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七十一《顾随讲陶渊明》(四)

 健儿哥读书笔记 2022-02-25

曹操是英雄里的诗人。

杜甫是诗人中的英雄。

陶渊明是诗人中的哲人。

       顾随先生用了很多佛家的典故给陶渊明做注解。

      陶渊明“去昏散病,绝断常坑”。“昏”就是不明所以,人云亦云;“散”就是不能集中思想和力量;“常”就是世俗的力量。陶公能清醒的看清世事,且能集中力量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世俗力量的左右。人生精力和时间有限,要留给有益的事,无益的事只会浪费挤占有限的精力和时间。

       我们学不来曹操“天下归心”的英雄气概,但是陶渊明“于平凡中孕育的伟大”的哲学思想,却是我们可以看懂——尽人事,安天命——虽然可能做不到。

      有个佛家小故事,有人问赵州和尚:“佛有烦恼吗?”

回答:“有。”

再追问:“佛如何免除烦恼?”

回答:“需要免除烦恼吗?”

哪个平常人不想免?!……

      但圣人伟人英雄们压根没打算免!他们把烦恼并不看做是负担,而是力量和动机!曹操和陶渊明的诗中就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力量。

      第二等是凡人,凭借外来事物减轻或者免除痛苦烦恼,“醉心”不仅有酒,还有风景,运动,书画,诗词歌赋等等一切可以称之为“爱好”的事物。

       最可怜是“苦人儿”,种种原因终日淹没在痛苦烦恼的“苦海”,无力思考,找不到逃出的方向。

       李宗盛的《凡人歌》写道:“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但是,我们真的应该时不时停下来:学学别人怎么把“苦”做成甜?

问问自己哪里是暂避风雨的港湾?

不要苦海里拼命挣扎看不到岸 

想想明天是否是你期待的明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