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成功的教育:爱而不溺,宠而不骄

 阳的阳 2022-02-18

本文转自:人民论坛网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正所谓:

惯子如杀子。

最失败的教育,就是父母替孩子扛住了一切,让孩子无力面对世界。

宠爱过了头,也是一种害

先来看个事例:

刚满4岁的女儿,每次逛商场都要买点东西,如果不给买就大哭大闹、满地打滚。父母见状,心软妥协,次次满载而归。

到家后,女儿缠着妈妈打扑克,玩得不满意就耍脾气,使劲儿揪妈妈的头发,妈妈非但不呵斥,反而伸出脑袋让女儿揪。

上述事例只是父母溺爱孩子的一个缩影。

生活中,还有一种爱叫“隔辈亲”,祖辈对孙辈的宠爱也许比父母对子女的宠爱更甚。

溺爱可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俗话说:

“穷养儿,富养女。”

所谓“富养”,应该是从小磨砺孩子的意志、品质、性格和心态等,培养孩子的气质,增加阅世能力和见识,而非过度宠溺。

娇生惯养的后果,就是孩子长大后,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成,从小娇生惯养,没受过任何委屈。长大后,脾气任性而暴躁,除了父母和媳妇之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以致他对自己的亲妹妹大打出手,事后竟毫无负罪感。

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无法接受到正确“三观”的熏陶,容易形成过度依赖。

因为,在他的意识中,离开父母,自己做不成任何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无助感、挫败感、自卑感,无法直面生活,最终成为他人眼中的纸老虎、窝囊废。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溺爱孩子,只会越爱越心寒,越爱越成伤害。

有规矩的爱,才是好家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养成“一种意识,两种能力”。

树立规则意识

对于原则性问题,父母必须要跟孩子说清讲明,立规矩,让孩子严格遵守。

一旦违背,父母要及时批评指正,做到赏罚分明,不能以“孩子还小”为由,一笔带过。

孩子的成长既需要赞美的阳光,也需要批评的雨露。

批评的目的在于纠正,让孩子学会自我审视,避免误入歧途。

如果一味地庇护,孩子就会恃宠而骄、不辨是非、重蹈覆辙。

提高抗挫能力

对孩子来说,挫折是一次挑战,有些风雨一定要承受,有些磨难一定要体验。

身为父母,要在生活琐事中慢慢历练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失败观,提高抗挫能力。

只有这样,当暴风雨来临时,才会无所畏惧。

人生难免有浮沉,挫折只是一时的,每一次失败都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培养自理能力

父母能陪孩子长大,却无法陪孩子变老。因此,懂得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十分必要。

比如,勤于劳动,从日常的家务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风筝,若想要他飞得更高,就要舍得剪掉手中的线。

不要因为过度宠爱,让孩子失去飞翔的能力与勇气。

孩子越快自理,越早独立,越会成功。

本期编辑 | 曲统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