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国博:丝绸之路上的百工匠作

 图虫视野 2022-02-20

大匠丝路(960 cm×240 cm)潘鲁生、着着

    国博里《知者创物》工艺美术艺术展览中,接近十米长二米四高的大幅丝绣作品《大匠丝路》令人震撼。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还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传播之路,是工匠造物文化发展的集中脉络。作品《大匠丝路》以丝路“百工匠作”为主题,运用长卷形式描绘了在南北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匠技艺场景,其中包括手工艺制作、贸易通商及风俗文化的生活画卷,同时描绘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采珠、贸易经商及造船工艺等,展现了人们在各种海上漕船、海舟等运输工具上运载丝绸、陶瓷、香料的情景。该作品通过表现丝路大匠劳作的场面、技艺传承、风俗习惯等诸多与工匠劳作有关的图像,突出丝路百工匠作的传播历程,表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艺发展与变迁。

     潘鲁生说:因此,我们以“大匠丝路”为主题,选取丝绸和陶瓷这一丝绸之路上最有典型意义的媒材作为绘画载体,汲取壁画、造像的民间艺术语言和精神,通过现代的陶瓷、丝绸、漆艺和其他的艺术样式加以诠释和表达,创作了陶瓷、丝绸、绘画、漆画、影像艺术作品160件(幅)。不仅是向千年丝绸之路上民间巧匠的致敬,重新研究解读和传承表现它的人文精神高度与写实的风格,也是回溯一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脉,把握其中的生活热度和美学精神,寻找工艺与艺术、传统与当代、民间匠心与民族创造的血脉联系。时光荏苒,大漠孤烟、秀丽飞天、驼铃声中的丝绸瓷器已沉淀为历史遗迹和艺术意象,但民族文化深处的血脉依然传承不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