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媒体文学 I 安徽:马鞍山市诗地标(372期合集)

 河粉文学沙龙 2022-02-23

马鞍山市

- 诗人地标 -

The Poet's Landmark

1.黄祥贵2.薛小平 3.梅亭 4.诗玉坤5.刘楚人6.刘海英 7.成颖 8.陈国玉 9.野马 10.吴俊 11.老秋12.黄忠斌13.祝贺14.韩静15.高高 16.石臼湖17.周向山18.青青小离19.刘利红20.黄玉龙21.雪见22.马云23.陈永红24.海饼干25. 张长泉26.周嫦娥   (注:排名不分先后)

导语:楚汉相争之地,留下了矿藏质地的坚硬。钢铁炼就的城市被数次踏诗而来的李白融化了硬质的棱角,一匹乌骓马的忠诚命名一座山。马鞍山有了神谕的传承,诗歌的韵脚让一座城市铺满韵律,一韵千年。在此,一座以诗歌命名的城市解开尘封的记忆,诗城里走来了款款碎步的诗人。(冯岩)

本期约稿

新媒体文学

周嫦娥

01

我被田埂上的春草戳醒

文/黄祥贵

脑海的诗断线后

我起身前往田埂上排遣

光着脚丫的童年和一个小老头

一前一后,没走几步

就被田埂上的草根发出来的芽

戳得又跳又叫,仿佛

这细长的田埂已然变成了另一种跳绳

我感觉那疼发自脚底下——

隐忍了一冬的草根,在早春的某一天

面对乍暖还寒的春风

也有一根不甘示弱的绿针

或许先于人类觉悟,生命在于捍卫

我被小草戳醒后依然发现它善良可亲

并且美好地匍匐在每个角落

黄祥贵

  The Poet's Landmark

黄祥贵,安徽马鞍山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中国企业报》《安徽青年报》《作家天地》《诗歌月刊》《诗探索》《辽河》《流派》等国内外报刊。

02

矿工自画像

文/薛小平

一些细小的铁矿粉,在我身体里入赘

与食物,水,空气,同在

这种与生俱有的寻常之物

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不想剔除,它是一个矿工

身份的标签

坚硬,粗犷,外加一点冷峻

我想不到更好的词

如果含矿的颗粒,再精细一些

它会点亮我的肌肤和目光

如果吸进我的体内多一点,或许

能把我埋进矿石里

这一点点,堆积加深的过程

会让我古铜色的脸庞,在阳光的照耀下

渐渐地,与矿山融为一体

倘若它再坚硬一些,就会

从我的血液里,长出含铁的手脚

为我阻挡更多的风雨

甚至,建造一座心灵的采场

把我圈在里面

在未知的生活中,驮着我走完终点

薛小平

  The Poet's Landmark

薛小平,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歌月刊》、《上海诗人》、《诗探索》、《中国冶金文学》、《作家天地》、《中国冶金报》《中国宝武报》、《澳门晚报》等发表作品。有诗歌收录多种诗歌年选文集。获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节二等奖,首届全国“诗意金秋”诗歌大赛一等奖

03

深秋留鸟

文/梅亭

朝往暮归的轨迹贯穿东西

从江边日出的地方出发

借着夕阳剪影找回巢的温暖

心中的家园不需要指南针导航

每一只精灵也许都是个故事

振翅飞翔,或者做出滑翔的姿态

他们主宰着生活,向阳而出

渡口边芦苇荡合奏家的圆舞曲

有时他们抱成团在江畔飞舞

烟雾状的黝黑在低空翻滚

似乎等待落单的兄弟姐妹身影

高瞻低盼抵御深秋的薄凉

那些翻滚的鸟群变换着图腾

是一天饱餐后欢娱的团聚

当图腾推向江东时,大片大片芦花

在江堤内绽放出雪花飞舞样子

梅亭

  The Poet's Landmark

梅亭,本名胡立森,安徽省作协会员。诗歌作品发《诗歌月刊》《绿风》《诗潮》《神州文学》《辽河》《作家天地》《新安晚报》等,入选多个诗歌选本。2021年获得中国诗歌学会第二届杨牧诗歌奖,马鞍山市政府太白文学奖等。

