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遮隐和浮现的雪山——李晨岚的山水画创作

 丘山三也君 2022-02-17
在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画坛李晨岚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成名很早影响颇大但在1959年后从中国画坛上消失长期只存在于少数亲友的回忆里到了近年他淹蹇的身世才逐渐为人所知而他的重要作品也方才现世这样也才可以在这里首次对李晨岚的人生和创作进行整体的介绍
李晨岚原名李玉荣1910年生于河南罗山他1930年就读于河南开封艺术师范学校1934年进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曾受齐白石指点和嘉许说他的画干净得像晨曦中环绕山间的岚气于是将玉荣更改为晨岚”。1935年后李晨岚进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典礼于1939年9月30日在昆明举行),于1939年年初在战乱中随学校来到昆明作品已被一些藏家所喜爱在1939年李晨岚被艺专同学李霖灿所描述的玉龙雪山吸引于是将自己的一批山水画售卖给昆明的名宿士绅并接受了雪山作品的预定筹足旅费后二人一起前往丽江,“霖灿为了继续边民考察工作晨岚为了在中国画方面作一个新的尝试”(二李给艺专同学的告别信》)。
李霖灿和李晨岚同为河南人,“中州二李在云南边地的经历已成为传说二李登上佛教圣地鸡足山李晨岚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了远处的玉龙雪山激动得又吼又叫发愿要在这两万尺许的雪峰下为雪山画派开宗立万谱画出雪山皴法创新画论几十种”(李在中转述李霖灿日记)。二李夜渡洱海到大理又曾上苍山之顶再眺雪山然后随马帮经剑川进入丽江接下来几年李霖灿四处考察曾由金沙江上溯到无量河深入白水台泸沽湖和木里等地为自己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李晨岚曾与李霖灿顺金沙江而下绕了玉龙雪山一大圈也曾暂住和游历于泸沽湖地区据说也曾进入木里地区但似乎在丽江画画的时间更多一些二李与纳西族文化名家周霖字慰苍)、周樊字善甫)、赵银棠字玉生等相交甚笃也参加了当地友人们所组织的雪社画会的活动李霖灿1943年离开丽江后李晨岚在丽江又待了三年还曾组织人马探索玉龙雪山主峰前的深壑一直到了1946年李晨岚进入中央博物院工作才离开了丽江到四川李庄与李霖灿会合在这个时期随着刊物上的介绍和画作的流传李晨岚已然成名朱自清董作宾等对其作品赞誉有加沈从文还把二李写进了小说虹桥》。
1948年年底在战乱中李霖灿受命从南京运送文物前往台湾面临抉择的李晨岚则始终不能忘记创立雪山宗的梦想回到了昆明接下来的一年多他在龙渊中学和昆华师范学校教书也在此时段与国立艺专同学唐冠芳结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李晨岚曾参与文艺宣传工作并到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后来进入云南省文化局负责美术工作也曾担任云南大学美术班导师为云南培养了好几位美术教育人才这时期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种报纸期刊上发表并代表云南参加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和1955年的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李晨岚一心创作不耐繁杂的事务于1956年一说1954年年底辞职前往重庆专职从事画家工作在重庆李晨岚渡过了他最惬意的时光他为国家创作出口的作品和礼品画生活颇为优渥居住于别墅中出入可以调派轿车但他并不贪图享受而是喜欢与学生和孩子们相处并考虑回到新成立的云南艺术学院任教这时期他的作品多次在人民美术出版社长安美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等的出版物中出现与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叶浅予方增先等名家并列
由于时代原因令人扼腕的命运降临1959年年底李晨岚遭受不白之冤受到处理1961年年底李晨岚回到昆明居无定所靠卖画和教人画画为生几年后妻子也与他离婚这时期少年李建华跟随李晨岚学画后来李建华成为李晨岚的资助者和重要的文献保存者宣传者不久李晨岚被禁止卖画教学于是靠自制售卖泥火炉和煽火的扇子讨生活。“他还是一心画画没有桌子就在卸下的门板上画。”李建华说,“经常还忍不住在扇子上画几笔画得好极了。”文革爆发后李晨岚失去了城镇户口粮食配给被取消1969年年底又被遣送到玉溪华宁山区被照顾着安排了相对轻松的放牛工作在这时期他经常与李建华通信除了需求绘画材料和布票粮票以外在难以为继的生活中还是发痴似地作画和谈论绘画留下了他仅有的一些创作谈”。如在1972年7月给李建华的书信中说:“只说包裹收到了我就出工放牛了现在我已观察着雨后云山画兴又发作了如果有画板对着面前的景色画一张画是多好呀像现在所看的云山有夏圭之清有范宽之厚如果用极脱化的笔墨写照下来也许不逊古人。”“你近来作毛笔写生实习吗作毛笔写生实习要注意三个要领一是大胆的概括二是进行加工三是强调特点也就是使美的东西更美我在德宏西双版纳作野外写生就是注意这几方面还有一点遇着你感兴趣的东西立刻抓着它不要放过一放即逝)。另外是大胆的创造抓自然的神态表现自然的生命力。”
1974年10月出于落叶归根的考虑李晨岚经昆明回到河南老家李建华回忆在昆明见到他的情景是:“远远我看见他大大的头衣服挂在了身上……”他已经非常瘦弱在河南他受命给县委画农业学大寨题材的大画但画材都难以买全生活环境的缘故他还是希望回到云南在1975年12月他给李建华的最后一封书信中说:“罗山冬腊月天气很冷万里无云的晴天还是要烤火画几笔要去烤烤火想到昆明一年到头可以作画真是想再回昆明现在是否还有办法回去呢?……本行总是不想丢也想革新一下山水画。”但是终于因为贫病和衰老李晨岚逝世于1976年年初
艺术家最终以作品获得他的历史地位但由于李晨岚的不幸经历他的作品流失严重保存下来的作品创作年代也多不明确所以在介绍他的生平之后我们只能大致地讨论李晨岚的创作情况李晨岚最为服膺五代两宋绘画据说在北平学习期间一有机会就到故宫博物院临习宋元山水画后来他最好的作品气魄宏大可以说得到了北宋画的真精神但与当时排斥四王的风气不同他也从董其昌、“四王等人的作品中学习了很多他曾说:“'四王也有自己的时代性和创造性。”(李建华回忆他作品有笔墨细腻设色雅丽的一面受齐白石赞许干净”,当颇从董其昌、“四王一路中得益他20世纪30年代末已试图在游历写生中去创立新的雪山画派”,则是延续了中国师造化的传统又接受了当时绘画革命面向现实的创作主张他经过了美术学校的教育可以想见除了中国绘画他也了解过西方的艺术所以他的绘画还有构图造型严谨的一面20世纪三四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少数几张写生性质的作就体现了这些特性直面自然灵动细腻秀丽坚实严谨深入传统吸收西画面向现实改革国画——李晨岚在早年即立下了给中国画走一条新路的志向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画在现在是要走一条新的道路大家都说中国画缺少坚实的成分但古代的中国画并不是如此试看荆浩关仝范宽的山水何尝没有体积何尝没有重量也许未来如果只是抄袭他们的笔墨是一条死路反而面对大自然会有可以和他们抗衡的成绩根据自己真实感情来作画这个原则应该是不错那中国画也应该站在这个立脚点上理论是如此但理论是要事实来证明的晨岚这次丽江的重要目标便是要用实践来证明这个理论丽江有最美丽最雄伟的玉龙雪山也许这里可以给中国画走出一条新路范宽他们原也是'门对终南山而画成功的。”(二李给艺专同学的告别信》)为践行此志向李晨岚终生不渝

