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海淀:一个准初中生手机使用的十二条家规

 涌泉801 2022-02-17

小儿马上就小学毕业了,我点头同意他“6·18”买手机,可下单后京东直到6月28日才将“小米11”送来。

半年前,我开始建章立制规范小儿手机使用,父子博弈的结果就是形成十二条家规。签字前我建议小儿再看看,有异议赶快提出来。他翻了翻说:“双休日关机一天,有信息怎么办?”

“就是要人为物理隔离,离开手机也能生活。”

“那就签字算了。”

图片

            手机使用规则十二条第1页

□□同学手机使用规则十二条

□□同学与老爸充分酝酿、反复斟酌,在斗争妥协、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成十二条手机使用规则,自签字画押之日始执行。

  (01)手机是你用压岁钱买的,注意妥善保管。如果不慎摔坏或丢失,自己承担维修和购买手机费用。你可考虑将零花钱、压岁钱、生日礼金等适当节存,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倒霉的事情难免发生,你得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02)电话铃声响了尽快接听,知道对方是谁礼貌称呼,不知道对方是谁说“您好”。不管什么原因,千万不要看到来电显示是“老爸”或“老妈”或“老师”就故意不接。不接陌生、骚扰电话。接到推销、广告电话立即挂机。

(03)不准将手机带入卧室睡觉。周日至周四晚8:00、周五至周六晚9:00前,主动将手机关闭交老爸管理。我们一起关机休息,直到第二天规定时间再开机。

(04)每周双休日关机一天,国庆、春节长假关机两天,物理隔离手机,老爸陪伴执行。我们需要适当远离碎片化、视频化、泡沫化的所谓快生活,享受“经营无太忙”的悠然自得。

(05)手机可以带入学校,但必须严格遵守学校规定,如发现违规行为将影响你手机使用自由。学会用面对面的聊天方式代替微信交流,这种沟通技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密切。你也可以给同学和师长写信,这份惊喜与微信有云泥之别。

(06)公共场合将手机调成静音或震动状态,不要在地铁、公交车、餐厅、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大声或长时间与他人通话,可小声告诉对方:“我现在不方便,等会给您回电话。”这个世界太喧嚣了,我们要尽微薄之力呵护它的宁静。

(07)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伤害他人的话,不要在电话里无所顾忌地开玩笑。诚实、友善、自重、自爱,是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

(08)不要浏览、发送、接收不健康的小说、视频、图片。不要沉溺于抖音、动画、动漫、古装剧。上学每周可以玩两局游戏,每次时间半小时左右。寒暑假游戏时间另行商议。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诱惑力、破坏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不要以为你很聪明,不要以为你有定力。这里面的风险很大,它有可能会毁掉你的初中、高中、大学乃至成年后的整个人生。

(09)不要被“投你所好”的所谓精准推送所“俘虏”,避免成为算法的“奴隶”。不要当八卦新闻、网络信息的传声筒,保持“大胆怀疑、独立思考”之精神。不要向手机寻求引文、数据等标准答案,它远不如工具书和其他正规出版物的权威靠谱。

(10)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手机,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不要在餐桌上看手机,不要放学途中抱着手机不放,不要随意加陌生人微信,不要唐突进入微信群,不要在微信里叽叽喳喳。世界挺美好,抬起头来,留心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风景,听听鸟鸣,进进影院,翻翻经典,弹弹钢琴,练练书法,打打篮球,甚至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赤子之心。

(11)每年不带手机出门三四次(时间半天以上),心无挂碍,说走就走,不要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即使别人找不到你,事情也坏不到哪里去,你没有那么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12)如果由于滥用手机原因妨碍你的学习和生活,我会收回你的手机,共同检讨规则的可行性,然后修订补充从头再来。你和我都需要及时总结人生的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让自己不为物(当然包括手机)累,而能役物。

温馨提示:违反守则诫勉谈话或暂停使用,处罚程度视情节轻重协商敲定,老爸拥有最终决定权。

温馨提示:管好了自己的手机,就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承诺人:□□(手印)

监督人:□□□(手印)

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

图片

                                  手机使用规则十二条第2页(手印)

  我不知道家规能不能落地生根,但“不准将手机带入卧室睡觉”、“每周双休日关机一天”等关键条款必须不折不扣执行。

  小儿四年级下学期就想要手机,而且十分执著,大有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味道。2019年3月25日傍晚,我听到夫人和小儿走出电梯的爽朗笑声,开门迎接:“你们笑什么?”

