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平的两端:托布鲁克会战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若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稍有了解的朋友大多脑海中会把注意力放在马耳他岛的得失上。如大部分书评所说,正是当年隆美尔在没有夺取马耳他的情况下贸然推进,方才导致了后来的阿拉曼战败。
 
而事实上,有一个地方却和马耳他的地位一样举足轻重,那就是托布鲁克。
 


欲了解托布鲁克,乃至北非战场的关键,首先我们必须先就它的地理环境做一简要说明,毕竟地理乃是军事指挥的必备基础。北非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长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故而其降水量很少,整个地域虽然地形平坦却被沙漠所覆盖。
 
 



直至人类在北非活动的21世纪,由于中部过于炎热,故而绝大部分的人类居民地仍都主要建立在北部沿海。而从军事上来说,这也就导致了进攻方必须主要沿着海路向前推进,因为一旦贸然进入中部沙漠,不仅容易因炎热而迷失方向,更由于沙漠中水源稀少而变得十分危险。
 

托布鲁克的位置恰恰位于昔兰尼加与埃及的必经之路上,早在古罗马时代,托布鲁克就是罗马用于控制该地区的重要堡垒。等到1941年,则尽管此时这里不过区区数千人口,却因为靠近天然的港口(托布鲁克港)而显得极为重要,毕竟一旦谁控制了这里,就能大大缩短己方的补给线。同时更重要的是,距离托布鲁克不到15英里的地方,就是利比亚以东最大的机场。
 

隆美尔和他的英国对手对此也都深深了解,为此双方在这里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而事实上,真正的托布鲁克攻防战一共发生了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1941年4月,此时北非的德国军团借着昔兰尼加的胜利不仅包围了托布鲁克,更兵峰直指东南的(塞卢姆)哈尔法亚隘口。
 



而英军方面,自昔兰尼加被当头一棒后,也开始从初始的惊恐中苏醒过来。5月,尽管英国本土和其他战区仍面临着相当巨大的威胁,但丘吉尔还是给北非的英军指挥官韦维尔提供了他所能提供的一切支持。
 

仅5月12日的一次运输行动,丘吉尔就为韦维尔带来了238辆坦克和43架旋风战斗机。
 

毕竟不仅是丘吉尔,还是英国的其他高层,北非的地位对于大英帝国的意义不言而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非尤其是埃及,直接控制着苏伊士运河。一旦北非失守,大英帝国到东方殖民地的生命线就会被深深切断。
 

而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将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上的,因为自打工业革命以来,大不列颠就是全球性的战略布局,这种布局的最大好处是能调动丰富的资源,但坏处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此,北非决不允许有失!
 

但尽管大老板信心满满,身为一线指挥的韦维尔心里却是多少有些犯嘀咕的。因为表面上他的部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德军,但其质量却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以新运来的玛蒂尔达坦克来说,这些坦克在东非刚刚打完意大利人,其主炮口径仅40mm,相对于德军的3号坦克和4号略显不足(75mm)。而同时玛蒂尔达坦克的装甲厚度尽管达到了20-78mm,但其速度和最大行驶半径却很有限,这对于强调运动战的北非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除此而外,由于战事紧急,这些新到装备的转运和维护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于当北非英军接手时,竟惊讶的发现,大部分卸装的坦克草率到甚至还没有完成沙漠迷彩的换装。
 

不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英军在第一次托布鲁克之战的兵力还是远远超过了对面的隆美尔。此时双方参战序列为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德军方面参战的师还要多些,但实际上双方总体人数基本相当,而坦克上的差距尤其惊人。前面我们说过英国的玛蒂尔达坦克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多少还能作为主战装备使用,此时英军一总共装备坦克有250辆。
 

而另一面的德军,虽然所拥有的坦克总数也勉强达到了200辆,但其中有近140辆是属于意大利的M13/40型,这种坦克也就比装备机枪的德国2型强那么一丢丢。火力弱也就算了,偏偏其越野性能还出奇的差,每小时仅仅13km。外加上此前德军在昔兰尼加的狂奔,其后勤尤其是油料早已消耗殆尽。
 



