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堂之城的毁灭——记太平天国时期三次杭州之战

 西一里2l6sluho 2022-02-27

杭州自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主钱镠建都以来,很少经受过什么战火的破坏。即使是蒙古灭南宋之战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杭州这里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战斗。只是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杭州经历了三次激烈的血战,让这座天堂之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太平天国时期的三次杭州之战。

文章图片1

(一)

1860年3月,忠王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发起了第一次杭州战役。

李秀成攻打杭州的作战只是他攻破江南大营全盘计划的一部分。他的目的是要通过进攻杭州来调动江南大营的兵力,以便集中力量消灭江南大营。

文章图片2

3月7日,李秀成亲率大军,从湖州长兴县的庙西出发,首先沿着莫干山小道向西走,3月8日抵达孝丰县(今安吉县孝丰镇)。随后,太平军走天目山小道,10日占领德清,11日到达杭州北新关外30里的安溪。这时,杭州的清军才发现了太平军的踪迹。

由于长期远离战火,杭州人从上到下都极度缺乏战争经验。忠王李秀成大军的到来,让整个杭州乱作一团。

浙江巡抚罗遵殿和杭州八旗将军瑞昌手忙脚乱,赶紧布置守城,同时拼命向着江南大营和北京求救。

杭州的守军在人数上虽然不少,但是战斗力孱弱,不堪一击。太平军到达杭州城外,二话不说,立即就在城西清波门外挖地道,准备炸城墙。清军知道太平军在这里挖地道,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应付,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的地道不断向着城墙推进。

3月19日,太平军在清波门埋设的火药爆炸,城墙被炸塌三十余丈。太平军将士蜂拥而入,城中的兵勇登时做鸟兽散,无人敢于抵抗。浙江巡抚罗遵殿被迫自杀。

文章图片3

不过在杭州还有满城,城内有上万人的八旗兵及其眷属。他们在杭州将军瑞昌的指挥下,拼命守城,太平军几次发起进攻,都被八旗兵打退了。

李秀成进攻杭州的目的只是为了调动清军,所以他没有全力进攻满城,反而是保留着这个诱饵,静候清军来援。

3月23日,江南大营记名提督张玉良率领万余精兵赶到了杭州城外。李秀成见张玉良来了,便意识到自己“围魏救赵”的意图已经实现,于是在23日当天夜里便率领部队悄悄撤走。第二天,张玉良率军开进了杭州,杭州城的第一次危机就算是渡过去了。不过,尽管这次杭州战役不过就是太平军的一次战略佯攻,但是也造成了杭州城九万多人死亡。

(二)

到了1861年的秋天,李秀成又一次率领着大军杀向了杭州。这一次他可不是佯攻了,而是实打实地要占领杭州,把这里变成了太平天国的地盘。

此时,江南大营已经灰飞烟灭,整个苏南地区除了上海都落入了李秀成的囊中。李秀成与李世贤兄弟的麾下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哥儿俩雄心勃勃,打算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富庶繁荣的浙江省已经变成了李氏兄弟不能放过的猎物。

9月,李氏兄弟开始了对浙江的进攻。太平军势不可挡、横扫千军,金华、严州、宁波、台州、绍兴等浙江名城纷纷被攻克。杭州城很快就变成了一座孤岛。

此时的浙江巡抚是王有龄,杭州将军还是倒霉的瑞昌。王有龄和瑞昌依旧是向着北京的朝廷呼救,朝廷也接连下旨,要曾国藩率军救援杭州。但是曾国藩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也眼红浙江这块宝地,有意让左宗棠取代王有龄,把浙江变成湘军的领地。因此,曾国藩巴不得王有龄赶快完蛋。于是曾国藩对于朝廷的旨意软磨硬泡,就是不予执行,一兵一卒也不肯派过去。

文章图片4

到了10月底,李秀成的大军终于来到了杭州城下。

王有龄把所有能够调集的军队都调到了杭州城内,打算拼命死守,但是军无斗志,就连被王有龄倚为长城的浙江提督张玉良都表示如今只能是“唯有一死”了。

11月3日,太平军对杭州城外的清军阵地发起进攻。双方在西子湖畔展开了激战,结果包括岳王坟、苏堤以及净慈寺等名胜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净慈寺里那口两万多斤的大铜钟被太平军熔化铸炮,著名的“南屏晚钟”的钟声直到1986年才得以恢复。

文章图片5

杭州净慈寺

11月5日,清军在杭州城外的阵地都被太平军扫荡干净,杭州只剩下城墙可以御敌了。

然而,李秀成却没有直接攻城,他采取了围困战术,把杭州团团包围起来,静候瓜熟蒂落。

11月21日,清军著名将领、浙江提督张玉良由于身边士兵的配枪走火被击伤,并且很快伤重身亡,杭州城内军民的士气更加低落。

在太平军的围困下,杭州城很快就断粮了。著名的天堂之城竟然开始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大批的百姓纷纷被饿死,吃人肉的事情到处可见。据当时人记载,一个月之内,杭州城就饿死了十多万人。