  “睡觉时再告诉你。”小儿回答。他睡觉前递给我日记。

图片

             2019年3月25日——日记

下午回家时,我跟老妈说老爸要给我配手表了,老妈说:“现在是信息年代,必须配个手机啦!你先配个手表,再配个手机,岂不花更多钱?!”我道:“老爸不让,不然我早配了!老爸总怕我管不住自己!”老妈说:“你跟你爸说管得住,他会相信你的!”接着又说:“我去跟他说!”我说:“你去就是作死!他一生气,手表都不给了!”接着我俩哭笑不得,哈哈呜哈呜哈!

老爸,说句实话,我纯属想有一个自己的号发微信,我总没手机,别人提起的时候,我总是个另类(没手机),成天用老妈的号发微信,我脸都丢尽了!

我真期盼配手机那天啊!老妈刚说挣钱了给我买手机,真好啊!

估计你不让,那就让我再期盼会儿吧!

我在日记上方批示:“说过小学毕业后再配手机,不能朝令夕改,此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也。老妈、老姐都成了'手机控’,我真担心你过早配手机管不住自己啊!”

我和小儿有三条沟通管道:一是经常问问他班里发生了什么新闻;二是互看、互批日记;三是每两周往返一次纸质家书。我们的行文原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嬉笑怒骂,没大没小。

3月26日,小儿抗争升级:

图片

          2019年3月26日——日记

抗议书

没错,我是说过小学以后配手机,但你有没有想过我当时的心理感受?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字字都心如刀绞,甚至感觉自己是个窝囊废,连自己内心想法都不敢说出来。

昨天,相信你也听到了我那哭声,其实那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你走之后,我哭得更为痛快,嘴里哀嚎着说:“我没有手机,我没有手机……”接着鼻涕就涌了出来,眼泪也往枕着上落,苦不堪言。

如果我以后当了爸爸,我肯定会进行变革,在这个阶段就给孩子配手机。

仔细想一下,古代的商鞅变法、王安石的变革,等等等等,哪个不是变的当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法律?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壮举,哪有现在的新中国?!现在是21世纪,科技的时代,不能停在“老古董”的思想上了!

发展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信任他人,是道德风范的标识;好习惯是一天天养成的,不是守株待兔。你以为到初中,我就管得住自己了嘛?!

我再声明一点啊,我这不是得寸进尺。

义正辞严,有理有据。我先批示:“配还是不配?这个问题不能被儿子牵着鼻子走,得约法三章,规定使用条件、场地、时间!否则,后患无穷!”后松口说:问问班主任,搞搞问卷调查,看班里多少人有手机,超过三分之二可以考虑。

小儿打了两年多排球,当过男队副队长、队长,忽然申请退群,教练和家里反复做工作就是不听。我们一家三口强行将他送进校门,他转眼跑出校门玩起失踪,惊动了校领导,差点报警找人。我们被迫同意他不打排球,他紧接着又要手机,我说这是“得寸进尺”,小儿声明“这不是”。

  睡觉前,我特意给小儿留纸条——

图片

            老爸晚上留言条(小儿晚上九点睡觉)

□□先生:

手机调查建议别搞了。“说话要算数”。我们回到当初你同意初中配手机的原始状态。你老姐也是小学毕业配的,规矩不能破,你也不要再琢磨,“再期盼”两年多吧!

老爸很抱歉,不能像支持你退出排球队一样了。再则,“小度”也不同意啊!

希望理解!

老  爸

二〇一九.三.廿六

但未能阻止小儿的执著。他3月27日反驳——

图片

           2019年3月27日——日记

哈哈哈哈哈,不能改变?那为什么你三次说“只要全班有手机的人达到一半,我可以考虑配个手机”的话就可以改变?!就因为你是大人?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我们家是一个讲民主的家庭,可通过投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人生之乐乐无穷,我也不会在此低头!

表格我也调查了,连着日记一起交给了你,你自己看一看吧。像□□□□□□这样的学霸都拥有自己的手机,犹豫干什么呢?

