工程中因为植物材料的规格不达标而导致现场搭配困难,最后影响了实际的效果。苗木规格需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能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这一点十分的重要,做过花境施工的朋友们应该都深有体会。

施工当天状态2021.9.10

现场施工时为自然式混合种植,种植密度适宜,为后续生长预留出空间,部分露土区域用10mm陶粒覆盖。这里有一个小的注意要点,线性类植物如英国山麦冬、金叶石菖蒲等少量点缀即可,数量过多容易出现杂乱的观感

种植后一个月时间,正值秋季生长期,肾蕨、玉簪等植物迅速膨大,可见的覆盖物部分面积大大减少。

种植一个月后状态2021.10.20左右

冬季的效果还是令人惊喜的,不过这也和2021年的上海冬季是一个暖冬有关,市区温度最低约零下一两度,避风小环境下的肾蕨、针毛蕨等生长良好,甚至连玉簪、象耳芋都没有宿根,还有绿叶效果。现场基本无维护(叶片有积灰推测),棒棒糖因光照不足下半部出现脱脚现象,现场的矾根有部分死亡,推测可能是檐下滴水线导致积水过多引起死亡。

冬季效果2021.12.30

这个项目从设计、选苗、落地到后期养护验证了设计师应用植物的适生适地重要性,以及自然混合式种植的长期优良效果和后期低维护的省心状态,虽然面积不大,但小而精致,秋微微自评为是2021年度最满意的花境项目。

2.  广州荫生花境

华南的花境可选择的品种非常丰富,但这个项目位于一个超高层的住宅区一层,花境位于风雨连廊的两侧,尤其是入户口,光照条件受限,因而在植物种类上首选了耐阴类植物,如蕨类、竹芋类、粗肋草类等,整体色系以绿色系为主,穿插少量红黄色系提亮。

现场放线,堆坡起微地形植物点位先摆好后种植 2021.9.30

花境形状为岛式堆坡起微地形,中间铺设5mm浅灰色砾石,种植方式为自然混合式种植。焦点植物如紫芋、龙舌兰为点植,狐尾天门冬和芙蓉菊三株一团,蓝星花、金叶佛甲草等铺地植物片植打底,种植密度适宜,露土部分铺设陶粒。

陶粒、砾石和草石隔离带的使用

这个项目的问题出在现场施工时场地周边条件未完成,原定的区域暂不能施工,选择了廊架另一侧向阳环境进行施工,但植物材料仍是原来设计的耐荫种类,所以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植物如紫芋等焦叶的情况。另外入户口区域基本无自然降水,竹芋类和富贵蕨等品种对于湿度的要求较高,在后期养护中存在因浇水不到位出现的枯死现象。

三个月后效果 2022.1.10

3.  中山阳生花境

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赶工期的项目,花境的苗木清单是施工前两天在其他项目的出差过程中用了一个晚上从施工方提供的花境苗木照片中挑选,手写在纸上整理出来的,因此品种搭配的合理性打了一定的折扣。

现场放线,片状种植

花境的种植方式为高密度斑块状种植,且应用了一部分的时令性花卉,在后期存在密度过大导致植物徒长脱脚和部分植物需要更换品种问题。另外施工过程中因为花境用苗数量较大,苗木分品种分批次隔天运输,但现场赶工不等人的情况下,出现了两批次施工的品种不够搭配和脱节问题。以及骨架植物不足,现场没有微地形,单靠植物营造组团之间高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施工当天效果,2021.10.01

另外,金叶佛甲草在全阳环境下长势不良,金叶番薯长势过快需要控制,假蒿开花影响效果需要及时修剪,还有部分植物赶工期土球没有完全栽种好,周边土壤在浇水后沉降,影响了植物生长。

一个月后效果,2021.11.10左右

4.  苏州商业花境

项目强调商业品牌的品质和氛围感,在设计上表现为逻辑性和故事性,花境分为三个主题,入口的银调花境、休闲区的芳香花境,转角区的可食花境,每个主题都有相呼应的焦点植物。

面积较小区域选择用棒棒糖植物丰富立面效果

场地内所有的种植区都是由不锈钢板围合的大小不同的花箱所构成,考虑到项目开放时间为冬季以及长期稳定的效果,在主要的视线围合点上种植了鸡爪槭和油橄榄,中层以灌木球和棒棒糖为主,穿插新西兰亚麻、常绿鸢尾和狐尾天门冬等线性植物,下层选择常绿类草本植物如毛地黄钓钟柳、滨菊和蓍草等,常春藤和花叶蔓长春等藤蔓植物用来丰富花箱的立面效果,此外还有占苗木总量10%左右的角堇和矾根作为冬季时花的应用,这一部分是在计划来年春季需要更换的。