这么一对比,好似进攻的前景也未必就那么差。为此,英军在制定计划时用了一个颇具雄心的代号“战斧行动”。




英军关于战斧行动的战役企图是,以第4英印师构成右翼从沿海公路正面攻击哈尔法亚隘口,而中央则由第4装甲旅和第22近卫旅攻击卡普佐,一旦卡普佐达成突破,则中央部队向右和北旋击歼灭其间的德意军主力。至于左翼则由第7装甲旅担任侧翼屏护任务。
 

很大程度上说,韦维尔这个方案是比较稳妥的,并不像一般战史所说的那样不堪,但他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时间来整合这支部队,比如英军装甲部队的总指挥贝雷斯福德在这种重大战役的关头,竟然心安理得的坐在距离前线上百公里的办公室里依靠地图指挥,而韦维尔仓促之下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去替换。
 

再一个问题,就是英军的战术思路上仍没有摆脱既定教范的影响。即二战初期,英军对于装甲战的认识仍是主张将坦克分散到各个步兵团队,而非集中起来使用。但其实这一点早在西欧战役和韦维尔之前的战斗中,就已有相当的经验了。但耐人寻味的是,直至后来的蒙哥马利到来前,历任英军的装甲指挥官都甚少有在这方面做过努力。
 

相比来说,德军不仅长于集中和机动,更极为重视兵种间的配合。在整个北非战役期间,隆美尔就经常使用他的坦克去做诱饵,以吸引敌军进入预设好的反坦克阵地上。在这之中,德军的88炮属于绝对的利器,这种高平两用的速射炮可以在1500米以上的距离内轻松击穿任一坦克的正面装甲,而这一点隆美尔早在法国战役中就尝过了甜头。

 


说到这,或许人们也会好奇,为什么同样装备坦克,也历经了多次实战,英军就总是打不好步坦协同呢??其实,所谓步坦协同,表面上好像就一个坦克和步兵间配合的简单道理,但实际的内容却是很庞杂的。比如平常两个不在一起训练的单位,什么环境下谁服从谁,这是个问题吧。

 
具体再到,巷战中坦克每次应该前进多少米?大家通过什么信号去协调?攻击时步兵究竟应该紧贴着坦克的两侧,还是在坦克的后方?
 

所以很多时候战史里那些看上去极为简单的操作,在具体实施上其实都是非常讲究指挥官的判断、技巧乃至决心的。
 

而此刻,身处战斧行动中的韦维尔就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处境。6月15日,尽管右翼的第4英印师攻击未果,但中路的主力却进展顺利,至16日中午中路英军不仅夺取了卡普佐,更挫败了德军第15师的反击行动。
 

此一时,若英军抓住机会,以一部扼守卡普佐,而主力向东北或西北快速穿插,则将很可能导致德军尤其是哈尔法亚山口一线的部队总崩。但摆在韦维尔面前的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当日他还收到了来自西迪欧麦尔方向的第7师战报,该师称与德军发生了一场遭遇战,目前战况未明。
 



有鉴于此,本着谨慎的韦维尔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断,而隆美尔却积极抓住了这个空隙。很快,隆美尔便极为大胆的调动第15装甲师南下与第5轻装师汇合,然后一起从右翼迂回英军,而中路仅以少量步兵和反坦克炮作为牵制。
 



6月16日下午,也就在英军第7装甲师正徘徊在战守之间时,汇合后的德军以两个师的主力全线逼近,几乎瞬间就打得第7师晕头转向,不明所以。至当日黄昏,英第7装甲旅仅余30辆坦克还能继续战斗,为此不待与友军联系,第7旅便开始自行撤离,但这一举措却将英军中路的侧翼暴露出来,抓注机会的隆美尔对此岂会善罢甘休。
 

于是,大量德军从左翼缺口涌入,一下就动摇了整个英军全线的信心,第7装甲师师长克雷格不得不紧急命令部队全速后撤。至17日早上,英军才收拢溃兵得以喘息。
 

持续三天的战斧行动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客观来说双方的人员损耗都并不大,但英军的装甲力量却基本被摧毁殆尽,这一切使得英国首相丘吉尔极为愤怒,因为他不能理解韦维尔在如此优势的兵力面前,究竟是如何输给那个可恶的隆美尔的。
 