04

秋 云

文/石玉坤

秋高是天高,气爽是云爽

爽爽来去,自由游移

色,以白者为佳

纯白,棉白,瓷白,最炫目

灰便带有情绪

乌黑就揣有雨的心事

彩云要等到日落时候

别过太阳再追月

形,是心的幻象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形

在观者,似与不似

变的是人心

凝则滞,流动才鲜活

云深云浅,在入与出的分寸

不同的形和色,匆匆在天上

其实在地面

都是一块移动的暗影

石玉坤

  The Poet's Landmark

石玉坤,安徽宿松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大地的远》《从清溪抽出丝绸》等。

05

家乡的稻田

文/刘楚人

也许这个时候,那片稻田已铺就了雪

雪,年年眷顾,稻田的样子

就是一年青了,黄了,又白了

稻田,周而复始撵着岁月

兑现灵魂约定里人情冷暖

我的父辈,同辈,下辈们

在稻香牵引的炊烟里

作息日子繁衍生长的希冀

汗滴,雨滴滋养稻田四季

镰刀犁铧交错,一年又一年交替

我的记忆里,叱牛的声音亦如天籁

稻田镂刻痕迹,生生不息

——青了,黄了,白了

刘楚人

  The Poet's Landmark

刘楚人,本名刘敬楚,马鞍山市作协会员。诗歌作品发表《绿风》《作家天地》《太白诗刊》《休斯敦诗苑》《新诗大观》等报刊杂志。

06

雪吟

文/刘海英

瑞雪虎年飘来了一幅画

我和发小一起过家家

堆雪人 做雪球 打雪仗

追逐嬉戏

肆意天下

寒风传来了妈妈的呼唤

“回家吃饭咯”

雪花

亲吻着妈妈的一头秀发

瞬间

握在手里的雪融了

黛色山林尽显

佝偻着腰板的母亲

倚在窗前眺望

如雪 白了头

刘海英

  The Poet's Landmark

刘海英,女,中共党员。现退休生活在马鞍山。由于热爱文学,先后有作品在《陋室文学》、《太白诗刊》、《皖江诗苑》《马钢日报》等报刊发表。马鞍山太白诗社会员。

07

今日大雪

 文/成颖

当我们谈论未来的雪。雪,一直在它的内部,

行走着。

于是推开窗,

一些微亮的光线,掩饰了天空。

在敞开的空白上,有两只不在缄默的红尾鸟,

拍打着,

天,顺着光芒而去。

高处,有云聚集在上面,犹如期待已久的雪,

每一片都很洁白,

都落在了我们头上,看似突然,

却是蓄谋已久。

今日大雪,

在时间的裂缝里,徒然的悲伤,被这雪照亮。

成颖

  The Poet's Landmark

成颖  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草堂》《绿风》等杂志。获《诗选刊》年度优秀诗人奖、《现代青年》年度十佳诗人。著有诗集《只有寂静是温暖的》《平原叙事》。

08

又见芦花开

文/陈国玉

冬月 又见芦花开

风轻轻 柔柔的

苇杆顺着风的方向

摇摆 起伏

花似雪 似絮

宛如蓝天上飘浮的白云

夕阳 掉进水里

鱼儿追逐欢腾

剪影如蝶 枯荷

隐约 嵌入了水墨画

芦苇荡光影斑驳

村姑对着夕阳梳妆 收拾好

风中的凌乱

鸭子用两只扇形的璞

拨拉着水花

向着对岸乘风破浪

吹烟袅袅

在山凹里慢慢升腾

几声鸡鸣 几声犬吠

晚霞的最后一缕光芒

温暖了小山村

陈国玉

  The Poet's Landmark

陈国玉  马鞍山市太白诗社会员,马鞍山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爱文学,爱旅游,爱摄影。曾有诗歌及散文作品,刊登于《皖江诗苑》《陋室文学》《太白诗刊》《马钢日报》等报刊。

