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作品大奖赛暨《新时代作家名录》展播:刘倩茹

 昵称77337809 2022-02-26



 暗  渡
 刘倩茹

那是一段怎样的时光?不太愿意去回想。但那些日子留给我的画面,却常在眼前飘荡。
因为身体的疾恙,卧病在床。  
难以忍受的伤,颓废的模样,度日如年的平躺,人一度陷入了迷茫。
假如我未曾见过太阳!我可以忍受生活因此没有色彩和光亮。
如果之前,孤独的灵魂和每个跃动的细胞不是在轻舞和乐声中飞扬,我可以一动不动,不用在意腰背是否还可以90度随意转向!
但现实不是这样!
 
生活总是超乎想象,出人意料也许才是正常。波澜不惊,轨道运行的那是星空,还有月亮。
希望终归是希望。
 
    夫君常年身不由己地忙。短暂的照料和陪伴,又赴他乡。所以我得习惯自己疗伤。
我得努力着,让周遭的一切,让生命的任何角落,不被一点点尘埃蒙上!
一直看淡表面化处境的不一样。看似的不公平,其实是不懂人生!这个世界上,各种量永远守恒。鱼和熊掌能够兼得,那得多高的德行?!
人们常会把感觉和遥望中的一切,想得那么风光!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你忽略了他人也有的脆弱,和擦拭泪水时的悲伤。别因看上去的光芒,而夸大了那份坚强!
就连以为的水到渠成,有时都很难顺理成章。
 
同是向往着远方,但安稳的状态理解不了所谓的高大上!  
天如井口大,世界不过如此了!青蛙目光所及的,只是那样的愿望!而难以达成的至高理想,却成了蛤蟆的忧伤!
其实很多东西,近在咫尺的都未必可及!高于福德的或许永远只是想想。
能够快乐,非得选择卑微,是不是累?
可是又有几人甘愿只拥有眼前的天?
如果你登过可以俯瞰的高山,体验过有如身在云端的梦幻,触摸过遥想的边缘 ,也感受过种种掷地有声的震撼!是不是就能够理解那种沉在角落里的不情愿?
尽管我不否认,自在和心安,永远存在于平淡的岁月间。
但人对一切美好都有眷恋。
虽说高处不胜寒!  
 
某个领域待久了,好想在游刃有余的空间里衍生出一种优越感、自豪感,但我刚好没有,反有一种嗤之以鼻的厌倦。其实,神秘感来自不知、不懂,当你深焉其道,你会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反作用于你!促使着你的灵魂渐渐背离。就算你无奈中拥有,但归属感和荣耀感才是真正存在的动力。至于其它的如果和你无关,那感受到只会是人格上的道貌岸然,和那有悖于实际的夸夸其谈。
 
曾经的想法,还有那骨子里的执念,常常一起向心头涌来,塞满了我所有可以支配的时间,也阻挡了看穿世事的视线。
风雨已历满,再多也无言。可努力几番,兜兜转转,却还一如从前。人已疲倦不堪,似乎无力把梦画成圆。即便再是心有不甘! 
其实万事万物的差异化永远存在,也许就是错把表象和具体混为一谈。
没必要提及才华和本事,可以变现,不言也会彰显。
 
日子,总是屈指在算。总觉夜长日短,衣带渐宽!累累的心念,让我无意言欢!有笑也是浅浅。
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祈祷自己能快些好转,早脱伤患,不再让父母及夫君挂牵。
但这只是心愿。去病真的如抽丝般难!
 
    直到好久之后的一天,思维换了方向,内心不再惆怅和空茫,期待也不再那么急切和慌张,我又扎进了书的海洋。
父亲一直不愿意让我读太多的书。他的观念是越读书,离这个现实的世界就越遥远。其实我知道,父亲讲的并非读书本身,而是学习之道。所学非所用,即为无用也。但老子言:无用才方为大用!用不用倒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乐趣才是理由。所以,我还得顺己意而为。
一直喜欢西方哲学,可能从小受到的影响根深蒂固。也许不该受推崇,但这并不重要,不影响我继续喜欢。这只是思维上的一种个性认知,与其它无关。
哲学的东西很理性,它力求甚解。是思想上的一种至高境界,富有独到之处。总觉得有力量感,愿意追随。而那些心灵鸡汤却太为感性,是困惑面前无法改变和无力抗争的一种妥协,似疗疾之药。所以要适时、适量,适可而止。我这样想,未必能求得认同!但人的喜好不一,各有取舍。
 更为甚者是叔本华的思想,至今还重重地影响着我。
“独处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成为自己;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人性的弱点;财富如海水,愈喝愈渴;拿健康换取身外之物,是人类最大的错误;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悲观主义,无非就是太懂人性;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胜过最伟大的虚空.....”
极深的感悟,字字在心,历历在目。
一时间里,或许就是因为叔本华,才更多地走近外国文学,并就此产生偏爱。也可能缘于外国人的思维更直接一些。不用过于枉费思量。说来还是中国人最有智慧!从朝廷的权谋,到后宫的争斗,别国人都远远不及,都会服得五体投地!时至今日也一样。
《人间失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声的告白》等等。从一部著作,到另一部著作,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默默地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感悟着姿态万千的人性。对于入心入眼的一切,对比曾经的过往,和眼前的世界,越是看清,也就越是看轻!心底泛起的那种本想滔滔不绝的表达,和无尽感慨,却让我愈加的沉默。欲言欲止的诉说,慢慢的都化作了涓涓细流,回淌于尚且丰饶的心田,滋养着我的生命。
但对于自身灵魂的修行和维度的提升,思想和悟性还得来自于老子,及孔孟。其他尚无超越。或者延续者王阳明。还有方式上略有差异的易经。不过,这些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不能说立竿见影的东西稍显肤浅,但深邃一定得遇到懂者和认同。
四书五经中,唯《论语》、《易经》不舍释手;而百家之作,独爱孙子兵法!虽弱虽平和,但就是喜欢谋划之法,策略之战!由此可见,人生中无法被人理解的东西真是太多。拘泥于条条框框,定会限制人的思维和想象。
太多的经典之作,越是咀嚼,越觉有味道!
传承下来的都是文化的精髓,虽饱经风雨,却历久弥新,仍旧激人奋进。这种感慨,尤深!
   
