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有料的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

 9tx22v工人 2022-02-25

近日重庆大学博物馆藏品被质疑为赝品事件令人瞠目结舌,但是真的不要小瞧了中国一些大学的博物馆,尤其是百年老校这种级别的学校。

除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这些知名博物馆以外,四川大学博物馆也是很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三年前去过四川大学博物馆,参观以后还是很震撼的,馆藏比某些地方级博物馆要好太多了。

四川大学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 由美国学者戴谦和(D.S.Dye)教授出任馆长。到20世纪40年代,华大博物馆就已经发展为一座规模较大,海内知名的博物馆,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馆”的美誉。此后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 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在这百余年来,四川大学博物馆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藏品。现有文物八万五千余件,包含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古印、刺绣、漆器、拓片等几十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陶瓷、美术雕刻以及民族文物、 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称誉国内文博界。

Part 1 考古学陈列馆

三星堆相关文物

考古学陈列馆

考古学陈列馆

当年广汉发现远古玉石器,英国传教士董宜笃立即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并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给创办并首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兼文化人类学教授的美国人葛维汉,放在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至今。所以川大博物馆为三星堆文明的挖掘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Part 2 石刻艺术陈列馆

东汉石函

石刻艺术陈列馆

东汉石函

在石刻艺术陈列馆里有四川东汉画像,就其质地来看可分为画像砖和画像石两类。这些画像不仅反映了汉代社会许多领域,同时又表现了封建社会事死如事生的世界观。

这就是一副完整的升仙主题的石函,墓主人坐着升天马车来到了仙界入口,高高的阙象征的升天之门,引领官早早在入口守候,带着丝绸礼品表示欢迎。四川博物院都没展出这么完整这么大体积的升天主体石函。

石刻艺术陈列馆

唐代龙兴寺菩萨立像

石刻艺术陈列馆

唐代龙兴寺菩萨立像

石刻艺术陈列馆里还有唐代龙兴寺菩萨立像,龙兴寺遗址位于成都邛崃县,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所以龙兴寺佛像也是川大考古的丰碑。

石刻艺术陈列馆

Part 3 民族学陈列馆

清代 大鹏金翅鸟金像

民族学陈列馆

清代 大鹏金翅鸟金像

大鹏金翅鸟,又叫迦楼罗,意为羽毛美丽者,是印度神话之鸟,作为佛教供奉的天龙八部众之一。

这件迦楼罗金像刻画精美,工艺精致,是青铜金器中的上品。

民族学陈列馆

藏族转经筒

民族学陈列馆

藏族转经筒

这是一个超大无比的一个转经轮,可以把盖打开,把绸质经书缠进去,藏族人民认为摇晃转经筒可以帮他们朗诵佛经积攒功德。

羌族羊皮鼓

民族学陈列馆

藏族转经筒

羌族是中古最古老的民宿,在殷商甲骨文上就已经记录了而且保留至今的唯一民族。古羌族有个传说,羊是羌族的图腾,羌上面一般就是羊,传说上古经书被羊吃了,所以认为拨下羊皮做鼓在法事上敲击可以补足完整经书;

民族学陈列馆

Part 4 古代服饰艺术厅

清代 ·苏绣·喜鹊闹梅图淡青提花缎夹袄

古代服饰艺术厅

清代 ·苏绣·喜鹊闹梅图淡青提花缎夹袄

川大有专门的古代服饰艺术厅,展出了清代至民国超美的霓裳艳影,有蜀绣也有苏绣等等,也是让人看了极为赏心悦目。

古代服饰艺术厅

清代 ·各色服饰缎面补子

古代服饰艺术厅

清代 ·各色服饰缎面补子

补子,是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清官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饰以禽兽纹样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则天时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绶制和色制,是以佩饰的数量和服装的颜色等来区分等级。

Part 5 民俗学陈列馆

清代·迎亲花轿

民俗学陈列馆

清代迎亲花轿

从宋代开始结婚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轿子,又称为花轿,罩轿子的帷子选用大红色的彩绸,并绣有富贵花卉、 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缀以金、银色,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婚礼当天新郎骑着马伴着迎亲的花桥到女方家迎亲,去的时候不能为空轿,会有一名小男孩坐在里面,俗称压轿孩。到女方家后,新娘子上了花轿,抬到男方家,从正门进入,然后进行拜天地仪式。

迎亲花轿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繁文缛礼。在古代只有正妻才可以坐着花轿从正门进,其余的小妾都从偏门进的,这也是身份的象征。而且一生只能坐一次花轿,很是珍贵。

清代迎亲花轿

川大民俗学展厅展示的花轿妩媚流丽,在当时需要租用,轿顶负责透气,弹簧镜片摇动起来有舞台灯光效果,装饰人物全部可以晃动,一抬起走就像一出木偶剧;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一件花轿,这间虽然没有浙博的镇馆之宝那么华丽,但也是非常精美了。

民俗学陈列馆

皮影

民俗学陈列馆

皮影

在民俗学陈列馆陈列个各个风格和各个主体的皮影。四川皮影分为川北皮影和成都皮影两种,川北皮影一般和北方皮影一致,采用驴皮制作,而成都皮影采用黄牛皮制,而且关节多,影子大,并且用马尾制须,有明显的川剧风格;

民俗学陈列馆

象牙扇

民俗学陈列馆

象牙扇

明清象牙制品主要集中在广州、苏州和北京,但是成都这幅象牙扇比起这三地毫不逊色,极为精美,扇面所有人物的脸也是象牙粘贴,而且人物衣服也用娟制粘贴。

Part 6 书画艺术厅

水陆画及十殿图轴

书画艺术厅

水陆画

四川大学收录了民间多种多样的水陆画,最有特色的是十殿图轴,看起来十分震撼,而且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对地狱的想象,有强烈的教化作用,这类题材在其他博物馆也比较少见。

书画艺术厅

水陆画是一种传统宗教绘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主体一般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2014年,水陆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art 7 书画艺术厅

皇帝诏书御用纸

书画艺术厅

皇帝诏书御用纸

书画艺术厅除了展示了大量的明清两代书风画韵,还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材料。

这是皇上写诏书的纸,不对光的时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宣纸,一打开灯光,龙纹刹那呈现。

各时期御墨

书画艺术厅

各时期御墨

从唐玄宗时期开始首制御墨,到了乾隆年间的御墨品质最佳;这里收集了各个时期的优质古墨。

书画艺术厅

Part 8 古代瓷器厅

展出了宋、元、明、清名窑精品 。

别小看了川大博物馆,在这里面发现了很多珍贵陶瓷,宋代定窑、元代高丽青釉印花杯、金代耀州窑、雍正胭脂红高足碗、德化白瓷观音、康熙景德镇窑孔雀蓝釉壶等等,真的是大饱眼福。

大学博物馆的馆藏除了展示文物本身以外,其实还会有很多故事,比如说校友捐赠,比如说当年三星堆文明的挖掘和保护,还有一些民俗故事,这些是在国立博物馆很难看到的内容,所以显得格外有趣,川大博物馆特色在于四川本土的文化传承、以及民族文物、 民俗文物等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称誉国内文博界。

这些好博物馆才是大学应有的态度,尊重文明,传承文化。不过川大博物馆最近在改建,所以暂时停止参观了,想必再次开馆会更加完善陈列和内容,到时一定要再去看看。


最后再附赠一个彩蛋↓

成都第一个个人驾照——是川大的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