09

青梅

文/野马

从一首唐诗里起身,只为赶赴长兴的青梅园

一场花事的盛宴,缤纷了人间的爱情

青梅煮酒的优雅,在百寿堂有极致的呈现

不妨于俗务中抽身,接受一次青梅的爱抚

你每一次俯身都是健康养生理念的抵达

酸酸甜甜的青梅,童年的味道

两小无猜的心境,一只小鹿在心中

青梅,从诗人的意境中醒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我说其实是乱颤的花枝

是否拨动了你的心弦

野马

  The Poet's Landmark

野马,原名王立,现居安徽马鞍山市,独立写作、自由撰稿。

10

界面

文/吴俊

不紧不慢的雨,像个说话唠叨的人

落到脸颊的那滴,轻柔绵软

没有似刀如刺的疼

一些风干的事物,略去细枝末节

脚印碾压腊月的风水

溢出的心情成为春天的序言

赶着回家的人,口含浓浓的乡音

无关雨雪或者如梭岁月

一场雪落在春天的界面,万物苏醒

许多的想法与草木一起疯长

家乡,河边上万条垂柳

用明喻的修辞拂槛春风里的暖意

吴俊

  The Poet's Landmark

吴俊 ,马鞍山市和县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发表于 《星火》、《诗歌月刊》、《作家天地》 、《太白诗刊》等文学刊物。在多种诗歌平台和报刊发布作品。

11

窗棂

文/老秋

蝴蝶翩跹,鱼儿跃动

借着窗棂,我贴上这些美丽的窗花

月光洗过我的脸庞

也抚摸一层散发檀木香的窗棂

这座小小的村庄

梦呓坠入结着微霜的草窠

窗棂的喜悦

总被深沉的夜幕悄然抖开

一只蝴蝶追逐另一只蝴蝶

一群鱼结伴溯流到初始的河床

谁翻阅泛黄的典籍

谁挥动一杆银抢,挑落片片白雪

窗棂隐而不语,天地寂静无声

一个归乡者搂紧风中的灯火

老秋

  The Poet's Landmark

老秋,原名李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诗集《老秋的诗》《老秋的诗Ⅱ》、散文诗集《时间的台阶》。

12

老房子

文/如山夫

我住了十多年的老房子搬迁一空。

空荡荡的屋子,落满灰尘,

仅剩的家具面带忧伤。

——真理不需要家具!

我绕生命一周,再次回到出发之地:

一座被风吹透的老房子。

现在,它的面貌又焕然一新:

墙壁兴奋。地板恢复活力。

卫生间咧开陈旧的微笑。

如山夫

  The Poet's Landmark

如山夫,本名黄忠斌,安徽省作协会员,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首届长三角暨第十届安徽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星河》《天津文学》《作家天地》等。

13

从此,惠风和畅

文/祝贺

斑鸠的叫声

穿透宣纸样沙哑的春光

洒落在城市上空

像种子

红梅花惊慌

花瓣掉落在大地

如春风里的孩子

过早换牙

这里原是水稻的田

也是荆棘、蒲公英和芦苇的故乡

如今长出楼房

夜晚成了万家灯火的海洋

辛夷急忙在白昼

举起满树的火把

见证春风

从此温暖和畅

祝贺

  The Poet's Landmark

祝贺,男,1967年出生,安徽当涂人,系省作协会员,出版诗歌集《在我心里先制造一个村庄的春天》。

14

雪柳

文/落雪无声

纤细——

初春的暖风

柔软——

阳光的发丝

她们轻轻颤动

就像女孩灵动的睫毛

绿意浅浅

像一池春水

涟漪也很纤细

羞涩腼腆

轻轻走来

除了雪儿

还有什么会那么轻盈

薄薄的花瓣

一遍遍吻着指尖

落在我的眼睛里

让世俗的心慢慢融化

落雪无声

  The Poet's Landmark

韩静,笔名落雪无声,现居安徽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和公众平台,爱好文学、园艺、烘焙、旅游,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

15

春满诗城

文/汪皋

温暖蜕去严寒外套

化身绿色使者

用心静静吹化

最后半片雪花

进入一个

崭新的季节

坚守的基因

站立大树的坚韧

平静如壶的外表

演绎内心

沸水的奔腾

等待

雨燕闪电般掠过

大地回绿

清新的空气

唤醒梦中小鸟

站在云端枝头

一览众山远小

流动的音符

点燃高昂激情

唱响民族歌谣

似灿烂阳光普照

无数垂柳的小辫

敲打着倒映的云山

悄悄地唤醒

春眠的湖水

迈开脚步

与天使一起行动

挥洒热情的汗水

用心呵护绿色生机

汪皋

  The Poet's Landmark

汪皋,笔名白本,祖籍合肥。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住马鞍山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小说、散文等创作,有作品发全国各地报刊。诗歌、散文获过省市奖。数十首诗入选图书和诗歌选本;出版个人诗集《春天的首日封》。

