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望族寒门之崛起

 铁血老枪 2022-02-28

董其昌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万历十七年中进士,供职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于崇祯十年(公元1636年)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卒后谥“文敏”,后人因此称他为“董文敏”。

文章图片1

董其昌自画像

董其昌是明末著名的书画家,在中国书画史上颇负盛名。

董其昌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画以山水见长,师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用笔清丽雅逸,用墨明洁隽朗,画面古朴典雅。文献《画史绘要》中评价说:“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

文章图片2

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书法以草书见长,自成一家,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文章图片3

董其昌本是松江府上海县人,后占籍华亭,其书画作品署名均称华亭。董氏一族,是上海县的名门望族。他占籍华亭,是万历十七年的事,当时34岁。

董家一族在松江最早的先祖是“官一公”,数代后分董思贤和董思忠。董思忠一支人丁兴旺,有进士,有御史,也有任职知府做官的,故可称为“董氏,上海之望族也”。但是董思贤一支人丁单薄,四代单传后,董悌始生二子,次子董汉儒就是董其昌的父亲。董其昌一支是董氏上海望族中的寒门。董其昌13岁时是府学增补生,17岁时通过府试(第二名),成为秀才。在当时,秀才是可以免徭役的。但家里只有瘠田20亩,产粮不多,经济条件极差,也没什么势力靠山,官府也要他家充徭役。“至弃家远遁,不敢认为上海人。”“惟越境乃免”逃跑了。实际就是逃离上海县境,在华亭寓居。由此可见董其昌虽出于望族,但却是生在寒门。

文章图片4

因为家贫,父亲董汉儒就成为了董其昌的启蒙老师。7岁时寄住外祖父家,在水月庵读书,13岁补郡庠,17岁成秀才。此后,当过塾师,也坐过馆。董其昌赴南京乡试,路上盘缠还是别人资助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并没有成为董其昌求学的障碍,反而让他从寒门中崛起,乡试位列第三,成为举人。隔年参加进士考试,中二甲一名,入职翰林院当庶吉士,正式步入仕途。

董其昌步入仕途的经历说明:出生寒门,唯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文章图片5

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17岁那年,董其昌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可以拿下第一,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太不像样,文章虽好,但也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努力钻研,博采众长,经过十多年的勤学苦练,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渐入门。这也为以后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