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文言文赏析|法大于才艺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2-27
文章图片1

原文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自武宗①朝已得幸,上②亦素③晓音律,尤④宠。程乃恃⑤恩自恣⑥,一日果⑦以睚眦⑧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⑨。他工辈⑩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⑪幸苑⑫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且泣。上问故,对曰:'罗程负⑬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⑭。'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朕所重者高祖、太宗⑮法也。'卒⑯不赦程。

注释

  1. 武宗:指唐武宗李炎。
  2. 上:指唐宣宗李忱。
  3. 素:一向。
  4. 尤:尤其。
  5. 恃:倚仗。
  6. 恣:放纵,无拘束。
  7. 果:竟然。
  8. 睚眦(yá zì):瞪眼睛,引申为小的怨忿。
  9. 付京兆:交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10. 他工辈:别的乐师们。辈,指人称复数。
  11. 会:恰好。
  12. 苑:古代供帝王游乐的园林。
  13. 负:对不起,辜负。
  14. 恨:遗憾。
  15. 高祖、太宗:指唐高祖李渊及唐太宗李世民。
  16. 卒:最终。

译文

乐师罗程,擅长弹奏琵琶,技艺天下第一,能够变换创作出新的乐曲。自从唐武宗执政时已经得到宠爱,唐宣宗也一向通晓音乐的曲调韵律,尤其宠幸罗程。罗程就倚仗着皇上的恩宠,自己骄横放肆,一天竟然因小事杀死了人,唐宣宗大为震怒,立即将他驱逐,押赴他给京城地方长官处理。 其他乐工们因罗程的技艺天下无人能比,想要以此打动皇上的心意。适逢皇上到花园中去,将要演奏,乐工们就在旁边放了一个空座,把琵琶放置在座位的上面,而且哭泣起来。唐宣宗问乐工们什么原因,回答说:'罗程对不起皇上,他犯的罪无论怎样都不能赦免。但是我们这些臣民们都怜惜罗程天下无双的技艺,他不能永远侍奉皇上了,我们把这件事当成遗憾。'唐宣宗说:'你们这些人所怜惜的不过是罗程的技艺罢了,我所注重的是唐高祖、唐太宗时代所制定的法律啊。'最终没有赦免罗程的罪。

文章图片2

出处

《唐语林》

文言知识

说'幸':'幸'是个多义词。一指'得到皇帝宠爱',上文中的'自武宗朝已得幸',意思是'自从唐武宗执政时已经得到宠爱'。二指'皇帝到某处去',上文中的'会幸苑中',意思是'适逢皇上到花园中去'。三指'幸亏',如'幸有缘,乃见'。四指'幸福'。

人物介绍

文章图片3

唐宣宗李忱:(810年一859年),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文章图片4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在对外方面,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李忱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且惠爱民物。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文章图片5

启发与借鉴

文章图片6

唐宣宗就是个圣明的君主。他能认清利弊,为了严明法律,他不殉私情,忍痛割爱,对自己宠幸的罗程进行了严厉的处置。当其它乐工们向他给罗程求情时,他仍能执法如山,终于没有赦免罗程。盛唐之所以兴盛强大,就在于法律严明,令顺民心。

既然制定了法律,就应该人人都要遵守,皇帝都不能够破坏。如果说有靠山的人,或者统治者本身,能够公然地违反法律,不必接受制裁的话,恐怕就没有人会相信法律了。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