16

碎时光

文/陈春金

他从紧闭双唇的镜子前

背过脸去

他要进入晨曦中的一滴露珠

并开口说话:别来无恙——

沧海云烟,都是家园

不再虚张傲慢的心态

山河众生,皆是归途

不再妄言胸怀天下

他从斑驳的的碎时光中捞起温暖

说出内心的秘密

他在光线的缝隙中,撑开伞

遮掩住伤痕,交换彼此的甜蜜

陈春金

  The Poet's Landmark

陈春金,笔名:石臼湖,安徽当涂县人,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诗集《窗前诗》。

17

母亲的笑容

 文/ 周向山

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

小脑萎缩得厉害

就像我在她肚子里的样子

母亲越来越难照看

提前退休的我

离岗又上岗

专门负责扔掉

母亲满大街捡回的破烂

我每天都会向母亲报账

东西卖钱

买了米面

指给她看

天天换上的新衣裳

听说交上了学费

这时的母亲

像我的顶头上司

对下属的工作

露出满意的微笑

周向山

The Poet's Landmark

周向山,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日报》编辑,现退休。诗歌曾获全国冶金“铁流文学奖”及报刊奖。有作品入选《中国现代诗巡展》、《磨铁读诗会》、《新世纪诗典》。

18

登临三台阁

文/青青小离

也曾三观尽毁 ,重修的阁楼在指尖复活。远看

俨然一顶状元帽

褪色的朱栏画壁

在精雕细琢中,参透悟空的

时光

一条条飞龙在柱梁间

撑起了天空。仙鹤翱翔在蓝图

飞檐上的铜铃

念着梵音为新年开示

北斗星所指处

谁又将是众目魁首?

多少个不眠之夜,灯笼就像你

布满血丝的眼睛熬尽了青春

被梦追逐的脚步多么缓慢

鼓声在时光中醒着

这九曲回肠的阶梯啊

仿佛挣扎了十年的喘息

站在阁楼上远眺

你无法穷尽目光

长江如醍醐,舟船似大鸟……

青青小离

The Poet's Landmark

青青小离,原名陈晓莉,祖籍四川广安,现居安徽马鞍山。诗词与诗歌刊登在《中华诗词》《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山东文学》《作家天地》《天津诗人》《安徽文学》等杂志。并入选各种诗歌年选。第二十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代表。诗歌偶有获奖。

19

丧失

文/刘利红

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与内心的焦灼

一切都辨识的依稀可见

期待着被生活的洪流紧紧裹挟

还能起身从容地关掉窗户

那个穿着大花裙的中年女人

卸去优雅和骄矜

在疾风中凌乱地前行

从阳光普照到大雨滂沱

最后都可能瞬间被冲卷而去

谁会在乎满目的沧桑

和那些衰老的深色系的话题

有时从睡梦中醒来

认不出自己是谁

好像又回到刚刚出生的第一天

远处的残影变得安详静美

白发和掩不掉的皱纹

还有那盆被偷走的正在盛开的花

害怕丧失  却一直都在丧失

像化石的种子梗在胸口

渐渐累积悲伤

还有更多的愤怒和沮丧

只有学会和时间达成谅解

一个丧失则是另一个获得的开始

刘利红

The Poet's Landmark

刘利红,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清明》《扬子江诗刊》《散文世界》《安徽文学》《作家天地》等报刊杂志,曾荣获中国冶金文学奖、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第二十八届“东丽杯”鲁藜诗歌大赛单篇类三等奖、马鞍山市政府太白文学艺术奖等。出版了个人诗集《纸上的心灵》。

20

我是你土地里发出的芽

文/黄玉龙

我灵魂匍匐的地方

一切的一切

比天大

比海深

故乡

我是你的土地里发出的芽

你每一条溪流以及河塘湖泊

是我血脉的源浆

每一座山峰每一道岭

孕育滋补了我身躯的每一处

健壮的骨骼和肌肉。魂牵梦绕

祖祖辈辈我前世今生栖息的地方

上有老下有小那是我的信仰

我知道,苍天明亮的日月

把世上人间尽收眼中

我所做的一切,都要对得起祖先

年年岁岁,我都记着

每到过年

心都插上了翅膀,只盼

飞落故乡

扑入咿呀学语蹒跚迈步的地方

围定父母亲人,祭拜先祖

即便,那一年期望落空,乘梦

我还是在年前,跨进了家的门槛

黄玉龙

The Poet's Landmark

黄玉龙,当代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第七届墨西哥传统国际诗歌节提名奖等。作品入选30多部国家出版社合集年鉴。

