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仁——至纯至简的古植物学巨匠

 kibcat 2022-02-21
徐仁(1910年8月22日~1992年11月18日),古植物学家。安徽芜湖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6年获印度勒克瑙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孢粉学实验室主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孢粉学和古植物学研究室主任、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
徐仁是国际古植物学及孢粉学权威之一,早期从事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中国古孢粉学研究创建人。推论出中国古、中、新生代含煤岩系和中新生代含石油地层的地理分布特征;解决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煤系地层时代及对比问题。为青藏高原隆起原因、过程提供了古植物学证据。1983年提出北美与东亚植物区系存在相同属,是原地有孑遗分子,不是迁移的结果,解决了140年来植物地理学领域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以国之需 蔚为国用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一大批海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国效力。世人熟知的,大多是从欧美等国家远涉重洋归来的科学家;鲜为人知的是,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是从邻邦印度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1951年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印度,代表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着周恩来总理、中国科学院李四光副院长和竺可桢副院长的委托,积极争取他和其他几位科学家早日回国。而印度为了挽留他,时任总理尼赫鲁亲自出马做他的工作。苦苦挽留他的,还有印度古植物研究所管理委员会主席萨尼夫人,正是她的丈夫——世界著名的古植物学家萨尼,在1948年邀请徐仁进入这家世界上唯一的古植物学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
科学没有国籍,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1952年,在印度功成名就的徐仁,毅然携家眷回到一穷二白、刚刚解放的祖国。为了成行的顺利,徐仁甚至故意留下行李假称还要回来。后来,印度方面还一再致函给中国科学院,希望徐仁能够重返印度,足见印度科学界对徐仁的器重。

立德立言 臻于至善

为了科学,徐仁敢于坚持真理。“文革”期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个别人说:古植物不要系统发育研究,不要标本了,应该烧掉……但是徐仁顶着压力坚持要搞系统发育研究。徐仁在抓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工作中,依据现代植物学和古植物学的形态解剖证据,主张一元论,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流行的多元论;对真核植物的起源,也未照搬当时流行的内共生说,徐仁不肯随波逐流,坚持按照他认为最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完成了学术论文,并参加了在英国、加拿大举办的学术会议。
徐仁反对当时教育上不重视基础学科的思潮,他统计了国外很多文献和数字,说明植物学和动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徐仁强调理论结合实际,亲自带领助手和学生到野外实地考察。徐仁不允许学生为了充数而写文章。他说,搞科研的人一定要尊重科学、讲究科学,不要华而不实,胡乱吹嘘;做人更要老实本分、实事求是,不要追逐名利。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徐仁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古植物学的研究当中,他治学严谨、坚持真理、善于思辨、孜孜以求,并敢于向新的领域发起冲击和挑战。1992年11月18日,徐仁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临走之前,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古植物室怎么办?古植物室怎么办?”

Image引用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院士传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编,2016

2.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社员风采

3. 怀念我的导师徐仁教授,李承森,《植物杂志》 1993年0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