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F20210723 心理信息共享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 554 篇文章 今时今日,几乎万事皆有APP。 尽管智能手机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神奇,但有一件事,是自手机问世以来始终都没有改变的: 无论手机变得多么先进,本质上它们仍然是一款连接人与人的交流设备。 我已经记不得上一次和别人通电话是什么时候了,但我每天都会发短信、发邮件、发微博、发微信和发视频信息。 “任务目标”仍未改变——手机仍是在帮助人们与在意的人交流。只不过,帮助的界面已经进化成为可选择“发消息”模式了。 毫无疑问,人类是社会型物种,这样的科技手段可以帮助人们重建想要的族群联系。不过,消息模式让我们总想看手机、点APP和自拍还有其更深一层次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沉迷于电子设备? 在《上钩:如何打造能令人习惯成瘾的产品》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一种使人难以释手的产品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可见于多类产品,但成功的消息服务尤其擅长部署书中所阐述的“上钩”四步骤,从而保证用户的回头率。 “上钩”由触发源、行动、可变回报和投入组成。 理解这四个基本步骤,企业就可以构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也可以理解我们日常习惯上瘾背后的心理。 上钩模式 触发源是指引发习惯形成的东西。无论是以告诉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的外部形式 (如“点击这里”按钮)还是内部形式(如情感或惯例),它都必须存在,才能触发习惯行为的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会与内部触发源建立联系,此时不再需要外部触发形式,他们也会出于习惯而自己回来。例如,当觉得孤独时,我们会刷微博;当害怕失去某一时刻时,我们会发朋友圈来留住它。这些情境和情绪本身并不能提供任何可实际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但人们最终会与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产品建立牢固的联系。 通过“上钩”四步骤,用户可与内部触发源建立联系,但在习惯形成之前,企业会使用外部触发来促使用户采取行动。就“发消息”而言,外部触发源是十分明确的。比如,每当朋友给你发了一条微信,你都会收到通知,提示你打开微信查看消息。 微信的外部触发源 通知会提示用户采取行动,也就是点击应用程序。 “上钩”步骤中采取行动的这一步可以说是预期回报中最简单的行为----只需点击APP图标即可读取消息。 当习惯养成后,用户会自发地采取这种简单的行为来缓解情感,比如缓解无聊或极度思念他人时的痛苦。 打开这个APP就会给用户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得些许的安慰。 “上钩”的下一步就是可变回报阶段。用户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但还想要的更多。 这一阶段运用的是斯金纳(BF Skinner)关于间歇性强化研究的经典理论。斯金纳发现,当给予可变回报时,行为会发生得更频繁。在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带点神秘感的产品更容易让人们上钩。 比如,全美77%的大学生每天都用的,广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应用Snapchat(“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软件),就包含了各种能激发好奇心和趣味的回报。 发送者确信所发自拍会自我销毁的解脱感,可刺激更多的发送——可以说,是“趣味”促进了拍照。 打开APP的回报就是看到发送的内容。许多成功的通讯软件都是一样的,其可变性存在于信息本身——是新奇让我们不停地“打字”。 你永远不知道打开SnapChat会看到什么 上钩的最后一个阶段会提示用户在服务中添加内容,从而增加将来使用该服务的可能性。 例如,当用户添加好友、设置偏好或创建内容时,就是在平台中存储价值。在服务中存储价值会随着更多用户的参与而升值,从而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感。 投入还可通过让用户启动下一次触发源来提升用户回头的概率。例如,发送消息会提示他人回复。一旦收到回复,就会出现通知,你很可能就会再次“上钩”。 在Snapchat上建立“好友名单”是对该平台的一项投入 在经常性地“钩来钩去”之后,用户的偏好、品味、习惯逐步形成。消息服务就此存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消息服务更多的更新迭代。 知道什么能钩住人,才能了解使人“上钩”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心理,我们方可制造出更好的产品,让生活更美好。 您还想看到“心理信息共享”、“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