21

爱父如子

    ——父亲节兼致S

文/雪见

街灯下的法梧与车流,融入

夜色与晓风。我想起多年前,父亲牵着你的手

——在一种角色的转换中,遇见一个人

就像打开一本书。

密谈,在一杯咖啡里化开浓淡

我们说着这个尘世,在一首旧诗中捧出寒冬

那些冰清的新雪。没有人看见

一个男人,他脊椎上的曙光与眉宇间的

父爱,怎样通过一个孩子,完成

时光的消融——

从一个衰老的父亲的双拐中,取出

一种缓慢,献给一个年轻的父亲

让他坐在一部小说的绿荫里,享受

这个夏日。他不必匆匆

从小区昏暗的杂草丛生的石子路

像一匹老马,在早已熟识的路途来回奔波

“梦,在月尖上流动……”

一种虚幻之物,一首存在的诗歌,一个像父亲

又不像父亲的人……经由一只剔除了

阴影的手,为这个日子写下

福祉与颂词。

雪见

The Poet's Landmark

 雪见,本名王学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当涂县作家协会副主席。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分别在《诗潮》《星星诗刊》《绿风》《散文诗》《作家天地》等报刊发表作品若干。诗歌作品入选《中国诗歌作品年选》等多种诗歌选集。2016年出版个人诗集《这里躺着艳丽的海风》。

22

采石矶

文/马云

  1

不装金银

只载风光

一条粼粼的溪水

系你在苇岸的摇曳里

夕阳的回眸

寒鹭的凝望

让人心跳

又让人气平

崖头的大脚

踏石留痕

分明的轮廓

春叱暖风

冬咤乱雪

如果侧一侧耳朵

脚印内就浮会出一种声响

远如千军万马的厮杀

近似卷水重来的江涛

2

不锈钢的诗仙

高举着双臂

于是——

闪烁的星子们

每一晚

都沿着他扬起的衣袖

一颗一颗降到人间

湿漉漉的月亮

挂在枝头

月光之水溢满街巷

大唐遗下的一粒种子

仅一个站姿

便让一座钢城变成了诗城

3

熙熙攘攘

挤进三元洞

攘攘熙熙

挤出三元洞

洞壁上一尊小小的石佛

像浅浅的

所以——

看见的人很少

佛嘴角的笑悄悄的

所以——

听到的人很少

 4

从蛾眉亭

南望天门山

一种矜持的妩媚

扑面开来

猛然想起了那只大脚印

它不顾一切地跨江而来

究竟是为了江山

还是为了美人

亭外的游客如过江之鲫

能回答我的

竟没有一个

5

登上三台阁

一举手

指间便有了星光

才低头

怀中就抱得了湿月

独自凭栏

身在最高处

心也在最高处

许多浪漫的念头

如满山的枫叶

纷纷而落

6

在采石矶

写诗是多余的

慢慢走

欣赏吧

马云

  The Poet's Landmark

马云,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有诗集出版。

23

青花瓷

文/ 陈永红

我掬你于泥胎的肌骨,

是要在这泥土中找寻尘缘之初。

烈焰度生,你已肥润如脂,

凡胎脱尽了俗骨。

你蓝彩的衣衫,

看透江南烟雨的眸子,

拂袖间,有你吟唱的诗赋。

我感念你,已有千年的时空。

你的浓艳,

陈铺于绣球牡丹,

和折枝莲花的伤感。

如不凋谢的兰,依水而居,

吐蕊却没有附水而生的香浓。

思念,如江南的雨季,

一如青料渲染你的云鬓。

我欲化作蕉叶在雨中凭栏,

看你小憩半眠的慵懒,

春梦乍起,你为谁泪染了衣衫?

桃花印款,是否该落在你的指端?

