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坡苏39 最顶级的诗人,表达谢意的方式都那么特别

 无犀之谈 2022-02-25

坡苏39 最顶级的诗人,表达谢意的方式都那么特别

(续上文)

继续看二作——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窗外的雪越来越大,屋里的人昏昏沉沉。原来,昨晚苏轼也饮过酒,清晨的天光尚未大亮,徐太守已经携酒来访。太守带来的美酒易醉,但喝酒的人都知道,心情上好时,喝起酒来是不需要劝的。

(“怎生无”,无,通毋,有劝阻之意。)

二作中,苏轼延续了上作中大好的心情,字里行间的颜色都是亮丽活泼的。

冬天本是叶菜凋敝的季节,为了款待贵客,苏轼在荒废的菜圃中挑拣了一些还算鲜嫩的蔬菜,佐以美酒。寒冬腊月,又是临江而居,室内想来不会很温暖,可苏轼在词里却没有半点“寒冷”的意味,杯酒遇寒凝露成珠,在诗人的眼中竟也变得可爱。

二作中,苏轼与太守应该是到了小酌微醺的程度,喝到尽兴处,他借着醉意,随手摘取了一朵案头梅花,掰其花蕊细细咀嚼,又是另一番芬芳花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到了第三作,这个从来不胜酒力的诗人彻底喝大了,于是,词中有了隐喻抒怀的情绪。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亦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在北宋之前的苏姓古人中,名望最大有两位,一是战国纵横家苏秦,二是西汉外交家苏武,后者更被后世的文人士大夫视为忠臣楷模。

《汉书》载,苏武不降匈奴,被幽闭于大窖,舔雪为饮,啃毡为食,数日不死,匈奴人视之为神。

苏武持节出使、北海牧羊的史迹昭昭,被苏轼拿到了三作中,与元丰四年末的这份场景拼合到一起,竟然毫无违和感,同样是大雪纷飞,同样是客居异乡,同样是心向朝廷,是谓雪里餐毡。

在黄州,徐太守不但关照着苏轼的生活起居,还曾上书朝廷,替苏轼写过荐表,这些事,苏轼记在心中,词中用“隋侯之珠”的典故隐晦地表达了感激。

隋侯之珠,是与和氏璧相媲美的一件上古宝物,相传西周隋侯出行遇一大蛇重伤,奄奄一息,动了恻隐之心,命人为其疗伤救治。数月后,隋后再次出行时遇到一个小孩,孩子取出一枚巨大的珍珠相赠,原来,这孩儿即为大蛇化身。

下一句,苏轼又以“谢安揽桓须”的典故再谢太守。

东晋名臣谢安遭皇帝猜忌,一日君臣酒宴,乐师桓伊吹笛抚筝而歌,歌中劝导皇帝不要猜疑忠臣,谢安闻听后感泣而起,越席揽过桓伊的胡须,感谢他为自己说话。

苏轼以“蛇珠”“揽须”之典意会太守,显然是一种更加高级的传递谢意的方式。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