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这些阅读技巧,一年轻松读完100本书

 a83vylzxn5 2022-02-25

 读书应该读哪方面的书?


图片
王俊俊
星球:王俊俊的魔灯

我想读书之前,大家需要先问问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我读书始终秉性一个思路: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所以读什么书,也是围绕这个来选择。

和大家分享一下,从 2016 到 2021,五年来我读书的精选。

不算小说,散文,论文之类的杂书。这些精选书,从哲学入门、心理、社科、个人进步(事业,社交,工作,学习,思维),四个角度来挑选。

这四个类别,全都是最有用,可以让人最快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或者调整个人思想和心态。

① 语言写作

《人间词话》《故事》《舆论》《逻辑学》《逻辑思维简易入门》

②哲学入门

《人生的智慧》《荒原狼》《悉达多》《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菜根谭》《叔本华论说文集》《哲学的慰藉》;

《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君主论》《活出生命的意义》《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道德经》《学会提问》《佛祖都说些了什么》

③ 心理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被低估的自我》《把不安当作朋友》《原生家庭》《情感勒索》《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超级聊天术》《思考快与慢》《被讨厌的勇气》;

《关于心理学的40项研究》《决策与判断》《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自我实现的人》《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习题》《爱的艺术》《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时代的精神症》《认知治疗技术》《太聪明所以不幸福》《少有人走的路》《心理学与生活》

④ 社科类

《未来简史》《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今日简史》《人类简史》《社会性动物》《景观社会》;

《占有还是存在》《娱乐至死》《稀缺》《贫穷的本质》《经济学原理》

⑤ 个人进步

《认知天性》《自控力》《原则》《穷查理宝典》《千面英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非暴力沟通》《原子习惯》《学习之道》《穷爸爸富爸爸》

以上是我 2006-2021,5年读书过程,除了小说散文之外的精华书单。这个书单只是最近 5 年的截片,并不完整。

但始终秉性一个思路: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为什么很多人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但是只会做题?

为什么有些人在自己的理科专业很牛,但却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感到迷茫无措,意识形态空虚等等。

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没有牢固的世界观,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健康的心态。

所以,哪怕你读了很多成功学,自律,原则之类之类的,听了很多道理,依然没办法控制自己,也是这个原因。

就好像我曾在自己的知识星球「王俊俊的魔灯」里曾说的那样:

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缺陷,有什么理想;我们对这个社会、世界的认识,牢不牢靠?是不是经不起推敲?

这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很简单,就是经不起推敲。而且还有大部分人,心理不健康,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我这个书单的思路,就是首先:

认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简易版,不涉及政治意识形态);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需要心理学、哲学这方面的知识。

之前在知识星球也更新过,如果想系统的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应该读哪些书。

解决了心理上的包袱以后,就可以很快地提高我们的效率,就好像电脑软件被杀毒重装了一样。

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开始了解一下:

什么是现实,如何贴近现实,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也就是开始关注个人进步这方面了。

这方面的书,可以看出我列的不多,其实还可以加很多,如心流、异类、认知误区、辩证思维之类的。

但这都不重要,思维也好,方法也好都可以慢慢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和社会观价值观的建立。

上面这个书单尽管只是我个人 5 年精选,需要跟之前的推荐互相对照着看,但基本上我是很满意的这个书单。

这 60 本书如果都搞懂了,那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在这方面领先 90% 同龄人,一点不夸张。

最后再啰嗦一句:

学习进步需要付出成本和耐心,沟通交流也是一样。

如果抱着除非一夜暴富否则没用,除了大爽片别的电影都不看的心态,但读书并不是立杆见影的事,所以还是得坚持,你说对吗?



 总是看不进书

      有哪些高效阅读的方法?


图片
星主韩叙
运营狗工作日记

星主韩叙:如何高效阅读,我有 5 个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从能读懂、读起来开心的书开始 

在看教练训练刚接触足球的小朋友时,发现他们不会马上开始枯燥的传接带球的训练,而是让孩子们在场地里踢着玩,做游戏。

目的是用这种简单低门槛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刚接触足球就有挫败感,小朋友们是不愿意继续练下去的。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先培养兴趣。

