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的秘密,执行者的盲点,难怪无论如何努力,进步依然缓慢

 blackhappy 2022-02-20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真的没有那么大,管理者也不比员工聪明多少。还是那句话,思维决定行为。思考的维度不同,造成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员工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显性规则,而管理者看到的不仅限于显性规则,还有一些隐性规则。员工看到的是单维度,比如,业务、能力、人际……这些都是单维度上的思考。

管理者则是在更多维度上的思考,比如,培养下属、团队合作、市场变化……形成了多维度思考方式,行为方式上必然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一直在努力,却始终原地踏步的原因。

文章图片1

管理者的思考维度

1.核心三要素

领导也是人,也有人性自私的一面,最先考虑的永远是从自身出发,然后才会考虑其他。对于管理者而言,权力无疑是最先考虑的问题。那么这三个核心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权力的安全、权力的掌控,以及权力的延伸。

这是每个管理者最常思考的问题,一切行为都会围绕着这三个核心进行。无论打压下属,还是要求下属,培养下属……一系列的行为,都不会脱离开这三点。

2.做事三要素

做事要讲时机,哪怕这件事很对,但时机不对,也会被管理者搁置,时机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错,但就是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掌握时机,就像烹饪时的火候一样。在上下级信息不对等的情况,管理者需要更为敏感。

做事一定要讲次序,只有次序对了事情才会顺利,是先征得上级的意见,还是要符合民意根据不同情况,做事的次序也会不同。

做事无论结果好坏都会产生,人们总是会对悬而未决的事情,产生担忧的情绪,所以管理者的关注点会更多放在结果之上。

文章图片2

3.管理三要素

管理人就是在管理人性,分利益,懂平衡。人性中“趋易避难”的常态,不过职场人更多的是“趋利避害”,完全可以利用“趋利避害”改变“趋易避难”的本性毕竟家里有矿的是少数。

分利益的关键在于平衡,真正的公平不存在,而是像天秤一样,总是在侧重分量更大的一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看起来至少的“公平”的。这个分量展现方式可以是背景、人脉、业务……在不同的情境下,侧重点也会产生差异,平衡才是关键。

文章图片3

员工的思考维度

1.关于晋升的想法

不少职场人总认为,能力强、业务棒、技术好,就能得到提拔。现实是能力不如你的职位比你高,赚得比你多,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员工思考的维度,完全是在单维度中思考。显性的规则下,大家都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导致了竞争激烈,效果不佳。

2.维系领导的做法

由于单维度的思考效果不佳,不少人增加了思考的维度,比如,获得领导的关注,赢得领导的支持。于是开始迎合领导,展现自己执行力强,由对公司的忠诚,转向成为对领导的忠诚。

当然有一部分人从中获得好处,也有一部分人却无论怎么做都不得其法。这与领导有关,与维度无关,可能这个领导适应,下一个领导不适应,并不是通用的法则。所以无力感就会产生,因为部分领导可能对这些早已免疫,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如此。

文章图片4

3.人际关系的作用,相互、磨合、利益

职场人都知道人脉的作用,但真正的人脉在哪里却根本抓不住,于是把小时候听的道理照搬到职场上来应用,结果可想而知。

比如,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就像你尊重领导,但可能领导连你的名字都不出来……类似的状况很多。

事实上,人脉一直就在,之所以许多人看不到,完全是因为手中的筹码不够,这是维度上的差异,许多人总是在说,“我想怎么样”、“我需要什么”类似的话,从来没想过“我有什么”、“我能提供什么”,手中的筹码是决定人脉大小的关键,筹码的质量是决定人脉是否牢固的关键。

文章图片5

正确的思维方式

1.价值大于利益

许多人把价值与利益相提并论,古人早就说过“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鱼”是利益,“渔”是价值。鱼吃完就没有了,但渔可以源源不断。

向领导输送利益,不如向领导输送价值,虽说请客送礼似乎成了办事的基本流程,但如果你的价值足够被重视,不可被替代时。价值是雪中送炭,解决的是问题的根源,请客送礼只能是锦上添花,解决表面的问题。

输送利益不如传递价值,这才是最正确的晋升方式。利益是眼下的,价值是长远的,达到的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质的改变。

2.需要大于感情

听过一句话,感觉很适用在职场,“瞎子复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扔掉为他导盲的拐杖,哪怕这根拐杖跟随他很多年。

当领导需要你时,那你就有价值,当不需要你时,随时可以把你丢在一边。别觉得和领导关系就万事大吉了,当不再需要的时候,被搁置在一边才是常态。有句话说得好:你是领导的人,但领导不是你的人。

文章图片6

3.突破大于维持

“想得到,怕失去”是职场人的一种正常心态,关键在于拼命工作是为“维持”还是为了“突破”这个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怕失去”所以拼命工作,仅仅维持现状,不被淘汰做出应对举动,完全是被动防守的姿态;“想得到”所以拼命工作,目的现在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突破,是主动赢得的姿态,两者之间的优劣显而易见。

思考一下,现在自己努力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不难找到自己的方向了。

文章图片7

写在最后

职场是多维的规则在同步运行,显性的规则大多数是单维度的,而隐性的规则与显性的规则才会构成多维度,立体的存在。不要局限于单维度上的努力,应该将显性与隐性的规则多方面结合,构成一个立体面,才会走得更快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