为此,在丘吉尔的一再坚持下,英军将总指挥韦维尔换下,改由奥金莱克爵士担任。奥金莱克出生于1884年6月21日,于1902年1月考入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这个老兄颇为出名的是一生数学都不太好,但却极富个性,尤其擅长历史。
 



但奥金莱克接手之余,却发现他和他的前任韦维尔一样均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军这边有太多内部问题有待解决。所幸,此一时由于德军最高统帅部正把注意力放在更庞大的东线战场上,为此,隆美尔那边也没有获得足以他发动进攻的兵力和补给。双方就这么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都在积极谋划着。
 

对奥金莱克来说,时间每延后一分钟,那他就越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而对隆美尔来说,则由于托布鲁克和马耳他这两个目标都未拿下,故而隆美尔的后勤一直为其所累。
 

但事实上深入来说,这个问题在隆美尔这边又更复杂得多,因为尽管并非不知道托布鲁克和马耳他的重要性,但隆美尔却还直接受到来自英军方面的压力。即一旦英军完成准备,那就必定会向隆美尔发起进攻以求将他彻底击败。而这一点并不会因为马耳他的所属发生改变,因为本质上马耳他仅是限制了隆美尔的补给,根本的问题却仍在于隆美尔有没有充足的资源足以击败北非日益增强的英军。

 
谈到这,我们就不禁要插个题外话,即小议下隆美尔其人的战略几何。
 

诚固然,我们从事后的观点来看。隆美尔在北非后期的战事中不够谨慎,甚至风险巨大。但这一点却并非说明隆美尔就缺乏战略素养。
 

理由如下

论及北非战事以至于战略层面的定位,事实上最主要的指导者乃是希特勒和墨索尼里。在当时,由于希特勒已决定将苏联视为主要对手,故而这位元首并未将北非看做是必要的战场。
 

于是,理论上说该次要战场的指挥官应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在该地遭到快速失败。


简言之,不求胜利,但求自保。那身为后人的我们不禁就要问了,你老希既然心里明白这里不求速胜,那为还何要派一个在法国战场上就十分活跃的进攻型指挥官呢??
 

其次,说老希和德军最高统帅部在这方面更高明的朋友,大多也忽略了,在后来阿拉曼战役德军失败后,德国高层为了不丢北非那是不遗余力的调兵增援,最终导致在突尼斯的全军覆没。可见,德军的高层在关于北非的战略定位上也并非就是那么清醒的。
 

更何况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之次要战场是否又为敌之次要战场呢?  以德国而言,苏德战场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却未必无足轻重,这一点我们在之前有所提到,对当时的英国来说,除了保卫本土外,最为重要的就莫过于避免海外殖民地的迅速陷落,不然则日不落帝国的崩溃朝夕可待。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1940年意大利人在北非发起进攻时,尽管英军本土仍面对着不确定的压力,却依旧积极的为北非甚至巴尔干战场派出支援。原因很简单,对于德国即将开始的苏德战争来说,北非或许确实无足轻重,但对英国来说却是十分关键的。
 
 
人们其实很难说,假设当年隆美尔在北非未发动一系列强有力的打击,转而是通过构筑工事以局部反击来进行防御,就会使得北非的局面有多少好转。毕竟北非对于英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约翰牛缓过那口气后,会不对北非下重手。别忘了,我们的丘吉尔首相从来所主张的,除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外,就是“要在鳄鱼柔软的腹部发动攻击”。
 

最后,北非特殊的地形也决定了这里很难进行真正的防御。依托坚固工事死守的静态防御,我们从后来的突尼斯战役即完全可以推测出结果,而强调机动防御的作战则一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补给。
 

并且说到底,防御本身并不足以真正解决问题,只要英国不受阻拦,它就会不断给北非输血,以彻底击败一切敢于太岁头上动土的坏蛋。
 

战斧行动后的隆美尔就恰恰面临这个局面,彼时尽管在他据理力争下为非洲军团要来了不少物资,但与此同时对面英军的增援也有增无减。至10月,北非的英军(此时已改编为第8集团军)已获得300辆十字军坦克、300辆斯图尔特坦克和170辆瓦伦杜丁坦克,此外还拥有超过30000辆卡车、600门火炮和200门反坦克炮。
 

