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新用户3536Meiv 2022-02-18

学习书画,兴趣为关纽,唯其兴趣在,故能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初入小学,习字为日课,描红写仿,亦甚认真,偶得老师圈点,兴趣倍增。临欧,临颜,初知间架;继而背诵《草决百韵歌》,竟涉草书范畴。在小学打下书法基础,此所谓童子功。

上中学时,有幸得到美术老师、知名书画家段体礼先生之教导,在书法上学苏、学米、学二王,在临摹古画(印刷品)的同时,亲近书画题跋,课余时间,节假之日,每以摹画临书为乐事。

大学五年,专修国画,兼及书法。在校外,向著名书画家柯璜先生求教尤勤。为先生研磨理纸,观摩先生用墨运笔之法,心摹手追,不知倦怠。拙书偶一送展,面目颇似先生,初以章草出之。

大学毕业后,在文化局、文联工作,以组织美术队伍、辅导书画作者为本职。树十年不离文化事业,且能长期坚持书画创作。日久天长,也许会有些许的感悟和长进,正所谓“天道酬勤”。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在十年浩劫中,作“逍遥派”,独自住在文庙(时作展览馆用),正好读书写字。借得一函《宝晋斋法帖》,观赏临摹,朝斯夕斯。深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浅尝辄止,仅得其皮毛;只有登堂入室,或可探骊得珠。

观古今之书法大家,无不以治学为根本,书法为余事。以国学为根底,而发为书法,便其内涵,有神韵,有意趣,有书卷味,耐人品读,耐人咀嚼。一些国学大家,偶然欲书,乘兴命笔,任情适意,不事雕琢,不求其美,美竟在其中。

平生无所好,唯读书与游山。购书成癖,每外出,必携书以归。数十年间,得书十数架,捆积堆藏,叠架盈屋。无事时,坐拥书城,随意一卷,偶有会心处,便心生欢喜,遂命笔抄录,或书为大字,张于壁间,间有可观者。乃觉作字多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从小山居,钟情山水。及长,又以山水画为职业,半生外师造化,对景写生,脚迹几遍华夏名山大川。亲近自然,面对山河,开眼界,拓胸襟,观山云之吞吐,悟造化之神奇,引入书法,自然也会多几分灵气。一九七八年五月,我游黄山,某日时近黄昏,于玉屏楼外,正陪同李可染先生赏石观松,忽见白云涌起,未几,山前铺海,波澜壮阔,蔚然大观,令观者欢呼雀跃,叹为观止。此等景致,又幻化多变,以画笔一时难以状况。待收海,回客舍,展读所携《魏源集》,内有咏黄山云海一诗,气势宏大,正可仿佛所见景象,遂濡墨挥笔,得丈六尺书法长卷。当其下笔,心无挂碍,物我两忘,风驰雨骤,水墨淋漓,所作似有山灵相助,满纸云烟,字耶?画耶?我自不知。及返晋,有友朋命重书一过,终未能佳。

大凡名山胜区,皆有题刻,于泰安、曲阜访汉碑;于洛阳、莱州访魏碑;于正定、西安访隋唐碑。或摩挲刻石,或抄录文字,或购买拓片、资料,坐卧其下,流连忘返。

拓片精绝,而下真迹一等,寻访真迹,以观神韵。对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广东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处的法书名画,不独仔细观摩,并作了认真记录。借以研究传统,师法名迹。高格清韵,深入心田,偶然作书,或可免堕俗格。

遇有机缘,造访名家,为学求知,寻师问道。先后向柯璜、方人定、谢瑞阶诸先生请教章草之法;访问赵朴初、董寿平、李苦禅、沙孟海、沈延毅、萧娴诸前辈。老先生们诲人不倦的品格与奖掖后辈的精神令人感动,永以为楷模。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忻州所辖之五台山,为佛教名区,结缘甚深,往游上百次,得交高僧大德,亦颇受教益。曾发愿为五台山修建碑林,奔走呼号,终成胜业。在碑林兴建中,为征稿之需,搜集整理古今歌咏五台山诗词佳作,得以学习名篇巨制,且记忆颇深,故今作字,多以五台山为内容。借此发展旅游事业尽绵薄之力。

乡贤元好问,为忻州历史文人之翘楚,所作诗词规模李、杜,凌烁苏、辛,今人周振甫先生在“元好问学生讨论会”上有句:“八百年来第一人”。我自供职忻州以来,登读书山,访野史亭,祭五花坟,须臾不离遗山先生典籍。先生人品、学问为后来者树一典范,仰之弥高,学之不尽,元好问之便也成为我非常喜欢书写的内容之一。

大学时,向罗元贞先生请教为诗之法。得先生指授修改,曾集拙诗为《梦石诗抄》,手自书之,集为一册,“文革”之初,付之一炬,此后遂废吟哦。晚近,皆即兴口占,甚少推敲,打油而已。

读黄庭坚诗作,甚爱“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之句,遂以座右铭视之,并请楚图南先生书“文隐书屋”四字颜其额。朝夕相对,自警自励。学书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求速化,不事张扬。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学习继承传统为正道。古之法书名帖,浩如烟海,艺术光华,震古烁今。择其所爱者,认真观摩,细心领会,朝临夕摹,用志不分。习之既久,识之亦深,初得其形质,继而发其神采。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守法度者,既不离陈法,又不拘陈法;出新意者,能逸于绳墨,又不失规矩。学古不泥,入古出新,有法而无法,乃为至法。出新求变,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者,不为也,非不能也。书不求工,所以能工;书不求变,则变在其中矣。通会之际,机杼圆活。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人因学养、阅历、审美之不同,所书自会各具其面目。试看近现代章草大家沈曾植、王世镗、郑诵先、王蘧常、谢瑞阶诸前辈,无不学《急就章》、《月仪帖》、《出师颂》,学史游、索靖,学赵子昂、俞紫芝,学宋仲温、祝枝山……然各具风貌,各呈风采,绝不雷同,竞显风流。风格特色皆自然形成,自然流露,若着意追求,矫揉造作,舍本逐末,徒成下品。

书可自悦而悦人,兴趣不减,学书不辍,历练日久,感悟日深,书与时进,置身于书法历史坐标上,审视当代,审视自己,当会自惭形秽,不屑一顾。唯其“知不足”,才能不敢懈怠,勇攀高峰。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别署隐堂,1939年生,山西省原平市人。中国当代著名章草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山西省书协第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等。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著有《隐堂散文集》《隐堂游记》《隐堂琐记》《隐堂丛稿》《隐堂忆旧》《隐堂漫录》《隐堂师友百札》《巨锁墨迹》《陈巨锁章草书金刚经》《陈巨锁章草书元遗山论诗三十首》长卷等。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陈巨锁 | 作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来源:书法聚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