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病第一方,半夏泻心汤的古中医新解

 伏心净意 2022-02-25
-莲池雨露-
“让中医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文/夏师兄

俗话说,十人九胃,脾胃病,是人数非常庞大的一类疾病。

现在许多年轻人,仗着身体好,从来不把健康当一回事,生活非常不规律,该吃的不吃,不该吃的使劲吃。

图片

或不吃早饭,或过食夜宵,冷饮,辛辣,油腻,也不遵循一个合理健康的饮食规律,久而久之,有各种脾胃的人群,多不胜数。

图片
图片
脾胃的重要性
图片

《黄帝内经》云:胃为仓领之官,五味出焉。

胃为水谷之海,以通降为顺。

又云:脾为后天之本,脾为五脏之母。

脾主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脾主四肢肌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旺四季不受邪。

图片

《四圣心源》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带动了肾肝心肺四维的升降圆运动。

五脏六腑,以及对应的经脉气机,能够流畅的运转,则诸症皆消。

  • 附图1:气机图

图片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过一个治疗脾胃病的好方子,枳术丸,白术20克,枳实10克。

白术健脾,提升脾的气机。

枳实,通降胃和肠道的气机,把浊气,浊水,浊便等等,都通排下去。

图片

虽然只有两味药,但可谓是阴阳升降,通补,扶正祛邪兼备。因此善用之,可以调理大量的脾胃病。

对照气机图进行分析思考。

图片
图片
脾胃病天下第一方
图片

当然了,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的,是另外一个脾胃病特效方,半夏泻心汤,此方堪称脾胃病天下第一方。

原方:姜半夏 10g,黄连 6g,黄芩 10g,党参 30g,甘草6g、大枣6g、干姜10g

图片

半夏降胃气,可以止呕。

(注:半夏如果直接口尝,会刺激咽喉,可以吃生姜,速解半夏之毒)

黄连降心,胃之火气,可治胃火不降,反酸烧心。

黄芩降肺,胆之热。

党参,补脾肺之气,提升脾之气机。

干姜,温补脾胃,去中焦之寒湿,兼有升脾降胃双重功效。

甘草,大枣,调补脾胃中焦。

这是一个典型的,升降气机,寒热同调的经方。

然后,临症开方,需要根据患者寒热轻重选择黄芩﹑干姜﹑黄连取舍及用量。

久痛夹瘀﹑伴随刺痛患者加丹参,郁金;

剧烈疼痛患者加延胡索;

胃寒者去黄芩,加陈皮,倍干姜等;

胃阴不足患者加麦冬﹑沙参;

大便干结﹑胃脘灼痛﹑体质壮实者加大黄﹑枳实。

图片

积食者加建曲﹑焦山楂﹑枳实﹑麦芽﹑厚朴;

胃脘胀痛者加香附﹑柴胡,厚朴﹑元胡;

大便稀溏者加白术﹑砂仁;

苔厚腻者加佩兰﹑藿香;

胃肠道溃疡,便血者加白及粉﹑地榆炭;

频繁嗳气者加代赭石﹑旋覆花。

中医贵在,在透彻了解人体气机运行,以及药物气机走向的同时,临证加减,随证治之,则可随手取效。

《黄帝内经》云:百病生于气。

调畅气机,气机能够正常的,流畅的运行,则百病皆退。

  • 附图2: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有效率95%

图片

一般而言,对于现代医学,各种脾胃病,基本上都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治疗。

有些方法,副作用亦非常多。

例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四联疗法。

对于中医而言,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法,是非常多的。

即使幽门螺旋杆菌,那也是在脾胃功能偏弱,湿困中焦的前提下,才会有细菌滋生。

图片

因此,中医通过调理脾胃气机,去掉湿邪阻碍,可以一并调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其他的各种脾胃病。

我们今天推荐的半夏泻心汤,是公认的脾胃病天下第一方。

此方本为《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方,我们用古中医学术,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新解,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加简单,清晰明了的理解中医的根本思维。

中医角度,核心原则,是调理脾胃气机,使之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状态。

图片

从临证加减的角度,药病对应越精确,效果就越显著,越快速。

当然了,能够做到极为精确的中医,本就不多。能够大方向基本上不错,一般效果都还可以。

学习中医,若有机缘,可以从自己或者家人身上实践,假如获得很好的效果,就会对中医产生很强的信心。

进而有进一步去学习研究的动力,持之以恒,必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医。

图片
图片

莲池雨露有话说:

感恩各位朋友看到这里,希望莲池雨露的文字能够让大家学习到中医知识,并且帮助到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击在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让中医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所提到的方子、中药等,在服用前,一定要先咨询的大夫,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