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敏感是一种天赋|你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员吗?

 yg760 2022-02-25

图片

说起高敏感人群,你是否想到那些一喝冷饮就牙痛、淋点毛毛雨就全身起疹子、对着落花黯然神伤、看别人一不说话就紧张兮兮的人呢?

由于我们的刻板印象,高敏感人群常被看成是脆弱、多愁善感、谨小慎微的“弱势群体”。

图片

图为伊莲·艾伦博士

但是,研究高敏感人群的心理学家伊莲·艾伦(Elaine N.Aron)博士认为敏感性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格特质,高敏感性与低敏感性并无高低之分,而是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环境和优势

图片

根据心理学研究的统计,全球有15%—20%的人口属于高敏感人群,另一项统计显示:全世界大致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内向性格,而这其中的70%有着高敏感特质。两组数据比较相符。而且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属于内向性格,那么你有较大可能也有较高的敏感性。

伊莲·艾伦博士用“DOES”来概括高敏感性人群的主要特征。

图片

“D”代表“深度加工”(depth of processing),也就是喜欢深入地考虑事情。比如:如果你无法轻易做出选择,在点菜时你需要翻完整本菜谱,并仔细考虑口味、菜量、性价比以后,最终还是点了自己最常点的菜。在你进入等餐阶段时,比你后进来的人都已经吃上了。那么你属于深度处理信息的人。

图片

“O”代表“过度刺激”(overstimulation)。在相同的刺激条件下,感官会产生更强的刺激感。比如:你的朋友三番五次邀请你参加派对,到了现场,别人都玩得挺high,但你待了会儿就感觉头疼、疲惫,别人还想转战KTV,你只想着如何才能先撤一步。那么你八成属于过度刺激人群。

图片

“E”代表“同理心”(empathy)。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难处,自己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并感同身受地陪着人家一起难过或着急,看电影都容易掉眼泪。这些都说明你有着较强的同理心。

图片

“S”代表“细微感受”(awareness of subtleties),指的是对细微信息的觉察能力。比如:同样听一首歌,别人主要只听到了主旋律和人声,而你能准确地列出配乐的乐器清单。或者去朋友家做客,别人都感觉客厅挺漂亮,而你总想帮人家把墙上歪了几度的相框扶正。那么你的细微感受比一般人强。

看到这里,如果你有多处躺枪,那么你八成属于高敏感人群。你的感官和心理活动好像装备了增幅器,好处是你能对更多信息作出反应,但问题也很明显,你更容易被过多刺激和无关信息消耗能量和妨碍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高敏感人群鉴别与指导》是基于Elaine Aron、Sofie Boterberg等人的研究理论编制而成。将会从感觉敏感、人际敏感和行为表现三个主要方面以及十个更具体的子维度对测试者的敏感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