陈永红

  The Poet's Landmark

陈永红,笔名白木韦、白木伟,安徽省作协会员,马鞍山市作协副秘书长。作品发表于《安徽文学》《作家天地》《杨子江诗刊》《诗歌月报》《淮风诗刊》《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冶金报》等刊物。

24

深秋
文/海饼干


深秋的眼眸间没有界线,就像

山与山之间没有间隙
树木把果子投进山谷
它们腐烂或被动物吃掉——
这是场盛大的野餐
马群在山坡上打着响鼻
它们正要奔赴下个季节
在没带回雪之前
这里没什么是纯洁的,毛毛虫
吐着棕色的泡泡
它长了一张印第安人的脸
你想起他们的图腾
弓箭和一个巨大的阴谋

雾气散去,柴火在妇人的腋下

发出热烘烘的气味

蘑菇和鸡肉在锅里欢快地

翻腾,正好盖住了两个妇人

耳语的声音。

海饼干

  The Poet's Landmark

海饼干,本名孙艳萍。有短篇小说和诗歌发在《诗刊》《诗歌月刊》《雨花》《湖南文学》《星星》《清明》《诗选刊》《江南诗》《作品》《当代人》等刊物。著有诗集《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屋顶上的海》。马鞍山画院(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安徽文学艺术院第六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25

期  盼

文/张长泉

柳,柔情地

俯视碧波

寒风中,摇曳着春天的梦

咫尺天涯

又是一年的守候

碧波,脉脉地

仰望着垂柳

把它的柔枝婧影

揽入怀中

一帘朝云暮雨

藏入美妙的记忆

酥雨穿燕,它

希望借助春风

去亲吻那清波玉肌

在烟雨江南的日子

它期盼增加高度

去拥抱绿叶柔枝

把希冀融入朝阳

和夕阳一起迎接月亮

把相思寄托春风

和蝴蝶一起徜徉芬芳

期盼是美丽的

天青色等烟雨

它们期盼着金风玉露相逢时

那胜却人间无数的甜蜜

在岁月中守候

在风雨里相思

期盼着喜鹊牵虹

期盼着花开月圆时

张长泉

The Poet's Landmark

 张长泉,网名山泉。現居住皖马鞍山市。喜爱诗歌文学。原马钢职工,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現为市太白诗歌协会会员,市诗歌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其作品散見于有关报和了和杂志。

26


憨山寺

文/周嫦娥

清晨的木鱼声、露水、

祈祷声,从旷野探出身子

随我们而行的和尚住持

已不是先前的重逢

远处白鹅基地有袅袅淡雾

白鹅正以白色之躯俯首于自我

闪耀的白挥动银色的翅膀

欲飞出褐色的手掌

大雄宝殿的石阶上

作为香客的去路与来路

缓慢的佛经音乐在耳畔轻扬

身体被慢慢融入虚无……

人生是一场朴朔迷离的传奇

是一个极模糊又极清晰

极卑微又极伟岸的背影支撑

禅理,禅意,禅机

滁河波纹带走万物喧哗

憨山寺离人间亦远,亦近

大师的佛心修为及文学造诣

偶遇的机缘将造就心灵的永恒

周嫦娥

The Poet's Landmark

周嫦娥,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家天地》《扬子晚报》《马鞍山日报》等多家报刊。出版诗集《蝴蝶兰》《青柿子,红柿子》。

诗讯

INFORMATION

01

新媒体文学诗社诗Paradise(诗乐园)平台2022年3月11日同题诗《鲸落》晚20:00——21:00群内统一收稿,外群后台留言,进群参与,谢谢关注新媒体!

02

新媒体文学诗社诗Paradise(诗乐园)平台相约名家诗人诗歌10首,简介(300字)、照片(横板2张)专辑推送。

03

新媒体文学诗社诗Paradise(诗乐园)平台群内裸诗精选专栏,每半月左右编辑精选群内稿件一次/首/人,选择稿件质量并能积极转发分享链接者优先,微平台择日刊发。

04

新媒体文学诗社诗Paradise(诗乐园)平台开设“诗地标:城市诗歌地理”专栏,以一座城市为单位,诗人简介100字,代表性诗歌一首,每一座城市20—30人为宜,新媒体文学社此栏目常年征稿,有组稿经验的公益诗人可以关注平台,后台留言交流稿子。

05

新媒体文学诗社诗Paradise(诗乐园)平台开设“一书一世界,一诗一人生”诗人出版诗集专栏,诗人自选已出版诗集诗歌10首,诗集简介、封面、目录等相关内容,本平台推送。

06

赞赏作品20元以上60%归作者所有,其余用于平台运作,费用到账后给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专辑作品不发放稿费;合集作品不发放稿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