银调花园施工效果

种植手法依然是自然混合式,种植时间接近冬季,植物进入生长缓慢期,且业主要求不露土也不可使用覆盖物,因而整体的种植密度偏大,在春季生长期后会存在植物间竞争引起的部分品种消亡。有可能原本计划需要更换的角堇和矾根的生长空间后期会被相邻的植物所侵占。

整体施工完效果,2021.11.20

有一个小的注意事项,花箱内填土会在浇水后沉降(需要在种植前进行夯实),大概是5-10公分,这个沉降对于花箱边缘区域种植的角堇等较矮的植物来说影响比较大。

5.  安吉庭院花境

两个风格不同的庭院花境和一个路缘花境,两个庭院分别是是河桦林下静谧的绿色系荫生花境,和灌木球与时花占大比例的混合花境,路缘花境则是以灌木球为骨架,常绿的地被植物进行斑块式穿插种植。

河桦林下的荫生花境

以球为骨架的混合花境

路缘花境,施工时间2021.10

这个项目失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选苗大小都是按照设计规格确认过的,但是现场到货的苗木却和确认时的相差甚远,大部分规格偏小,尤其是角堇是90美植袋的小苗,一个熟练的绿化工人一天也只能种两三个平方,造成工期进度缓慢,整体效果也大打折扣。

6.  上海大区花境

比起示范区类的花境,住宅大区的花境更重视长效和低维护这两大需求,共有主次入口、道路主轴两侧、廊架区、活动区等五个不同区域的花境

花境范围结合乔木点位,在大树周围根据面积点植三到五棵灌木球,穿插新西兰亚麻、胎生狗脊蕨等穿插在灌木球之间,下层选择常绿类草本植物如毛地黄钓钟柳、滨菊和金叶石菖蒲等,在主要的入口区第一层种植少量矾根和角堇。种植手法依然是自然混合式,根据花境面积大小,来选择最小单位是一株还是一团(3-15株不等)。

入口花境2021.12.18

道路主轴两侧花境

廊架区花境

活动区花境

关于大乔土球(直径一般为1.2-1.5米)的问题,尤其在小面积花境中存在下层植物会下凹一块,比较影响效果,可以用冠幅较大的蕨类或者其他植物进行覆盖或者遮挡,也可以在土球上增加10-15公分左右的覆土种植浅根系的草本植物

冬季可选植物种类较少,基本以常绿类为主

这个项目影响效果的原因和上一个项目一样,同样是苗木规格的问题,但一个是花境小苗规格偏小,一个是花境的灌木球规格偏大,真的是此之砒霜、之蜜糖。所以说一个优秀的花境项目落地需要控制好方方面面的因素,环环相扣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灌木球规格过大,和低矮小苗形成较大的脱节

总的来说,一个完整的花境项目流程需要六个步骤:

1.  现场勘测,确认花境风格和方向,对于植物应用的种类有大致的规划;

2.  方案深化,确认种植意向、平面图(非必要,可根据项目情况决定)和详细的苗木清单。

3.  苗木实地考察,并根据苗木生长情况以及成本进行苗木数量调整。

4.  苗木配货并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植物尤其是开花类植物的保护。

(面积较小的花境项目,步骤三和四可以合并进行,重要的是避免出现货不对版现象

5.  现场施工,除植物材料外根据项目情况增加覆盖物、草石隔离带等,同样需要做好成品保护。

6.  施工完后需给苗木浇透水,后续做好浇水、病害防治、修剪、更换等养护工作。

从以上的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得出,自然混合式的种植方式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同样的对于植物设计师的能力和技术要求会更高,一是需要熟悉更多的植物品种和它们的生长习性、物候表现,二是如何更简便的从图纸和效果上进行表达现场施工时如何精准把控、灵活变动,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苗木生产角度来说,稳定型的植物种类尤其是常绿最好能开花类的市场需求量也会持续上升。

 

最后,如有高见敬请指出,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探讨,不管是技术还是项目都可以哟~

更多内容:

2021上海崇明花博会设计师游园攻略

从设计的角度看世界花园大会

成都麓湖生态城之景观设计初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