英军的新作战计划名为“十字军行动”,其战役企图是以新组建的30军由西迪欧麦尔南面出击,一路向北摧毁托布鲁克附近的德军,而第13军担任右翼主攻力量,其目地是孤立并摧毁最前沿的意军步兵。在这两路攻击力量之余,其翼侧分别由第4装甲旅构成其屏护,以期消灭任何敢于从翼侧接近的德军部队。
 



应该说,这一计划很好吸收了战斧行动的教训,并放弃了正面攻击哈尔法亚隘口的想法,转而直接指向攻击的原始目标—解围托布鲁克(已被围近1年)。并且此番英军密集扎堆,也使得德军不易各个击破。
 

同时在正式进攻前,英军还秘密组织了一波斩首作战,一支由20人构成的精干小队在少校杰奥弗里- 柯斯的率领下对一处情报提示的隆美尔指挥部进行了袭击。可惜这个情报过于粗糙,事实上与一般英军指挥不同,隆美尔更喜欢自己坐着车、开着飞机去前线溜达,并且多次死里逃生。
 

最终,英军突击队并未捕获隆美尔,但经此一战这个突击队却声名鹊起,多年后更是拍了部同名电影《沙漠鼠》,以纪念其杰出贡献。
 

而当时间来到1941年11月17日晚上,此时北非早已进入秋冬季节,地上冷得要命,但此刻一支支英军部队正默默的走向预定的攻击出发阵地。18日清晨,尽管天上还在下着冷彻心扉的大雨,但英军依旧发起了进攻。
 

此番进攻与往昔不同,英军经过数月修整,士气和凝聚力得到了不少提高,同时由于无线电保密到位,直至进攻开始前的那一刻,对面的德意联军均未有所察觉。至当日上午10点,英军左翼甚至一度逼近至隆美尔设在甘布特的司令部和装甲维修厂。
 

而此时,德意联军的主力正奉隆美尔之命在啃托布鲁克这块硬骨头。可以说,只要英军此刻的前敌指挥坎宁安抓住机会,大胆深入,那么不仅可以解托布鲁克之围,更很有可能彻底击败隆美尔。
 

但也不知道是开局进展得太顺,还是忌惮于隆美尔此前的淫威,尽管英军的中路已经打到了离托布鲁克近在咫尺的锡迪拉杰格机场,坎宁安忽就变得“重视起侧翼来”。

 
直至11月19日,这位老成持重的指挥仍试图最大程度将战线拉平,并严格管控前线部队的投入,但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却限制了英军的攻击效果。因为每一次英军总是分批投入自己的兵力(因为担心隆美尔有诡计),这就使得一线的德军可以比较从容的集中兵力来加以应对。
 

不过与此同时,一向机敏的隆美尔此时也犯了糊涂,或许是他烦透了托布鲁克这个可恶地点对自己的束缚,故而尽管东线的紧急战情不断涌来,隆美尔仍旧严酷的下令德军要先集中兵力消灭托布鲁克的守军。
 

可惜世事有时候就是这样,人越是紧张时就越不如人意。直到至11月20日,别说托布鲁克市中心,就连外层的建筑德军也没占领过几栋,而隆美尔却在英国的广播电台中获悉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此番英军的进攻不仅是要解托布鲁克之围,更是为了彻底击败他的非洲军团。
 

如梦方醒的隆美尔立即命令德军第15装甲师转向西迪机场进入防守,而同时新编的第21装甲师则从翼侧进行攻击。英德两军迅即在西迪机场发生了大规模的装甲对抗,对于英国佬来说,他们总算等来了“隆美尔的诡计”,而对于德军坦克手们来说,他们惊讶的发现对面的英军此番不仅战术娴熟,而且士气还颇为旺盛。
 

双方一度杀得难解难分之余,托布鲁克的守军也开始向外围展开突围行动,德军的压力徒然倍增。至24日,尽管此时隆美尔手头仅剩余不到100辆坦克,但他仍旧决定反击。但出人意料的是,隆美尔没有选择对近在眼前的西迪机场方向的英军展开攻击,而是选择了战斧行动的成功经验,以深远迂回来威胁英军侧后,好动摇其信心。
 