浙江巡抚王有龄本来有意把百姓都放出城外,让他们自己逃生,但是杭州将军瑞昌坚决不同意。他担心一旦打开城门放人,百姓蜂拥而出,会让城门无法关闭,这样太平军就会乘机攻破城池。王有龄觉得瑞昌说得有道理,所以只好听从他的意见。

如此一来,杭州的老百姓就只能被困在城里等死了。

文章图片6

面对着如此困境,王有龄深感绝望。他曾经对身边人叹息说:早知会有今天,当初就不该那样拼命地读书求官了。如今我连个乡下的农夫都不如啊!

绝望中的王有龄咬破手指,写下了“鹄候大援”四个字的血书,派人缒城而出,送到了曾国藩那里。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被感动,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静候王有龄和杭州的覆灭。

到12月底,城内的清军开始出现缒城投降的现象,军心已经不能维持。

12月29日,李秀成终于发起了全面的总攻。守城的清军纷纷投降,太平军顺利入城。

李秀成素闻王有龄官声显著,所以有心留他一条性命。他派人赶往抚衙想去救王有龄,但是去晚了一步,王有龄已经自杀了。临死前,他还留下一份遗书,嘱咐李秀成不要伤害百姓。

杭州将军瑞昌率领万余八旗兵死守满城,不肯投降。李秀成劝说无效后,对满城发起进攻,12月31日,攻克满城。瑞昌与众多满人都自杀身亡。

至此,第二次杭州之战结束。

(三)

1863年3月,左宗棠指挥的湘军,在攻克了金华、宁波、绍兴等地后,开始对着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地区发起了进攻。首选的进攻目标就是省城杭州。左系湘军分为两路,一路由法国人训练指挥的常捷军为主,进攻诸暨、绍兴、萧山一线;一路由左宗棠的头号悍将蒋益澧指挥,目标指向了富阳县。

太平天国方面镇守杭州城的是听王陈炳文、康王汪海洋以及归王邓光明等人,诸王中以陈炳文为首。

陈炳文等人手下的兵力其实并不少,但是由于此时淮军对江苏的进攻十分猛烈,所以杭州的太平军被接连调往江苏作战。听王陈炳文自己都要带着主力部队到江苏太仓一带参加战斗。如此一来,杭州太平军的防御力量就变得薄弱了。

陈炳文走后,康王汪海洋担负起了指挥任务。事实证明,汪海洋是太平天国末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是很会打仗的。

文章图片7

康王汪海洋影视形象

面对左宗棠的进攻,汪海洋明智地收缩兵力,并且将兵力集中在富阳。他决心以富阳作为杭州的门户,把左宗棠的部队挡在杭州之外。

3月下旬,左宗棠手下的头号战将蒋益澧率军气势汹汹地扑向了富阳。富阳城内的太平军坚守不出,顽强地抗击清军的进攻。康王汪海洋率领四万援军于4月初抵达富阳参加战斗。

4月9日,蒋益澧率领湘军在新桥与汪海洋交锋。经过一番激战,湘军被迫后撤,都司王宗元、张志公阵亡。

此后,杭州附近阴雨连绵,交战双方都难以出击,战场陷入了相持阶段。

到了5月中旬,天空终于放晴了。蒋益澧率领湘军再次转入了进攻。

这时,听王陈炳文也率领人马从江苏赶回,到富阳参加战斗。

康王汪海洋查明湘军的后勤补给基地设在新城县(今富阳区新登镇),于是,他在5月18日天还未亮的时刻,率军偷袭新城。蒋益澧见状,只得从富阳前线派部队去解救新城。

康王汪海洋调动了敌军之后,立即杀了个回马枪,又回到了富阳,向着新桥发起了反击。湘军总兵熊建益在激战中被击毙,湘军大败,损失惨重。

陈炳文和汪海洋乘机向着湘军发起了全面反攻。蒋益澧苦苦支撑,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左宗棠得知富阳前线战斗不利,便派手下水师将领杨政漠率军于杭州闸口强渡钱塘江,一下子杀到了杭州的望江门附近。

陈炳文和汪海洋得知湘军偷袭杭州,只得率军撤回守城。但是,富阳的防御依然十分坚固,湘军对于富阳还是无可奈何。

就这样,双方一直对峙到了九月份。这时,左宗棠期盼的救星终于来到了,这便是由法国人训练指挥的常捷军。

左宗棠和李鸿章一样,都对洋枪洋炮十分感兴趣。当时,宁波是通商口岸。湘军在与法国人合作收复了宁波之后,左宗棠就开始要法国人帮忙,帮他建立一支与李鸿章“常胜军”相同的军队。