配吧!老爸,现在已经是信息年代,不是买辆自行车都难于上青天的时代,既然你都“约法三章”了,就割一下你的小金库吧!哪怕几百块钱都可以,我都看好了。

你不要以别人的例子来看待我!要是有个手机,我们发信息就很方便!如果有违反,没收就是了。

你说的那三次话算数了吗?何况你也说了三次!我才说两次!昨天,小度说的话,你不是说开玩笑吗?呵呵!我该信你吗?

其次,你有什么气笔头发泄,不要找老妈!

我回信说:“民主简单来说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譬如打排球,我们六个人同意,你一个人反对,就得服从多数去打。但你固执己见,违反民主原则,'逼迫’多数迁就你。如今想配手机,又跟老爸讲民主,难道民主是你手中的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不成?”小儿回复:民主之前对我来说还真是一块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可买手机不是,你之前已经讲过'橡皮泥民主’了,现在又反悔,这是你在'捏民主’吧!”

    4月2日,他开骂——

图片

                       2019年4月2日——日记

肖说心语

手机的事我也不抗议了,反正也没用。我在被你无理的拒绝后,写了一篇自己都感觉爽的杂文(狂写一通的小文)《论过时的思想》。

内容如下:“我已经小学四年级了,班里有三十八位同学,绝大多数都有手机,有一个甚至有四个手机,我真羡慕他们啊!我也想有一个自己的手机啊!可是我有一个思想报废的傻叉老爸,我恨透这个神经病了!猫狗不如的'它’的思想没有一个能别人舒服,痛快都不给,混帐!”

以上完全是我的心理实话@小宇宙大爆发。你这种没理找理、无中生有的话令我感到你就是一混帐!但我也无可奈何!

老爸的“手机思想”就是个废!过时、不信任他人,一件事找理一年!

我说:“我想公道,打个颠倒。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老爸如何信任儿子?□□□没有手机,他'腹诽’过父母没有?”小儿不服气,4月3日讨“公道”——

图片

2019年4月3——日记

颠倒才是“公道”?

如果我是爸爸,我绝对不会因为一次之差就“绝缘”,犯错误,要学会吸取教训,下一次就会变好。但是如果不给这个机会,缺点就会恶化。

如果我是爸爸,我会给孩子除了作业以外的全部自由。我感觉你的思想太过局限化了,就如井底之蛙,只得仰望那么一小点儿的蓝天,为何不能放开双手,睁开双眼去看看美丽的世界?!

这个年代,手机只是一个代人转信的工具,如果经济条件不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何不让孩子一试呢?

以后如果我有一个小家庭,我会一律秉承“凡做事,先试三番,结果自现”的原则。

我告诉他:“手机在小学毕业前就不试了!我们给过你很多自由和民主,请你认真回顾回顾,'井底之蛙’怎么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小儿自知无望,不再提买手机之事。

其实,家里有“挨拍”,小儿在我视线之外玩得挺欢的,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那半年,严重影响了老师网上布置作业的完成,我责令他写过四份检讨贴在书柜上,但效果并不理解。夫人、小女“其身不正”管不住他,“一家双制”伤透了脑筋。

小儿六年级上学期跟我商量:“能不能小学毕业前配手机,我想留同学的微信。”

“没问题。”我爽快答复。

一部小小手机,费去父子几多心智、笔墨、角力?这是互联网时代“我现在怎样做父亲”遇到的新课题。我想量化寒暑假玩游戏的局数、时间,新增一条规则作为具体抓手,几次谈判小儿都眉头紧锁,他老姐也在旁边不停地帮腔。崽大爷难做。最后我们达成每天下午四点开机的口头协定,小儿玩一局游戏后外出打球锻炼身体,回家如何约束不了了之,我谅他也不敢太放肆。

孙犁先生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现象。人生现象,则不尽然。”我不知道十二条家规能不能管好小儿手机?但该种的瓜还得种,该种的豆也不能偷懒,这叫做“尽人事,听天命”。我决定将“父来子往”的信息公之于众,算是抛砖引玉,供“可怜天下父母心”们批判借鉴。手机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大人尚且难以自控,何况未成年的孩子。这一问题应该及早引起父母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就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2021年7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