不得不说,这一十分具有想象力而同时又极为冒险的举动,确实吓坏了英军的前敌指挥官坎宁安,史载坎宁安在行军途中与隆美尔的突击部队相遭遇,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坎宁安才找到架飞机逃了出来。这下可把这位指挥吓得不轻,一回到指挥部他就嚷嚷着要把英军全部撤回埃及。
 

幸运的是,就在坎宁安刚准备下达正式命令之余,奥金莱克来到了坎宁安的指挥部。这位个性十足的老兄在快速了解完情况后,即立刻阻止了坎宁安的胡来。因为他看出了坎宁安所忽视的点,那就是隆美尔此番的攻击虽然看似凶猛,但实际上却处处显示出协调上的混乱。
 

比如以西迪机场英军之乱,以隆美尔之智,有就近全歼的机会不用,为何反而要进行更费时耗力的深远迂回?
 

与此同时,如果这次行动是德军配合紧密的全面行动,那西迪机场方向也应该展开同步的攻势或者说牵制性行动,但这一切都没有,说明德军此时也已陷入绝境。
 

所以综合评估下,奥金莱克十分准确的预见了隆美尔此时的窘境,而其沉稳有力的命令也给英军指挥部带来了信心。

 
不过说起来,如果奥金莱克知道此时的隆美尔在干什么的话,也许他也不会那么沉稳了。因为这时的隆美尔刚刚从一家英军野战医院中大摇大摆的溜达出来。
 

这件事发生在11月24日晚,当时隆美尔本着一贯的前线指挥风格,带着他的猛犸车在前线到处游走,但走着走着司机给迷了路,一晚上更是和无数英军的队列相向驶过。等到第二天司机好不容易上了路,这一行人又一头扎进了一家英军野战医院。
 

一开始隆美尔也以为是家德军的医院,为此他还轻松的跳下车来跟几个德国伤兵交谈了一会,但随即隆美尔便意识到,这帮人早就成了英军的俘虏,而自己也正处在一家满是英军驻守的医院里。

 


紧接着艺高人胆大的隆美尔与众位伤兵寒暄了一会,并趾高气扬的对英军指指点点,那神情,似乎是在商量如何安置战俘,然后他便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医院。这一来二去,一下唬住了士气低落的英国人,还没等在场的英军回过神来,隆美尔早已溜之大吉。
 

想来若干年后,要是在场的英军将士们有回忆到这点时,也不知是气愤还是敬佩了。

 
不过凡事有利即也有弊,隆美尔常在战场的风格为其赢得了全军将士的深深敬佩,身处一线也确实能更敏锐的把握每一个战机。但与此同时,也正由于经常处于一线,隆美尔与各部的联络事实上经常处于断联状态,而这一点在很多时候,譬如24日、25日这两天来说对于德军就是致命的。
 

11月25日,由于一整天德军都联系不上隆美尔,故而整个德军的指挥几乎陷入彻底瘫痪。在西迪欧麦尔,德军第15装甲师被英军击退,第21师虽然勉强打到了哈尔法隘口,但此时也是油尽灯枯。尤其令德军难受的是,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指挥,南下的德军甚至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英军两个大型物资仓库(62、63)。

 
至26日,英军在托布鲁克一线的兵力越来越多,而整个德军指挥部由于联系不上隆美尔,故而指挥权便暂时交到了一个名叫威斯特法尔的中校手上,而威斯特法尔中校在纵览局势后却发现一个十分微妙的处境。此时远方的第21师和第15师尽管离目标不远,自身战力却也已经濒临绝境,而托布鲁克一线德军的总崩溃更是朝夕可待。但问题是,整个德军的穿插行动是隆美尔的指令,此时虽然联系不上他本人,可如果自己一旦下达撤退命令,那事后难免不背上恣意妄为的大锅。
 

