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常用穴位治百病!第三个尤为重要!

 培训班背包 2022-02-18
1.大椎穴

位置: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能摸到的第一个突出的下面)

方法:对准穴位,每日30分钟,每日一次。

图片

功效: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强身健体。

2.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脐上4寸。

方法:对准穴位,每日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体质等功效。

灸道堂中药配方艾条丨功效性雷火灸,专注药物配方艾条研发12年
蕲艾小店
499
3.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
(保健要穴)

位置:神阕穴在腹部,肚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

图片

方法:对准穴位,每日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

4.足三里
(最常见的保健要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图片

方法:对准穴位,每日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调理脾胃,助消化,补虚弱。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意思就是三十岁以后可灸足三里穴,气血不能上攻头,不头晕。三十岁以后需要经常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

5.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方法:对准穴位,每日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等功效。

艾灸注意事项

1.灸前和灸后都要喝一杯温热的水。

2.要专心灸。特别是不能一不留神烫伤自己。

3.注意保暖和防暑。不能一边灸一遍对着空调电扇吹,也不要太封闭了。但是绝对不能当风。

4.灸完半小时到1个小时不要立即洗澡,不要当风。



抓住天赐良机好好的艾自己艾家人。

备注:取穴用的寸指的是同身寸,是被灸者自己的手为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私信或者微信问艾灸时怎么找穴位呀,感觉穴位很难找的样子。其实艾灸时,穴位的选取不必和书上描述的位置分毫不差,艾灸作用的是一个以穴位为中心的区域,这样平时自己在家做保健灸就很方便了。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