如果一个月都不能读一本书的话,可以先选择能读懂,或者读起来很开心的书开始,先不用追求书的质量,也不要按照什么榜单去读,避免挫败感。

我自己很晚才养成读书的习惯,回头看了一下,最初读的书质量都比较差,没什么深度。

但没关系,能帮助自己读起来就好。

所以朋友们也不用嫌弃自己读不了比尔盖茨或俞军的书单,先把习惯养成,读书是一件开心的事。

2、多买书囤书

不需要看完一本才买一本,不是提倡非理性的乱消费,而是说在读书的时候,最好有多种选择。

场景是这样,当读完 A 这本书开始选择下一本的时候,可以有多个选择。

比如刚读完一本烧脑的教材,可以选一本名人传记或小说换换脑子,这样效率更高。

当然也可以继续接着读一本同类型教材,把知识再继续多角度巩固。

手里有好多本书的时候,就有了选择的空间。

有的朋友读书特别程序化,一定要读完手里这本,才会买下一本,基本上不屯书,这个其实不利于读书时候应对不同情况,没有灵活变通和延展的空间,反而可能带来挫败感。

3、试着并行读 2-3 本书

根据自己的读书场景和心情来选择 读书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书太枯燥,读的太辛苦,导致不想再拿起这本书。本应该一个星期读完的书,结果持续了一个月才完成,效率很低。

这种情况就是卡在了一本书上,如果这时候换本书读,情况就不一样了,一个月或许就可以读完两本书。

我们读书这个行为属于业余爱好和自我提升,不是工作或学习任务,所以没必要卡在一本书上,太浪费时间。

如果这本书读的很不开心,或者很辛苦,可以试着先放弃,或者再找一本书交替着读。

比如硬核理论和小说并行读,可以根据读书的场景和个人状态来切换。

工作日晚上很累,读小说;周末上午大脑清醒,读硬核理论;情绪低落需要缓解释放,读小说;刚被打了鸡血励志做到最好,读硬核理论。

如果是串行读书,读小说需要一周,读硬核理论需要两周,两本读完就三周时间;如果是两本并行,可能两周就可以完成。

优化的地方是读书时间的利用效率,避免被卡住。

4、有重点地读

先看整本书的目录和结构,有重点的去读,不要逐字啃。尤其对于非虚构类图书来说,都是有自己的套路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要么是全书围绕一个核心观点阐述,各章节是分支;要么是并列着几条法则,互相没关联,整体不必系统。

要这样了解一本书,就要认真看目录,并用 10 分钟的时间把书快速翻阅一遍。

你会发现有几个章节是重点,自己也很感兴趣,而有 1-2 个章节价值不大,略读即可。

千万不要逐字去读,是非常低效的。

听几个朋友的描述,他们看书是从书的第一个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要求自己每句话都读懂,甚至从推荐语开始,这是不合理的。

当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主要观点后,有重点的去读,效率会非常高。

新手入门后会有跳着读的感觉,也就是有些段落肯定不用细看,跳过就好。

有些就认真停下来,反复琢磨。

5、一定要写读书笔记 

几年前,我给自己会定「读书 XX 本」这样的全年目标。

后来我发现追求读书的数量意义不大。因为忽略书的质量,和自己的吸收程度,再加上读书习惯的养成,数量已经不是问题。

后来我就改成「精读 XX 本」。

这个精读的意思,就是选出重点的书,读完并写出读书笔记。

在我们用两个星期读完一本书的过程中,会分多次,战线拉得比较长。

而且每次阅读的专注力也参差不齐,所以读完以后可能也忘得差不多了,很少人能再系统的复述。

这是正常的情况,不必担心。

只要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再回过头边读第二遍,边写读书笔记,就一定可以更好吸收。

说是第二遍阅读,其实也不用逐页读,只是提炼要点并做记录和思考就好。

最终完成的读书笔记,
包括两部分内容:

首先是书里的核心内容,需要有系统性的提炼;其次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单独拎出来些,也可以和原文结合一起。

目的是不仅仅会提炼,也要试着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思考,试着反复套用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吸收有价值的内容。


 经常出差,怎么提高

     手机阅读的学习效果?


图片
星主:曹将
星球:曹将和朋友们

星主曹将:手机阅读最大的好处是: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那么怎么提升手机阅读的学习效果呢? 

第一,选择好的学习渠道。

比如我现在会更多选择一些品控能力良好的阅读产品,来阅读电子书或电子杂志。 

第二,在学习时戴上降噪耳机。

因为在路上,身边很吵,所以戴上一个好的降噪耳机,可以创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

比如我买的是 AirPods Pro ,你也可以搜一下 Bose 的降噪系列。 

第三,学习时做好划线和标注。

现在的手机阅读 App,都支持划线标注的功能呢。

当看到核心观点、有启发的内容时,做好划线,这样日后复习时就更方便。

第四,回家后做好整理。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以为一本书看完就完了。但其实,如果没有进行二次梳理,那很多内容都会被快速忘记。 

所以,建议在回到家后,将阅读笔记导出来,然后整理成文档,自己也顺便回顾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