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力雄健,笔法多变,风流蕴藉,书圣王羲之

 泊木沐 2022-02-26

东晋时期,写书法是一项时尚活动,文人士大夫之间都喜欢写字遣兴。这一时期出现了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一位书法家,后人称之为“书圣”。书圣王羲之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也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一件艺术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这样的评价足以代表他的成就。

王羲之祖籍山东临沂,后来迁居江南绍兴。王羲之曾经出任参军、右军将军,后人也会亲切地称呼他为“王右军”。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是门阀世家,他们家甚至可以左右朝堂政局。王羲之生长在这样的望族,一点也没有长歪,他7岁学习书法,12岁读“笔论”,熟悉了各家书体之后,开始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到了他晚年,开创出姿媚流便、结体严谨的书坛新风。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骨力雄健、笔法多变、风流蕴藉。书法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时期,商代的甲骨文在镌刻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形式上的变化与视觉效果上的美感。仔细思考一下就能发现,镌刻需要力量感,所以哪怕到了毛笔出现,对力量感的要求,还是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卫夫人说过,“多力丰筋者圣。”

有一个典故叫“入木三分”,讲的就是王羲之笔力雄健的故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不惜重金收集一切王羲之的作品。他是那个时代最懂王羲之的人。他评论过王羲之的书法“龙跳龙门,虎卧凤阙”。这八个字强调的依然是力量感。

只有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变化。艺术创作需要风格多样,王羲之把创作中的变化发挥到极致。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要从三个角度欣赏,笔法、字势和章法,三者俱全才是上乘佳作。这三者都强调变化,笔法多变是基础,笔法的变化,带来了字势和章法的变法。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另一位粉丝,他形容王羲之的作品“烟霏露结,凤翥龙幡”,极尽变化之能势。

风流蕴藉是欣赏之后带来的感受。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看一人的字就像和一个人交友,他的性格爱好都能根据字迹分析出来。从王羲之的作品中也能看出来他的性格、学养、理想等信息。从《兰亭集序》中他追去清新脱俗的美感,喜欢不施粉黛的妍美,就能看出他的文采风流。概括一下就是,王羲之在森严法度之外追求从容倜傥的姿态。

骨力雄健,笔法多变,风流蕴藉,不仅是王羲之的书法特征,也适用于形容其他书法名家的作品。毕竟,晋代之后,研习书法的人都脱离不了王羲之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