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言句的平仄】:正格、变格、孤平、小拗、大拗、前4后3、领字句、前3后4

 文山书院 2022-02-17
        在声律学【马蹄】规则的总结下,七言句一般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准则。

①【正格】:两平两仄形成音步替换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②【变格】:正确规避尾三仄与尾三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在规避(尾三仄)与(尾三平)时,将第五字变成与第三第四字相同的平仄。于是,第三节拍的第五第六字,就不是马蹄规律的两仄两平了。
此变格以造成句首与句尾两平或两仄、句中三平或三仄为假象,并且与正格地位相同。

③【小拗】:五必究
平平仄仄/仄平仄(五应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五应仄)

④【大拗】:错误的规避尾三仄与尾三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五应平,六应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五应仄,六应平)

⑤【孤平】:在五必究之后来个三必论
仄仄仄平/仄仄平(三应平,三必论)
平仄仄平/仄仄平(三应平,一不论)

以上,是以《格律诗》的视角,来看待【前四后三节奏】这类诗句的平仄的,即:诗律结论。适用于七绝七律与诗钟。


图片


图片

        以下,是以《联律通则》的视角,来看待七言句平仄的。

①【节奏节奏点
● 【声律节奏】节奏点在偶数位次
● 【语意节奏】节奏点在词语的最后一字

图片


②【交替对立
● 【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
● 【上下节奏点】平仄相反

图片

③【对联平仄避忌

图片

图片

④【前4后3】声律节奏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一二/三四/五六/七

      ⊕仄/ ⊕平/ 平仄/ 仄

      ⊕平/ ⊕仄/ 仄平/ 平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忌大拗句,四六位失替

●  不忌孤平,节奏点交替即可

●  双轨制,忌古今混用

●  忌尾三平、避尾三仄

⑤【前3后4】领字句节奏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一二三/四五/六七

●  一二四六不论,三五七分明

●  此节奏不适用格律诗,只适合宋词句与对联

图片

      【双轨制】平水韵与中华新韵

①【标注今音】

        早期普通话未普及时的临时举措,照顾不懂【中华新韵】的读者与评委。

②【标注古音】

        目前已普及普通话教育与社交的情况下的临时举措,照顾不懂【平水韵】的读者与声律文学爱好者。

③【声律的基础】

        声律文学中,文字的平与仄以及韵,均以吟颂与朗读为基础。读音轻缓为平音、读音沉急为仄音,而音尾腔调则叫韵,目前完全可以用汉语拼音的声调与韵母来区分。

④【退化的古音与方言】

        平水韵的读音已经淘汰于历史长河,个别地域的方言中,所保存的古音也是不同的。采用平水韵创作的诗与对联,实际吟颂时使用的却是普通话。这是违背声律基础的,所以,中华新韵是声律文学创作的合理选择。

⑤【知古倡今】

        知道与了解古音古韵,便于总结与研究古人的作品,传承声律规则。在已知的声律规则下,今人创作时,应以今声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