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不判处强奸犯死刑?心理学家:其实是为了保护女性

 谢耳朵馆长 2022-02-2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是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致人死亡或强奸十四周岁以下幼女,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这是我国刑法中对于强奸罪的具体规定,但是,纵观各个类型的强奸案件,我们会发现,在我国大多数犯强奸罪的罪犯是不会被判处死刑的,大多数都是有期徒刑,除非是情节特别严重或是造成了重大后果的,才会被处以死刑。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因为强奸无论情节是否严重,都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对年纪小的女孩来讲,很多人认为,只有将刑罚加重,才有机会彻底杜绝这类伤害案件的发生。
但是,事实并非大众想的那么简单,根据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如果将强奸犯全部判处死刑,反而会使受害者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犯罪成本(Crime cost)

犯罪成本这个概念由社会惩处、定罪概率、社会谴责三部分内容组成,在不是激情犯罪的前提之下,每个作出违法行为的人,通常也会思考自己犯罪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将来会获得利益。
例如,有些金融犯罪的目的就是那些不法之财,那些高级会计师能够运用一些法律漏洞,谋取更多金钱,即使他们心知肚明这样做是违法的,但是他们为了钱却可以铤而走险。
这也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大多处于灰色地带,想要查清并给他们定罪也是不容易的。
但是,如果某项犯罪风险过高的时候,例如作案过程极其复杂,且自己作为犯罪环节中,最容易被发现的一环时,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冒着被抓,甚至是被处以死刑的风险,聪明人就会知难而退,放弃犯罪的想法。
从这一角度而言,的确加强刑罚的程度可以预防犯罪。
但是,上述结论都是建立在非激情犯罪的前提之上。激情犯罪一般指的是罪犯在并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因为特定的场景、过激的情绪以及外界的刺激,所做出的的冲动犯罪行为。
据国家公安部门统计,激情犯罪大致包括婚姻矛盾、酒后作乱、邻里纠纷等在正常情况之下无关紧要的小事引起,但因为案发时对罪犯的过度刺激,才引发了犯罪行为,通常在犯罪行为发生过后,当事人会感到十分的后悔。
在激情犯罪之中,罪犯由情绪牵引,冲动犯案,并不会对犯罪成本进行估量。而绝大多数的强奸案件都属于激情犯罪,因此,即便是提高了强奸案的刑罚标准,犯罪人在精虫上脑的瞬间,也是不会思考的。

决策的有限理性

《管理行为》一书中写道:“影响人类决策的不仅仅是考虑绝对利弊,而是有限理性的。”这个理论融合了心理学知识与管理学知识。
具体而言,人类无法处于完全理性状态,因此,大多数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且决策会受到个人认知的影响。
面对犯罪也是如此,人人都知道我国是有死刑的,但是,犯罪也没有停止过。因为犯罪决策也是存在有限理性的,因此,加重刑罚与减少犯罪几率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并且,有一部分反社会人格的罪犯,他们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挑衅警方,挑衅法律,加重刑罚也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

登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

心理学上把个体接受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后 ,就会为了显得前后一致,在以后接受他人更大请求的行为,称作是登门槛效应。
这个心理学现象也与犯罪心理相关,如果强奸案件不分情节,一律重判,就会导致一部分犯人产生:“反正我得死,还不如拉一个垫背的。”
但是,根据大多数强奸犯的供述,他们在犯罪中和犯罪后都没有伤害受害者性命的想法。
但是,如果一律重判,那么犯罪代价对于罪犯而言就是相同的,就是死亡,那么就会引发罪犯作出更加恶劣的犯罪行为
也就是说,无论是激情犯罪还是有计划犯罪,当他们迈出犯罪的这一步时,就有可能会面临死亡,那么因为人类得寸进尺的心理,就有极大的可能会造成更加极端和凶残的局面。
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经过各方思考以及长久以来的经验累积而定制的,且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面对犯罪者和受害者,有时处以死刑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