李晨岚留存下来的作品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作也有少量是七十年代绘制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山水画或风景画也有颇富情趣的蔬果作品——但对他兴之所至的花鸟画创作这里不予讨论李晨岚的山水或风景画按作品内容和精神气息又明显地分为两类一个大类明显地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影响或以建设假日等题材来表现社会主义新风貌或描绘边疆傣族地区的景象另一大类是纯粹的山水画是画家最具艺术感染力的创作其中雪山题材的作品代表着画家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接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品中李晨岚以极大的热情或描绘山水风景中的劳动建设者或描绘山水中新出现的工厂道路等或描绘公园中的人民来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建设和新生活这些作品骨子里还是山水画但山水大多疏简突出了劳动场景和人物总体上色泽秀丽风景优美也有一些作品相对厚重苍润如表现层层风景的公园即景》,但游玩的人物在美好的景物中只有配景地位李晨岚也是最早描绘云南边疆傣族地区的中国画画家之一他以写生的方式或以简洁奔放的笔墨表现高大树木下的傣家竹楼或以细腻润泽的笔墨表现层层雨林中的傣家景致李晨岚表现新建设新生活或是表现少数民族新生活的作品都取景得宜构图巧妙笔墨功力深厚而相得益彰是当时中国画画家中出众的一位

图片


李晨岚  建设重庆钢铁厂

李晨岚单纯描绘山水的作品一般的面貌是笔墨润泽细腻景物层次丰富又虚实得当而画境随着心境的变化呈现多样的面貌山乡》《西山龙门等作品色泽鲜艳总体显得清丽秀润;《山城即景册页中的多幅作品景象相对疏简墨韵更加突出显得清新润泽而1963年的丛山新径》(磨难之后回到昆明化名玉泉而作等作品苍茫浑厚他表现雪山的作品也有多样面貌时而虚中出景云雾缥缈得灵动自然之趣时而奇峰耸立林木层层得险峻苍浑之神他的雪山题材作品或因实景感染心境或以心境驾驭景象均有一种清冷出尘之意李晨岚不多的几幅大尺幅雪山作品尤为精彩金沙虎跳》(描绘的可能是刨花滩”)流水从远处峻峭的山峰中流出越过两块大石奔腾而下在汇入金沙江时浪花激荡飞溅右边大石紧接着高峻之极的峭壁占据了小半的画幅左边远处缥缈的云山笔墨松脱而空间近处山水水流的轮廓用笔偏重偏硬并以细小的点皴”、短促多变的线条和墨块表现出了鬼斧神工的悬崖边缘又以大块的留白表现雪山石壁的冷峻险绝整个画面石质的雪山坚实冷峻水流奔腾激越虚实处理非常精妙动和静近与远的对比强烈整体气魄宏大即使只留下这幅作品李晨岚也足以被称为大家了在一些作品中也显示了李晨岚经过系统的学院教育带来的优势。如在玉龙朝晖这一幅巨大尺幅的作品里着色的山体有着明显的立体感和光线感画幅左边群峰明亮朗然色调层层变化中间偏右的高大雪山耸立在云海里怀抱的山谷光线幽暗微妙对比十分明显这幅作品比较明显地吸收了西洋画法也是一幅坚实浑厚的作品

