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川郡

 新用户39953947 2022-02-17

三川郡(秦朝行政区)

三川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河南郡的旧称。

中文名: 三川郡

简    介: 秦朝的郡级行政区

设    立: 战国韩宣王

级    别: 郡

相关人物: 秦始皇

目录

  • 1历史沿革
  • 2史记记载

1历史沿革

三川郡是战国韩宣王所置,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秦庄襄王时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一说治荥阳(今荥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西汉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称河南郡,是司隶校尉部范围内的郡级行政区,治所在洛阳(雒阳)。

东汉建立后由于定都洛阳,按原来长安属京兆尹之例而改称河南尹,下属二十一个县。三国以后复称河南郡。

三川郡三川郡

2史记记载

公元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三川郡以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三川而得名,治所在洛阳(指秦洛阳城,即汉魏故城),其辖境大体相当于今灵宝市以东、黄河以南、伊洛河流域、北汝河上游地区。

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其中三川郡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诸郡之首。这不但因为周代数百年的国都在这里,由此上溯,夏、商数百年的国都也都在这里,还因为秦代相国吕不韦的封地在这里。

太史公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山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东。至秦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四渎皆并在东方。”五岳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等五座名山;四渎,古人称可以独流入海的大川为渎,即江(长江)、河(黄河)、淮、济四水。太史公的意思是说:过去,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河洛地区,所以嵩山为中岳,而东岳泰山在其东,西岳华山在其西,南岳衡山在其南,北岳恒山在其北,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都在华山、崤山以东。至秦统一天下,定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则五岳、四渎都在其东方。

三川郡辖境,大体上正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古“河南地”,或称“河洛地”,是本来意义上的“中国”。它是秦都咸阳通往东方的要道,也是秦国控制东方的战略要地。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刘邦举兵反秦,三川郡均是攻守要冲。当初吕不韦在赵国邯郸,为公子异人谋划如何先争立为太子、后继承王位时,异人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后太子异人继位为庄襄王,他封吕不韦为丞相、文信侯,并特赐封他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改三川郡为河南郡,“河南”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始于此。辖县22个:洛阳(新莽时称宜阳)、荥阳、偃师(莽时称师成)、京、平阳、中牟、平(莽时称治平)、阳武(莽时称阳桓)、河南、缑氏(莽时称中亭)、卷、原武(莽时称原桓)、巩、谷成、故市、密、新成、开封、成皋、苑陵(莽时称左亭)、梁、新郑。河南郡有27.6444万户,人口174.0279万;洛阳有5.2839万户,人口数失载。若以河南郡户数、人口数平均计算,每户应为6.29人,则洛阳人口应为33.2357万,比长安多8万人,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数字。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秦汉时期洛阳以及三川郡(河南郡)地位的重要及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词条图片

三川郡

三川郡

标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