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件性能也能付费解锁?英特尔这个构想,让我头皮发麻

 雷科技 2022-02-18

来源:雷科技数码3C组
编辑:TSknight

付费解锁无广告服务、付费解锁专业功能,在软件领域,付费解锁一些新功能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是在硬件市场,付费解锁新功能的操作就不怎么常见了。因为与软件可以进行在线更新不同,硬件解锁新功能需要硬件本身就内置了相关的功能模组,否则是无法通过在线更新解锁的。

所以,硬件付费在线更新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在所有规格的硬件上都配置相同的功能模块,这样才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在线升级服务。但是,如此一来无疑会极大的加大硬件成本,考虑到硬件本身的盈利率就不高,所以在特斯拉之前只有极少数硬件利润高且有着完整生态的公司进行过类似的尝试。

不过,自从特斯拉推出付费解锁座椅加热、百公里加速、续航提升等功能后,这个玩法再次引起了大公司的注意,比如英伟达早前就推出了一项付费升级服务,企业用户在购买相关的硬件后,可以通过付费来解锁一些新的硬件功能。

在英伟达率先进场后,另一个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其新上任的CEO帕特·基辛格近日在采访中也表示将会想办法增加软件层面的收入,并且将会推出类似于特斯拉的付费解锁硬件性能服务。

喔,这个说法的意思难道是以后不打算挤牙膏,直接转行卖“DLC”了?

英特尔试水硬件付费解锁功能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付费解锁新功能在一些专业软件和商用软件上并不罕见,但是在处理器领域,似乎就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了。实际上,英特尔在企业市场中一直有提供类似的服务,比如企业可以付费解锁相关专业软件的更多功能,但是也仅限于软件层面,硬件本身的性能和功能还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

而在消费级市场,英特尔的处理器往往依照规格分为不同的型号,用户只有购买了相应的型号才能享受对应的性能和功能。

以酷睿处理器为例,在售版本的其中一个型号就分为i5-12600K和i5-12600KF两款,前者为支持超频和内置核显的版本,后者则是支持超频但无内置核显的版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版本购买,两者的售价差距也在10%左右浮动。除此之外,还有无英文后缀的版本,比如i5-12400,该版本则是不支持超频但有核显的版本。

不过,在消费处理器领域,CPU本身支持某些功能并不代表用户就可以直接使用,还需要考虑主板的支持,比如英特尔此前就只有Z系列主板才开启超频功能。简而言之,如果你购买了一款支持超频的英特尔处理器,但是使用的却是不支持超频的B系列主板,那么你同样无法开启超频功能,K系列处理器配B系列主板在各大PC论坛中也算是经久不衰的笑话了。

如果说处理器支持付费解锁硬件功能,小雷的脑海中不禁就浮现出以下场景:购买英特尔处理器并安装后,打开电脑就弹出几个选项:您可以付费购买升级服务,支付200元解锁超频功能,支付300元解锁核显功能,支付500元解锁更多运算核心。

如此看来,以后英特尔的处理器也就不用分什么K、KF、F了,一个处理器直接解决所有用户需求,想要什么功能,加钱解锁就完事。这是好事吗?说不准,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好处在于省下了对比不同型号的价格、功能的时间,而且可以在后续根据使用需求升级功能,不需要更换CPU。

但是,处理器的成本直接与晶圆体积挂钩,而更多的核心、核显都直接需要更大的晶圆来容纳,所以毫无疑问会拉高的处理器单价,无形中增加了硬件购置成本。而且,想要享受升级服务,主板也必须购买支持全功能的型号,Z系列和B系列的主板差价也不是小数目。

当然,以上只是小雷的猜测,英特尔方面还没有在消费级市场进行付费解锁硬件功能的打算,目前仅打算在企业市场中试行,不过也不排除推进到其它市场的可能,至少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据悉Software Defined Silicon(简称SDSi)最早可能会出现在今年上半年将要发布的Sapphire Rapids处理器上,该处理器采用与12代酷睿处理器相同的架构,不过提供最高64个核心的版本。有意思的是,默认版本的核心数或将只有56个,剩余的核心可能需要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付费解锁。

所以,日后如果应用到消费级领域,8核解锁成12核也许还真不是开玩笑而已。

付费解锁更多硬件功能,是好是坏?

从特斯拉到英特尔,付费解锁硬件功能似乎正在成为一个趋向,虽然目前跟进的企业并不多,但是如果效果显著,其它企业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花钱买来的硬件却被限制了部分功能,需要额外花钱才能解锁,显然会直接影响体验。

实际上,在一个与消费电子消费群体高度重合的市场里,类似的事情早已发生,如果你是一个有着10年以上单机游戏经验的老玩家,肯定会发现最近几年里3A游戏的DLC数量激增,不少游戏都将一些额外的故事集、玩法放到DLC中,玩家需要付费购买才能游玩。

以至于如今不少老玩家都调侃:现在的游戏大多是半成品,算上全部DLC之后才是一款完整的游戏。当然,DLC能够在游戏界快速普及,主要原因是游戏本身属于软件,可以通过上传下载进行更新,而硬件的更新显然没有这么方便,也是需要厂商实打实的付出硬件成本。

但是,如果类似的套路进入到消费电子市场,又会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体验?在PC硬件市场,也许类似的事情还不够直观,如果将付费解锁硬件功能的服务放到手机市场会怎样?

大家不妨脑洞一下,可以付费解锁和升级手机的各个模块,比如在意屏幕显示效果的,付费解锁4K分辨率显示,在意影像性能的,付费解锁更高的像素选项和额外的相机算法,乃至于对性能要求高的,可以在线解锁更强的性能模式。

如此一来,似乎可以做到让用户自己组合出一款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手机?而且,对其它功能不感兴趣或者要求低的用户,完全可以省下一笔升级的开销,不需要像现在一样,为了追求好的屏幕而不得不购买高端旗舰手机。

虽然想法挺美好的,但是在现实中想要实现却十分的困难,相较于芯片市场,大多数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售价都与其成本直接挂钩。以刚刚提到的手机为例,1080P的屏幕面板与2K的屏幕面板成本差距可能在一倍以上,诸如影像模组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所以,如果想要实现类似于特斯拉的操作,厂商就不得不在所有手机上使用高规格硬件,即使规模化采购能够降低部分成本,但是这部分硬件成本还是会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想要厂商自己内部消化是不可能的),结果可能就是手机的平均单价迅速拉升,消费者为自己用不上的硬件支付额外的费用。

虽然,目前的手机市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自己用不上的功能支付额外的溢价,比如对屏幕要求高的用户,不得不花高价购买旗舰手机,就整体而言,也许只有40%的花费是真正花在屏幕上的,诸如影像性能等,都是不需要却不得不购买的功能。

但是,这些功能都是直接开放给你体验的,所以实际上并不亏,你依然享受到了旗舰手机所带来的全方位出色体验。而付费解锁,则意味着你付出了额外的硬件成本,却还要额外付费才能享受这些硬件所带来的体验提升,我想首先笑开花的肯定是手机厂商及硬件厂商。

所以,至少在消费者领域,除了像汽车这样动辄十几万、数十万的大件商品外,普通的消费电子类产品暂时还不具备付费解锁硬件功能的土壤和可能。至少,在个性化定制功能方面,模块化的手机可能还更具有可行性。

在小雷看来,对于消费者而言付费解锁硬件功能并不是一个好的未来,我想没有消费者愿意看到自己花几千上万买来的硬件却是一个阉割版的产品,想要获得完整的体验还需要额外加钱,只希望英特尔的Software Defined Silicon不会扩展到消费者领域吧。

前沿科技·犀利评论·深度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