然而这名小小的中校最终还是被军人的责任所激励,他毅然以代总指的身份命令让最远端的第21装甲师放弃计划,开始撤回。等到27日隆美尔回到指挥部,原本他正大发雷霆的誓言要把威斯特法尔送上军事法庭,但在详细了解完作战态势的变化后,却不禁承认,正是这位小小中校挽救了整个非洲军团。
 

此后直到12月6日,德军依旧和英军在托布鲁克到哈尔法亚隘口长长的一线上进行反复厮杀,但德军却已是山穷水尽,期间光德军自身就阵亡437人、失踪962人,受伤1680人,坦克也损失了差不多142辆,其剩余的坦克不是缺油就是少弹,尤其因为此前野战修理厂的被迫转移,一度导致德军大量坦克彻底趴窝。

 
而此时更为危险的是,德军在哈尔法亚隘口、巴迪亚和塞卢姆的三个据点已被英军彻底割裂和孤立,其陷落只在旦夕之间。
 

雪上加霜的还有,隆美尔得知最高统帅部无法在年底前为北非军团提供支持,而意大利的官僚老爷们更是对此语焉不详,毕竟德国人打赢了对意大利自身也不见得就有好处。
 

最终,一生桀骜不驯的隆美尔不得不承认,此战自己是打败了,剩下的唯有撤退一条路选。至12月7日,德军开始撤出托布鲁克向班加西方向转移,但这也就宣告了仍在巴迪亚一线坚持战斗的德意军命运。
 

1月17日,随着哈尔法亚隘口最后一名德军离开隘口,整个十字军行动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不过此战英军的胜利也颇为苦涩,其118000人中有2900人阵亡、7300人受伤和7500人失踪,而且其技术装备(尤其是坦克)更是由于分批投入而损失殆尽。

 
此时围绕着托布鲁克,胜利女神的天平再次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十字军作战使得英军成功收复托布鲁克,并将隆美尔击退,但其自身的战线也开始变长(近1000英里)。与此同时,十字军作战的成功,使得丘吉尔等人大大缓了口气,在他们看来,狡猾的沙漠之狐此番已被彻底击败,剩下的只要再稍加努力,就能彻底将德军赶出整个非洲。

 
而另一面,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人在菲律宾和缅甸的行动使得大英帝国不得不将注意力改放在遥远的远东地区,为此尽管奥金莱克一再提醒,英军高层仍执意决定将精锐的第7装甲师调到缅甸战场,取而代之的则是经验和装备都十分缺乏的英国第1装甲师(仅有坦克150辆)。
 

对此,奥金莱克在无奈之余,也只能就现地条件进行部署。颇具创意的是,奥金莱克让英军仿照古罗马军团的驻营样式,以火炮为中心,以地雷向周边进行扩展,形成了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军团方阵”。这种“刺猬阵”的意义在于,使得大部分缺乏机动能力的英军可以依托据点进行坚守,而不必担心两翼被突破,也由此可以稀释大部分敌军机动部队的突击力。

 


不过尽管奥金莱克想尽了办法加强一线英军的能力,但其关键力量-装甲部队却不尽人意。尤其第7装甲师的撤出使得英军缺乏最富装甲作战经验的部队,而新到的第1装甲师师长伦姆斯登虽然在会议上对奥金莱克的经验传授表示虚心接受,但私底下却不免犯嘀咕,他隆美尔又不是三头六臂,我第1师历史悠久,法国---嗯,虽然最终是不免撤退,但那都是孬种法国人的锅@#¥¥#……%¥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部队主帅的性格往往会融进这支部队的血液里,整个第1装甲师在后来的作战里可谓十分准确的诠释了这个真理。
 

1月20日,蛰伏已久的隆美尔,出动了!
 

早在撤离托布鲁克之时,隆美尔就一直密切关注着英军的一举一动,其情报部门梅林津等人更是以德国人固有的严谨将英军行动摸得一清二楚。同时隆美尔还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美国驻开罗的武官菲勒斯上校。
 

啥?这美国人怎么会帮起了德国佬,难不成这位上校是双面间谍??
 

