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战火下的夜莺,在黑夜中寻找光明

 正午文化 2022-02-21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残酷的战争中彰显女性力量之伟大

说起二战,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著名战役,其次就是那些世界名将,很少有以普通人视角来看这场战争的。拥有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在德国闪电战的攻势中,仅支持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战败投降。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法国北部大片地区被德国占领,美国作家克莉丝汀·汉娜就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以占领区两个女孩的视角,写出了《夜莺》一书。

夜莺的羽色并不绚丽,但其鸣唱非常出众,是少有的在夜间鸣唱的鸟类。夜莺的寓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幽怨哀婉;另一种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及对自由世界的渴望。在战争题材的作品里,女性扮演的最多的角色往往是女间谍,而克莉丝汀笔下的《夜莺》,则是展现普通女性面对战争所做的一切。

主人公罗西诺家两姐妹早年丧母,她们的父亲朱利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归来,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在妻子去世后更是一蹶不振,没有担起父亲的责任。两姐妹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姐姐薇安隐忍懂事,她默默接受了现实,在十六岁时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将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新家庭中。妹妹伊莎贝尔则叛逆倔强,拒绝接受现实,坚持自我。就在这种微妙的生活环境中,德国入侵并占领了法国,一片混乱之下形势急转。

法国迅速沦亡后,薇安生活的卡利弗小镇被德军占领,她甚至感谢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并平静地接受了德军的到来,只希望自己的生活照旧。伊莎贝尔则激愤于国土沦亡,加入了抵抗组织,她对德军的恫吓不屑一顾,两人的生活就此走上了分岔路。

伊莎贝尔化身“夜莺”,在28次的行动中帮助170多名盟军飞行员,越过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重重山峦,回到英国。在经历了一次次冒险后,她最终被捕,被投入了集中营。薇安忍受着配给不足,努力抚育女儿,等待成为战俘的丈夫回家。然而屈从并不能使她免于磨难。当纳粹开始抓捕犹太人,她激于公义选择挺身而出,收容了十九个犹太人的孩子,自身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夜莺”这个化名同样也适用于薇安。

两姐妹在战争中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并最终彼此理解,战后她们最终重聚,而她们与父亲之间的心结,也藉由惨烈的死亡得到了化解。爱的牵绊拯救了书中的人们,给了他们在这个破碎的世界里舔着伤口生存下去的勇气。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则是另一主题。书中穿插叙述两姐妹的生活,同时也展现了战时法国平民的生活场景,如抵抗组织的会议,排着长队领取配给的人群、劣质的代用咖啡、飞扬跋扈的盖世太保、助纣为虐的法国警察。在战争这一极端环境下,有人宁折不弯,有人委曲求全。

勇于反抗、慷慨赴死是一种勇敢,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地活下去,何尝不是另一种勇敢?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知道,死去是多么容易,而要活下去却无比艰难。当战争来临,没有人能够幸免。那些死去的固然烟消云散,但那些活着的,可能比死去更加惨烈,身体上的伤痕总有恢复的时刻,而心理上的创伤则永远的印刻下来,抹不去,也逃不掉。

克莉丝汀·汉娜,美国青年畅销小说作家,她是经常荣登《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一线作家,更是被贾桂林米察、伊丽莎白布臣等众多美国畅销名家一致推崇的实力作家。她的作品常融入亲情、爱情与家庭价值等重要的情感元素,跨越不同的读者年龄层。风格清新温暖,笔触清淡,内心描写细腻深刻,感动无数读者。


《夜莺》
作者: [美]克莉丝汀·汉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Nightingale
译者: 施清真
出版年: 2021-11-1
ISBN: 978755965416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