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最美的样子就是清平乐,日子清平,人生快乐

 暖风薰醉 2022-02-23

在诗词中,非常喜欢清平乐这个词牌名,听上去就是一种享受,读上去朗朗上口。

清平乐,描述了一种生活最美的样子:日子清平,人生快乐,没有战火,全是幸福。

一个普通人,自然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你我,不是曹操,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能在乱世中活的风生水起。我一个平凡者,就现在这个太平盛世的中国生活下去,我都用尽了我的全部力气,真的不敢想象我在乱世能不能见到第二天的朝阳。

活着就是最幸福的日子,有太阳晒就是冬日最晴朗的时光,有清平的小日子,心满意足矣。

这清平乐中我最喜欢的是这首词《清平乐·村居》,他是辛弃疾填的,风格非常细腻柔美,描绘了乡村的美好生活,写出了生活最美的样子。

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将领和词人,中国豪放词除了苏轼之外就是他了,豪放派的第二位代表人物,与苏轼合称“苏辛”。

因为他有从军经历,曾经带领百骑,于万军丛中直捣黄龙,全身而退,前来投宋。他写的词也像他的军人风姿一样,英姿飒爽,豪放昂扬,故有“词中之龙”的称号。

辛弃疾的一生,为人所知的志向就是收复中原失地,让国家大一统,可惜此愿于宋不符,一生命运多舛,到老壮志不得酬。

胸中郁闷无处寄托,胸中理想难以实现,喝酒也有醒的时候,没法,只得将一腔热血,只得将所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忧虑,统统写在词作之中,以词托志,以词顺心捋气,故而许多作品风格沉雄豪迈,充满英雄气概。

但是《清平乐·村居》却不同,这首词是他闲居信州期间,观察所在的农村人民生活进行创作的恬淡温馨之作,没有什么热火,也没有什么郁闷,更没有什么报国壮志,有的只是一颗闲适的心,慢慢地带着你我感受生活的温情。

在这首词中,词人描述了农村的一个五口之家,白描了农家周围的环境和他们生活的画面。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一幅生机勃勃、有声有色、温馨柔情的农村风俗画。

这副画非常富有温馨之美、人情之美、安静之美、恬淡之美、生活之美。这是一幅素雅的画,没有浓妆艳抹,没有涂脂抹粉,完完全全就是乡村的本来面目,流露出作者内心平和,没有情绪纠葛,感情闲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安宁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茅草屋的房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醉中听到,吴地的方言温柔地让人感觉世间美好。不禁心头想问,那满头白发的老头和老太太是谁家的呀,说话如此活宝?

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辛勤地锄着草,二儿子正在院中忙着编织鸡笼,晚上好把雄鸡关罩。而最令人喜爱的,还是那悠闲淘气的小宝,他正倚卧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要把手中莲子,一颗颗,甜甜地吃个饱。

这首词的开篇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为我们着重描绘了这个家庭的居住环境:这家村人住的低矮的茅草房,紧挨在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边,溪岸上长满了繁茂的青草。

从这两句词,我们脑海里就自然地勾画出了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幽安静的乡村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是词人对这个家庭翁媪的生活情境进行描绘: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头和老太太,正亲热地坐在一起桌,两人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用吴音开着彼此的玩笑,说些打情骂俏的话语,让人听得入神。

词人虽然没有喝酒,但是看了这种惬意温暖的情景,听了那些温情脉脉的话语。无酒也胜饮三杯,人不醉,心自醉矣。

词的末尾四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描绘了这对翁媪的三个儿子,他们正在干着不同的事情,刻画了三个不同的形象,恰好符合他们的年龄和承担的不同责任。

其中,大儿子年纪最大,力气最强,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正在溪东的豆地里挥汗如雨,奋力而辛勤地锄着草,承担起一家人今年能有个好收成,不在来年饿肚子的重任。

二儿子年龄稍小,力气适中,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正在家中编织鸡笼,好在晚上能让鸡归笼,不到处乱跑,丢失宝贵的财产。

三儿子呢,年龄最小,正是贪玩调皮可爱的年纪,正躺卧在溪头的草丛中,躲着高高的太阳,一颗一颗甜甜的剥莲蓬中的莲子吃呢。

从整首词来看,词人没有用一句浓笔艳墨来描绘形象,只是纯粹的用白描手法,就把这一家老小不同的精神风貌刻画入读者的脑海。

词人笔调细腻温柔,词人情绪安静恬淡,不疾不徐,缓缓描绘这些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

这些气息带给我们的感觉,是温暖惬意、心灵舒软、诗情画意、闲适美好、恬适安静,静静地,全是烟火气。

这首词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争权夺利,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冷漠无情,没有黑暗阴影。有的只是安宁和谐,只是舒适温暖,只是和平美好,只是人间温馨,只是各得其所,只是各尽其力,真是是让人心向往之啊。

这首词写出了农村的美好生活,写出了乡下最美的生活气息。

真让人怀念啊。

这不由让我想起我曾经去的甸尾山中的一天。

那一天,我和陈哥一起,骑着摩托在甸尾的朋友家中去玩。一路穿过山峦,一路经过风寒,山路盘曲向上,一路蜿蜒到甸尾。沿途,看到种辣椒的天地,青绿色的小果子挂在树梢,等待农人前去采摘,制成泡椒。沿途,在河谷的低处,谷子金黄,散发丰收的金色光泽。有些谷叶已经收割,整整齐齐的躺在地上;有些仍屹立田间,等待收割;有些正在收割,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一片丰收的氛围。

沿途,在山坡,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坡,红薯叶在风中飘荡,散发着沙莜的清香,有二三农人正在地中正挖掘,获取山腰。我们买了两个,清洗干净,一口咬下去,汁液甘甜,渣滓入口而化,好吃。

沿途,树木丛生,有林高茂,可以和朋友一起到其中寻找菌子,鸡枞菌虽以过去了时间,但是其他的小菌仍有一些。你采一朵,我采一朵,凑成一锅,炒炒蒸蒸,味道也是不错。
饭后茶余,一同到田野里去走走看看,山高洽可望远,风凉正好顺心。一天风物,全在无心,舒服。
乡村,是个让人心舒爽的好地方啊。

来,让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词,以作结尾吧。

茅檐,低小

溪畔,青青草

心情,沉醉里听到

吴音,温柔美好

饮酒,玩笑

言语,热闹

就是不知道

这两个白发老人

是谁家幸福翁媪?

大儿,锄豆中杂草于溪东,

中儿,凝神编鸡笼于院中。

其中,最让人喜爱的小儿,

正卧在溪头草丛

偷剥莲蓬

丢莲子,入口中。

甸尾山中的一天

种一亩小辣椒
从田间到罐中,化为泡椒
耕三亩红薯地
在仲秋时节,送往昆明去
养四五只,小公鸡
在天明时分,催人起

也可以,趁着早晨空气清晰
到林中去,捡拾菌子
汲着花瓣上的露珠
在林中穿行
寻找菌子的踪迹
然后在正午时分,悠然归去
酿一餐让人沉醉的芳香宴席

到下午,借着阳光微微偏暖的温度
顺着曲折的小径,到田边去
看小河流水弯弯
看糯谷屹在田间
或晃动着腰肢,闪着光泽
或倒在地头,收割得,一片整齐

而人,可以在旁边流连
可以在小道上交谈、踱步
可以看远处的乡村路旁
一些人,正笑着,挖红薯
薯叶摇曳,人们忙碌
四围浸在丰收的氛围里

顺着路,我们,悠然打转而回
悄看这天地,轻言着话语:
虽然这里山高清冷,百花凋谢
却别有一番芳香在洋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