图片

李晨岚  玉龙写生

图片

李晨岚  西山龙门

图片

李晨岚  雪山飞瀑

图片

李晨岚  玉龙朝晖

图片

李晨岚  金沙虎跳

图片

李晨岚  金沙虎跳 (局部)

二李对玉龙雪山有着明确通透的体会和认识他们曾说:“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玉龙雪山是石的雪山雪不能够在峰头积得太厚总是在峰峦之间很有情致地嵌进去一条条银线土的雪山每每肥得有点臃肿的感觉但玉龙雪山它永远是峭拔玲珑。”(李霖灿再谈玉龙雪山》)还曾说:“我们又想人间若不是老杜也决不能尽玉龙之浑厚而且若不加上曹孟德的雄健恐也不能尽虎跳涧之惊险而云外雪峰的缥缈秀丽则分明又非李太白不可。”(晨岚霖灿玉龙雪山巡礼》)从作品来看李晨岚最终充分地表现出了玉龙雪山的形体与神韵实际已经为雪山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惜李霖灿并未能够见到
在20世纪的早中期李晨岚和其他中国画家一起面临着在西方文化艺术冲击下中国文化艺术现代转型的问题和其他中国画画家一样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面向现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山水画上自觉地追求新形式新语言并试图表现新题材但是李晨岚的艺术道路又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也取得了独到的成就这些独特性可以归结为一是道路纯正方向明确李晨岚毕生以创立雪山宗为志向为实现这一志向他博采众长广泛学习一切优良传统也有机地吸收西画技法最后又落脚于师造化的道路以深入观察为前提李晨岚表现出了荆浩范宽李唐等前辈大师没有见过更没有表现过的峻拔秀丽浑厚的边疆雪山创造了新的时代艺术二是传统修养深厚笔墨锤炼精妙绝不粗糙当时颇多的山水画家笔墨修养不足在直面现实表现新实体时语言难免不够用有才气的画家倾向于以新形式新语言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得失参半。李晨岚则能够以细腻丰富的语言表现新的事物新的山水实体还根据实景进行着微妙的语言革新他的笔墨早年秀丽可人而到了后期沉稳厚重与画意配合极为动人三是自我突出不迷失于风潮李晨岚从不陷入争论而是一直有意识地以综合性的语言去表现新事物新题材李晨岚最好的作品只描绘最能激动自己的景象——最多是雪山并不受当时主流观念化创作的束缚这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殊为不易尤其是在遭遇不幸之后李晨岚的部分画作能够融入自己苍凉高洁的心境颇具精神深度绝非集体化意识的传声筒总之李晨岚的创作汲取了北宋五代山水画的宏大气魄以深厚的传统笔墨修养为基础以深入观察表现云南边疆的雪山为突破口又有机地吸收了西画的技法最后将自己的经历和心境融入内在地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精神
今天回看百年的中国美术史中国山水画在直面现实的变革中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因为教育体系和思想观念的改变终究面临着笔墨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断层李晨岚有着自觉革新国画的追求和探索他的创作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题材和精神内涵由于种种原因李晨岚革新中国山水画的努力被中断和淡忘以致不如一些底子较薄的创新型山水画家引人注目但是李晨岚和当时少数几位真正深入传统深入现实的中国山水画家在中国山水画转型道路上的探索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李晨岚心怀大志而遭遇不幸但他在顺境中不耽于享乐在磨难中不怨天尤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努力践行自己革新中国画的梦想真是一位异常纯粹的艺术家李晨岚自号绿雪斋主人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李霖灿误听传言以为好友李晨岚已经逝世于是继承了绿雪斋的斋号以为纪念后来李霖灿也屡屡托人打听李晨岚的消息环境松动后在丽江和昆明美术圈人士经常谈论和缅怀这位立志创立雪山宗的画家在失联三十多年后李建华屡经探访之后才得知恩师早已逝世李霖灿先生之子李在中也到处询问李晨岚的事迹将他的故事收录于朵云封事由李建华先生推动在2012年和2019年两次集中展出了李晨岚的作品在2019年笔者策划和组织的松柏之茂——中央美术学院诞辰百年暨国立艺专到达昆明八十周年云南校友纪念展李晨岚和李霖灿的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并列展出李晨岚和他的山水画创作就像雪山一样被云雾所遮隐又在云朵中浮现这篇文章也算是对这位志行高洁命运多舛的新国画先驱和山水画大家的祭奠与告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