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十章 离开米兰,我会永远想念大家

 齐森 2022-02-23

塔里木沙漠披上绿装三十

三十 离开米兰,我会永远想念大家

临出发时,也是为感谢众人为他举行的隆重欢送会,余大荣带着一股酒劲儿,站起来对众人说:“诸位,在米兰的这三年是我终身难忘的三年,这三年我是为米兰做出过一些贡献,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我在这里做出的所有成绩都与在座的诸位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所以我余某永远不会忘记大家。离开米兰后,我还会永远想念你们……

正说着,他突然激动起来,开始擦鼻子抹眼泪,与他同桌的几个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也被感染得热泪盈眶。紧接着,骨牌效应产生,其他桌子上的人也开始发出哭泣的声音。受煽情气氛的影响,有些本来没有哭意的人也不得不挤出几滴眼泪,因为他们害怕给余大荣留下无情无义的印象。慢慢地哭声高涨起来,很快在米兰宾馆的餐厅里演出一幅百官同嚎的动人场面。

正当众官在嚎哭时,刘玮并没有忘记他们为余大荣精心设计的送行程序,只见他悄悄溜出宾馆餐厅,忙回到乡政府,准备下一场活动。库克乡是去楼兰的必由之路,也是刘玮等人为余大荣送行的最后一站。

这边,在宾馆餐厅里,全县领导正在隆重地欢送余大荣,场面宏大,气氛热烈,难舍难分的情境十分感人。然而,在另一边,在出县城通往楼兰的公路上,正聚集着数百人,其中有小包工头、建筑工人和个别花钱而没有被提拔的一般干部,他们正酝酿一场在半路上劫车扣人的闹事活动。这群人准备拦住余大荣的车,把他扣为人质,向他讨个说法,或向他索要被拿走的钱财。有些包工头干完工程活儿,却一直拿不到工程款,致使许多工人两三年领不到工资,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余大荣所造成。

但是,这场劫车扣人的闹事活动并没有成功,闹事人员最终被王主贵等大包工头和公安人员阻拦住或劝返,余大荣等人的车辆还是顺利驶出县城。

紧接着,在同一条公路前方的不远处,出现另一种场面。为余大荣送行的车队像一条色彩斑澜的长龙,缓缓地行驶在公路上,从县城向库克乡驶来。这时,人们远远就发现在乡政府门口、国道上方挂着两条横幅,一幅写着:老书记,米兰人民永远想念你,另一幅则是:大荣,您好。原来,这都是以刘玮为首的全体库克乡干部为欢送余大荣而打出来的横幅,很有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打出的“小平,您好”的味道。车队到达乡政府门口,只见路旁边摆着几张桌子,上面已经摆放好酒、肉、菜。看到这样热烈的欢送场面,余大荣又一次被感动得涕泪交加。

众人各就其位,坐下后,已是热泪盈眶的刘玮端起一茶碗米兰特酿,对余大荣说:“老书记,请你喝了这一杯上马酒吧!”

双眼挂着泪水的余大荣早已被酒精麻醉,喝不出酒的味道,只见他脖子一仰,一口气喝下去那碗酒。

喝罢,他刚坐下,又站起来,口齿不清地对刘玮说:“这样吧,哥儿们,要喝就喝个好事成双,你我再来一碗,怎么样?”

刘玮二话不说,拿起酒瓶扬扬洒洒又倒满两大碗,两人端起来碰罢,都一饮而尽。这碗酒刚一喝下去,余大荣就像被抽筋或说没有骨头似地瘫倒在地上。众人见状,知道他再喝不成酒了,忙扶起他,几个人把他塞进丰田车里,才离开米兰,一路烟尘驶向楼兰。

  秋天的楼兰是气候最宜人的季节,天气不冷不热,雨天很少,风沙也安静下来,整日都是和暖的阳光。秋季又是成熟收获的美丽季节,楼兰处处瓜果飘香,牛羊上市。这里风和日丽,物产富饶,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商人,游人既可以欣赏到楼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品尝西域的美味佳肴。大西北这座崛起的新型城市,变得越来越迷人,越来越像现代化都市。

  在孔雀河畔,骆辉在为他的养驼事业东奔西跑,一心准备发展壮大养殖规模。回到楼兰,为履行与合肥驴肉加工厂签约的合同,他很快收够一千多头毛驴。但是,北京和合肥的人却迟迟没有和他联系,他主动给对方打过几次电话,但没有结果,便开始对那两份签好的合同感到失望。在他看来,那一纸合同也许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无法约束对方,他自己也不会因为违犯合同规定而去北京或者合肥与人打官司。他想,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才会有影响力,才有可能做大生意。他们把收购来的毛驴暂时先饲养在圈里。从内陆回来,他坚信骆驼产品会有销路,既是今天没有人要,明天一定会有好的销路。

然而,骆辉和图雅没有料到,华夏宾馆并不失信。总经理洪峰打电话告诉骆辉说他要亲自来楼兰考察,并履行与他签定的合同。那天,李艳也在电话里对骆辉开玩笑道:“老同学,我们要飞到楼兰去,兑现向你的承诺,你准备好了吗?”

骆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问:“什么承诺?你没有承诺过我呀!”

“就是合同的事嘛!”

“哦,你是指与华夏宾馆的合同吧!”

“正是,那是正式合同,双方都要履行。”

“我肯定没问题,就看北京那边怎么样!”

“那好,这边也没问题。另外,还有你给我们几个人答应的事,能否兑现?”

骆辉想不起来,问:“答应什么事?”

她说:“你看看,忘了吧!你不是答应我们几个老同学吃驼掌吗?”

他这才想起自己在北京确实说过这句话,就问她:“李艳,你和张斌、王海都能来吗?”

“都去,还有华夏宾馆的洪总,我们已经商量好一起去。”

“什么时候起程?”

“就在这个星期五。”

“太好了,老同学,到时侯我在机场等你们。”

接完电话,骆辉兴奋不已,因为一者华夏宾馆的人说话算数,能履行合同,这样他的资金就能周转过来;二是北京的老同学能来楼兰和他见面,也是一件大喜事。

周五那天上午,从北京起飞的飞机准时降落在楼兰机场,骆辉和图雅提前在机场出口等候他们。不一会儿,只见从机场依次走出来的是李艳、洪峰、王海、张斌和一个骆辉没有见过的年轻女子。骆辉简单地将图雅介绍给客人,同时他也知道那女子是洪峰的助理。接上五个客人,二人先把他们送到楼兰宾馆住下,洗漱完毕,洪峰几个人就急着要去看骆驼饲养场,骆辉夫妇便直接把他们接到公司。在公司餐厅简单地吃过午饭,几个人开始参观饲养场,这时的骆驼群已经发展到两千多峰。看到这么大的一群骆驼,洪峰五人先是觉得大开眼界,同时也放下心来,知道骆辉有能力兑现签订的合同。

吴宗凯 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