文章图片8

在宁波海关税务司法国人日意格的帮助下,一支由法国军官训练指挥的洋枪队终于建成了。1863年2月,常捷军参加了进攻绍兴的战役。在战斗中,两任常捷军统帅,法国海军上校勒伯勒东以及达耳第福都先后阵亡,全军伤亡巨大。

虽然常捷军还是接连攻克了绍兴和萧山,但是由于伤亡太大,所以不得不重新整补。到了九月份,常捷军终于整补完毕,在新任指挥官德克碑的指挥下,向着富阳发起了进攻。

常捷军的炮火确实非常厉害。9月19日,经过一天一夜的猛烈炮击,太平军在富阳城外的阵地以及富阳的城墙都被摧毁殆尽。第二天,蒋益澧率军发起了进攻,一举占领了富阳城。

(四)

陈炳文见富阳失守,急忙布置杭州的防御。他命汪海洋负责防守余杭县,他自己与归王邓光明守卫杭州。

10月7日,蒋益澧和德克碑指挥着湘军和常捷军向着钱塘江边的太平军阵地发起了进攻。美丽的西子湖再次陷入了残酷无情的战火之中。

10月8日,湘军占领了六和塔和万松岭等地,已经可以俯瞰杭州城了。

10月18日,太平天国归王邓光明率领万余将士对万松岭发起了反击,经过一天的激战,太平军失利,邓光明也被打伤,被迫撤军。

文章图片9

民国初年杭州市区地图,与太平天国时期基本一样

随后,蒋益澧率军向着雷峰塔、馒头山、南屏山等处发起进攻。太平军顽强抵抗,湘军迟迟不能得手。

不过,常捷军的炮火还是管用。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下,太平军在西湖边的阵地逐渐地慢慢失守。12月底,左宗棠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到了1864年1月,太平军在杭州外围的阵地基本丧失殆尽,只能依托城墙进行防御了。

由于在余杭的汪海洋经常派兵增援杭州,出击湘军的后路,所以左宗棠决定首先攻打余杭,断绝杭州的奥援。2月份,湘军开始对余杭县发起了猛烈进攻,但是汪海洋的防御十分坚固,击毙湘军副将余佩玉,湘军损兵折将千余人,始终没有什么可观的进展。左宗棠对此烦恼不已。

偏偏在这时,李鸿章隔着锅台上炕,把手伸进了浙江的地盘。他派淮军进攻嘉兴和湖州,这让左宗棠十分恼火。但是,由于自己的兵力都被牵制在了杭州城下,左宗棠也是只能干瞪眼。

文章图片10

思来想去,左宗棠决定还是靠着常捷军的大炮开路,争取一举拿下杭州城。于是,3月开始,常捷军在馒头山上设置了炮兵阵地,对着杭州的城墙狂轰滥炸。不少炮弹飞过城墙,落在了城里,炸死了不少无辜的百姓。

到了3月28日,杭州凤山门附近的城墙被轰塌了数丈。湘军将领蒋益澧、高连升率军猛冲了上来。

听王陈炳文见形势危急,便亲自率军迎战。他向着太平军大呼:“彼洋枪队利击远,吾当肉搏以驱之。”

双方在城墙缺口处展开了白刃搏杀,激战中,常捷军三百余人战死,湘军也伤亡惨重,总兵高连升负伤。蒋益澧只得狼狈撤退。

3月30日,蒋益澧率军对武林门发起猛攻。陈炳文再次率军迎战,经过一番激战,保住了武林门未失。

湘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还是无法撼动杭州城,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忽然传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听王陈炳文弃城而走了!

原来,勇猛善战的陈炳文其实早就意志动摇,有意投降了。去年的12月,他就派自己的弟弟陈大桂偷偷地与李鸿章联系,商洽投降事宜。但是很不凑巧的是,当时发生了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陈炳文登时就不敢投降了。现在,湘军兵临城下,陈炳文渐渐地丧失了斗志。他一时还不敢投降,不过却不想打了。于是,他打算保存实力,决定放弃杭州,退往江西一带。

文章图片11

30日夜里,陈炳文率军退出杭州。31日,驻守在余杭的汪海洋也只能无奈地放弃城池,与陈炳文合兵一处。两人首先退往武康、德清一带,随后直奔江西,去投靠侍王李世贤。

31日,清军正式占领杭州。

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杭州经过三次战役的洗劫,昔日的天堂之城面目全非。战前杭州城有八十多万人口,到了战后仅剩下7万人。满城里的满人战前有万余人,战后只剩下四十六个人。杭州的名胜古迹、官府衙署、平民茅舍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乎没有留下一处完整的建筑群落。整个浙江省的人口也从战前的3100万人下降到了战后的1500万人,有一半的人口损失在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