说起来也是巧合,菲勒斯上校原本是作为美国驻北非盟军的一名战地观察员,但由于菲勒斯属于美国人中少有的工作狂,于是乎他几乎投入了一切精力研究北非英军的一举一动并将之传递回华盛顿总部,而这一点本身也符合他的身份。为此,几乎从没有人有过怀疑。
 

但这位好奇心十足的上校每天醉心于情报研究工作之余,却恰巧忘记了自身情报的再加密。而德国人在埃及活动的秘密间谍,也正头疼如何给德军总部传递点信息好交代下工作,为此在英国佬严密封锁下碰了一鼻子灰的间谍忽然想起还有个和英国如胶似漆的美国。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德国间谍就去美国武官那找了找答案,谁想机缘之下,却惊喜的发现这位工作认真的武官简直是个宝贝。其情报之细致,判断之准确甚至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
 

原本隆美尔也不看好这些得来详细得有点夸张的情报,但随着战事的发展却无一例外的证实了情报的准确性。随后,隆美尔依靠着这些情报在作战中如鱼得水。
 

此时隆美尔手上就正放着一份最新的研究情报,其中最大的信息点在于,该情报显示,英军由于缅甸的危机而不得不替换经验丰富的第7装甲师,同时整个高层在北非的定位上也争吵得没完没了。但即令是嚷着部队要加强的奥金莱克,事实上谨慎如他,也把隆美尔看作是斗败了的公鸡,为此英军方面甚至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年前德军还会进行大规模反击的可能。
 

隆美尔对此那就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位狡猾的狐狸自托布鲁克撤离之余就开始在编织自己的反击。为此,甚至于对德军总部和意大利方面的联合指挥部的信件中,他也只字不提。
 

在整个加扎拉,同时也是第二次托布鲁克战役发起前,德军的行动计划一直只为隆美尔和少数几人了解。甚至于说,要不是考虑到需要空军的配合,隆美尔就连德意联合指挥部的凯塞林元帅都不打算告诉。
 

也就靠着这一系列的精心准备,沙漠之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
1月21日当日,借着滂沱大雨,德军突袭了阿杰达比亚的英军第1装甲师,至22日便击毁其117辆坦克和30门大炮,另还俘虏了数千名晕头转向的第1师官兵。
 

不过这个突袭行动震惊英军之余,同时也使得罗马的德意两军高层感到惊慌失措,因为此前整整两个月隆美尔都没有提到过自己准备进行反击。为此,意大利总参谋长卡瓦利诺拿着墨索里尼的亲笔信要求隆美尔立即停止进攻,不然意大利就要彻底退出。
 

但卡瓦利诺低估了这位德军最高统帅部也拿之没办法的“元首嫡系”,这位沙漠之狐的倔强丝毫不亚于另一位脾气火爆的古德里安,后者甚至敢于对元首当面批评。
 

双方僵持之余,外交经验老道的凯塞林在一旁不住的打圆场,但就算是他,也丝毫无法缓和当下的局面。最终,卡瓦利诺气冲冲的离开了隆美尔的指挥部,而隆美尔则表示,这帮该死的意大利官僚害自己错失良机。
 

事实也确实如此,英军第1装甲师残部原本被围歼已是板上钉钉,但由于这个插曲导致前线德军未及彻底合围。1月24日,尽管德军又击毁了英军数十辆坦克,并在班加西收获颇丰(仅卡车就有1000多辆),但第1装甲师还是从包围圈中溜了出去。
 

此一时,双方进入了短暂沉寂。德军方面,加强了对马耳他的轰炸,以期为预定的登录作战计划“大力神”打下坚实基础。隆美尔本人起初对这个计划也是赞同的,但自1月打击以来,他却发现对面的英军也在不断加强,并且英军新的刺猬阵使得德军惯用的纵深迂回越来越困难,因为这些散布开来的据点不一一拔除的话,则己方的后勤线还是会被进一步节制。可如果发力强攻,又难免费时耗力,尤其重要的是每当耽搁的时间越长,对面的英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而英军方面,1月失利使得英军高层极为震惊,故而再一次的,英国人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北非方向。一时间奥金莱克要人给人,要装备给装备,其中尤以新到的美国格兰特坦克更是大大提升了英军装甲部队的实力。
 