    每个午夜,书香伴我入眠。每个清晨,乐声催我睁眼!
    过了好久, 这样的时光。
    我似乎暂且忘却了身体的疼痛,淡化也充实了内心的虚空。
那些日子平添了生命中的一段难忘!
伤患让我在孤独和沉寂中得以成长。
    
 终于理解了狼和羊的善良不一样!困扰英雄的根本不是剑戟刀光,而是那碎银几两。
人若走开,再热的茶也一定会凉,聚聚散散本就是有意无意相互碰撞那么一场。如果没有需要,所有的一切,很快会被遗忘。
谁谁都一样!
再和善的性格,也要略带锋芒,不能没原则地事事总是拱手相让!还一如既往的总是菩萨心肠。即便自己受伤也常常选择原谅!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懂你的思想,适时的指责和反抗,也不是一点没有分量!
楚尔霍斯特的思维和逻辑有点牵强,再是爱自己,和谁结婚怎能都一样?绝对有别似天壤!
经历过可自行掂量,承认与否,无妨!
 
太多的情感和客套都裹挟着铜臭的味道,银两的作用和效能,充斥着生活的边边角角,但凡有一点点能逃之夭夭,都算一种不合主流的假式节操。
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再大的伤痛,再难的处境,目光触及的只会是敷衍和笑料。至于让我更不敢恭维的那种绊倒别人,自己再跑的爱好!我也才悄悄地感受到。
    但人根本不会被不在意的东西折磨和困扰。
    从不愿意去解释那些本该去解释的一切!或许正是那些看似的委屈,才积攒了无比强大的承受力。清者自清,明者自明。不语不辩,一笑而过!很多事是非功过、对错输赢没那么重要。
我喜欢一切的纯粹,不掺杂任何的伪饰,不用费尽心思去剖析。其实生活和菜品一样!简单的食材做出极致的菜,才更有意境和味道。
太多的时候,我躲藏在小众的边缘,以极简的思维想着与现实相去甚远的一切,依旧常常感慨着白云和蓝天,执着于那种自设的诗意和桃花园!
    别人眼中的虚无和缥缈,尚且能够让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浅笑!
啧啧,是不是还不解世事? 
是不是得努力适合不同的温度?
是不是得学着向世界讨好,趁着人还未老!
或许热爱生活的方式很多,不知沉默和不屑算不算一种?不过,我知道:
快乐,需要糊涂;
疾苦,需要自渡。
悟道,才走向成熟!
 
不知不觉中,心底怎么又有一种“苍天不解人情暖,冷眼看花尽是悲 ”的感慨?!
悄无声息地我又沉入了无尽的想象。漫步在沙滩上,伴着轻柔的乐曲,踩着暖暖的沙粒。微风拂面,和煦的阳光,顺着我单薄的躯体,照进我的心房。我轻轻地将掠过嘴角的发丝拨动,一并拨开了淡淡的笑容!远处传来了海鸟的叫声,浪花一层一层地涌过,随着风。我情不自禁的回望,海水已将一串串深深地脚印抚平!瞬间,心中荡起了想奔跑的激情,生活似乎又有了灵性!
    原来我可以坚强,还能跨越悲凉,还有爱的力量!
作者简介:刘倩茹,常用名(微信昵称):暮雨潇潇。生于七十年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任俄语教员、基层政府文秘、组织员、财会等职。文弱寡言,个性不羁;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喜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美食旅行。成长于孔孟之道环境下,但受叔本华思想影响极大。常有小文见诸报端。亦在《最美爱情诗经》、《华语经典文学》、《国际文艺家》、《中华作家联盟》、《世纪新诗典》、《中国文艺》等公众号,发表文章数篇并获奖。

参赛投稿点击:29万大奖: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 暨《新时代作家名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