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应天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天监年间,即公元502至公元519年,具体在哪一年修建不得而知,但至少已有1500年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关于应天寺这一名字的由来,据称是唐朝末期,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曾驻跸在此,并赐该寺“应天寺”之名,之后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但应天寺最初的名字却不得而知。旧县誌记载:“清初重修殿四重,方丈斋厨,繚曲幽邃,云峦竹树,胜甲一方”;并称“县中此刹最古,唐僖宗赐名”,此为唐僖宗避黄巢之乱,驻蹕於此,故尔赐名之事,该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规模逐渐扩大,一经皇帝赐名,歷朝代更迭而不变,旧名遂不传於世。《十国春秋》、《宣和画谱》、和《画继》等古籍,以及近年任道斌所著《中国佛教文化辞典》中,对应天寺的诗、书画都有记述或条目,《全唐诗》和旧《双流县誌》、《华阳县誌》(歷史上两县有分合关係)都收录了五代时前蜀翰林学士欧阳炯七言古风《题应天寺天王壁画歌》。如今,该寺尚存在,吴三桂称帝时大周元年岁次甲寅“重建之殿两座”。
古刹现占地面积40余亩,原本破败不堪,在90年代时任寺内主持的蜀都当代高僧佛智法师率众重建,如今的应天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寺内殿宇一派唐代古建筑风格。主要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大悲殿、普同塔、钟楼、鼓楼、五观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