格兰特坦克装甲皮厚,以致于德军的3型坦克即使在250米的距离上也没法击穿它的正面装甲,同时该坦克装备的75mm火炮火力凶猛、穿甲能力也十分优秀。更重要的是,由美国佬设计的这款坦克全没有英军步兵战车那种机动力上的累赘。第一次的英军总算在坦克装备上与德国佬相差无几了。
 

最后,还有一点十分重要的是,奥金莱克得以授权使得他重新编组了英军的两个装甲师(第1师和第7师部分部队),以此使得英军的每个师像德国同行一样,不仅编制上加强了步兵和炮兵,更精简了指挥链。其每个师含三个旅,每个旅则除了有一个坦克团外,更还有3个摩托化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构成。
 

双方厉兵秣马之余,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5月中旬。首先出手的仍是隆美尔,此番他准备充分,以意大利第10和第21军由正面展开进攻,而其装甲主力则在后随时待命出击。这一招某种程度上不算出乎奥金莱克的预料,但奥金莱克还是低估了隆美尔的决心。
 

5月27日,英军最南翼的比尔哈凯姆方向忽然发现德军大规模的迂回部队,一时间驻守该地的第4南非装甲骑兵团不禁惊慌起来,但仓促间这个团长还是很及时的将这一讯息上报给了奥金莱克。次日早8点,英军南翼发生大规模交战,英军依托刺猬阵坚决顶住了隆美尔的攻击,但美中不足的是,其后方支援的英军第7摩托化旅却被击退。
 



6月1日,隆美尔调整部署,在兜击比尔哈凯姆之余,忽然调转攻击位于中路的锡迪穆夫塔,这一举动大大出乎英军预料。最终,英守军第150步兵旅在坚持数天后投降,整个英军中部防线被撕开了一道16公里宽的缺口。
 

6月10日,比尔哈凯姆陷落,隆美尔此时即可以选择直趋托布鲁克后方,也可挥师向北,彻底断绝一切加扎拉一线的英军主力,胜利似乎已在眼前。
 

不过事实上,此时德军连连作战,自身消耗也非常大,整个非洲军团赖以作战的坦克仅剩226辆(其中包括70辆意大利M13型),而英军虽然处于下风,但其坦克总数仍有330辆之多。可以说,只要此时英军扎稳脚跟,集中兵力于隆美尔的侧翼进行集中反击,那是有可能逆转全局的,而奥金莱克本来也准备这么做。
 

但这一切行动的前提是,英军上下齐心,可此时偏偏因为不断的失败,导致英军各级将领间开始相互推诿,如第8集团军的前敌指挥里奇虽然也赞同从侧翼反击隆美尔的计划,然而他却对集中坦克显得力不从心,尤其那种大规模敌后穿插的操作更是他所不擅长的。
 

与此同时,一线的各级将领对里奇的指挥失去了信心,比如以第4装甲旅来说,甚至直接公开拒绝接受里奇的命令。这么一来二去之下,尽管一线的英军总兵力上仍占有优势,但却不能集中,相反隆美尔却在每次攻势中都得以集中自己有限的兵力。
 

6月11日-13日,英军接连丢掉骑士桥等主要阵地,坦克更是被摧毁了上百辆之多。门户洞开之余,隆美尔再下杀手,他留下英军中路不管,而挥兵东进迂回阿德姆,大有从此深入塞卢姆以彻底封闭英军退路的架势。这一下子更加剧了英军前线的混乱。

 


6月20日,兵峰已至巴迪亚的德军忽然再次掉头转向托布鲁克,这一下完全出乎了英军的预料,因为此前英军均认为隆美尔会仿照先例,先夺取哈尔法亚隘口后,再掉头回来歼灭英军各个被孤立的据点。哪知隆美尔此时目标清晰,至当日下午0600时即夺取了托布鲁克的核心城区。
 

6月21日,随着最后一支英军的投降,托布鲁克战役最终以隆美尔的胜利而告终。入城后的隆美尔惊喜的发现,此战他不仅俘虏了整整3万英军,更在托布鲁克缴获了惊人的物资储备(光汽油就达1万吨)。
 

放眼望去,从加扎拉到埃及,到处都是是第8集团军一路的溃兵,德军在北非的彻底胜利似已在眼前了,第一次的,隆美尔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