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寂寞

 憨言憨语 2022-03-01

 早餐,与母亲吃饭时,又扯到了老校长的问题。其实,老校长的上吊之死,折射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龄化中国到来后,老人们的寂寞如何解决的问题,如何养老的问题,如何真真切切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不觉老问题。

有道是,家有老,是个宝。老人们的经历、经验等等都是宝贵的财富,如何将这些财富变成文字、记录下来,必将会成为国家有益的有用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们常常想那样的场景: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张家长的,李家短的,你是他非的,都有可能去找人评理,找谁评理呢?多半会是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老人会说:那张家的张王氏,这是你的不对了,你公公死得早,你婆婆拉扯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容易吗?如今婆婆老了,你倒好,生活上克扣,语言上刻薄,你想想,你自己也有俩仔,有一天你也会老,如果你儿媳妇象你对待婆婆一样去对待你,你会是什么感受?!要学会将心比心嘛,对不对?!你看看你娘家妈,来看你在这里病了,不是你婆婆灶上一把灶下一把的弄药、伺傣?那时你刚生第二个孩子,你婆婆这边要伺候你,完了那边还要伺候你婆婆,这些都是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你家老二这才六岁,你可就什么都忘了?将心比心嘛,要想公道,打个巅倒,你想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回头了当头大家的面说说……

这时的老人,往往是一个村落里德高望重的形象,是乡村民间调解员的形象,是广泛受到晚辈尊重的形象,更是说啥都在理晚辈后生们都唯其所瞻的形象,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为老不尊了”,还是“依老卖老了”,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了,就全国而言,老人摔倒连扶都不敢扶了,不能扶了,一扶可能就沾上了,因为扶了下摔倒的老人,还弄出一大堆官司,为好人为好事反倒受气了,结果会让国家机关形文:一些部委就该扶不该扶、怎么扶而形成一个焦点和大话题,甚至围绕这一现象都编排成小品而登上央视大舞台--上了春晚晚会了——真是匪夷所思。

因此,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大问题,而很多的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在蠢蠢欲动,想从国家政策去分一杯
羹;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为老真是少之又少。都在盯着财政上对一个床位一年多少钱的补帖呢。

无独有偶,刚刚还在网上发现:一个老头,一个闺女在国外,老爷子太寂寞,打出广告,求人来住房,免房租,免电费,免水费,只求每天拿出点时间说说话,聊聊天。

一个月前,有一平遥的留法留学生路希(音译),带着科西嘉岛(拿破仑的故乡)的一位红酒庄的庄主好郎、里郎(音译)兄弟俩,还有一位老头,前来寻求合作--看好中国大陆的消费市场;这位路希在巴黎住的就是这位孤老头的房子,好心肠的路希怕老人孤独寂寞,就把法国老人带回中国的平遥古城过春节;老头没有孩子,愣是被这位中国小伙子的真情所感动,立下遗嘱把房子遗产送给了路希。这宗跨国界的传奇、把路希这位在异国“尽孝之道”中国青年,让人文中国的传统与思想,“迷倒”了一大批法国老人。

想起曾经关于纽约的说法,说纽约是孩子们的天堂,年轻人的冒险园,老人们的悲伤地。没去考证过,但相关的类似的老人们去逝多久多久没人知晓的资讯新闻倒不时通过媒体传过来。

由此可见,养老问题、关爱老人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人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如果那一天到来,你会怎么样呢?

还有没有人,会陪伴着你不让你太过寂寞呢?!

善待老人,尽你我所能,别让他们那么寂寞无依。

(201404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