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3.14

 钟家台 2022-03-02

三、“证”本质是什么

目录

1.本质的学科属性

2.多余的研究

3.现代化与人文价值

4.生命与现代化

三、“证”本质是什么

临床证候判断可靠性的高低,取决于思维的中医合理性和条理性,与辨证论治的临床体验密切相关,其本质判断就是病机性质的临床结论,这是《伤寒论》早就明确规范了的。可是,在中医“现代化”的大潮中,“证”没有本质内涵,需要去找寻证本质。证候是生命的自然客观,是中医理性客观的,不是实验室走出来的文化客观,也不是显微镜下的直观性客观。在中医理论中,在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中,“证”本质十分明确,是不要任何研究的。

本质的学科属性

按照哲学的范畴来分,文字表达的概念可分现象范畴和本质范畴两大类。就现象本身来说,是外在于理论和主体思维的客观存在,文字投影形成的现象概念,取决于直观性的可靠。本质不是纯粹客观的东西,不能离开理论独立存在,理论逻辑是本质之源,离开理论逻辑就没有本质。本质是学科理性对独立于理论之外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反映,不是纯自然自在的东西。

本质是概念的灵魂,概念一旦形成,是不需要研究的。概念可以分为常识性概念和学科概念,常识性概念反映常识性的东西,如吃饭、睡觉、活动等等,大家都明白意思。常识性概念犹如一堆散乱的照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逻辑性就包含在概念之中。学科概念不能单独存在,是理论逻辑联系的,主体思维确定的,和学科内的其它概念具有同一性。“证”本质的学科属性是什么?中医学理论。证候的本质就是病机性质结论,没有中医学理论,没有病机的逻辑规范,就没有证候。确定“证”本质,绝不能离开中医理论和病机逻辑规范。

学科属性不明白,概念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学科属性来自于理性客观,体现为观念和逻辑的同一性,还包含了学科理论的文化依从性。从文化层面分析,学科属性可以分为物质属性和生命属性两大类,其价值观规范了概念的基本属性。生命属性、自然属性是中医学的基本属性,证候本质只存在于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客观,实验室结论、显微镜真实都无法确定“证”本质。

以元素成分、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等为本质,理论就属于物质文化的理论,建立在物理学、化学等基础之上的文化,基本属于物质文化。以自然生命多维联系规律为本质,理论就属于生命理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生命具有物质属性,但不等于物质。构成组织器官等有形肉体的物质元素,广泛地存在于宇宙天地之中,生命形式存在的根本,不是由物质元素本身决定的,而是天地气交、气化活动的联系运动决定的,没有天地气交、气化活动,生命就不存在。生命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不同于物质元素的特殊属性,产生了由“神机”和“气立”因应协调的生命活动机制。“神”、“气”、“阴阳”等相因相应的协调性是生命的根本,离开其中之一,生命就灰飞烟灭。

理论是物质的理论,本质就以物质为归属,体现在质量、元素、分子式、物质运动等的理性把握中,逻辑以物质性质、数量、构成和运动方式等为规范,客观性是物质的客观,本质是物质化的本质。生命不是纯物质的东西,在找寻世界本源的动力作用下,形态医学不断地打开形体,深入到了基因蛋白组层面。在这样的文化路线指引下,西医将疾病本质,确定为器质性改变,确定为细菌、病毒等,物质属性上的真实客观。

理论以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为客观,本质就在于生命与天地自然的相因相应,体现在五藏阴阳的因应协调性,主观思维就规范在生命因应变化的多维联系之中,客观性落实在生命之气和天地之气的“之化”“之变”,“证”本质就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本质。中医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逻辑理路,把人看成是自然完整性的人,和天地日月相因相应,理论及其思维始终站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联性之外,通过生命结局的反观性分析,形成理性的东西,再回到生命实践中验证,如此不断反复,构建出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理论。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除了客观基础的不同,还有立场方法的不同。西医进入客体之中去观察,中医站在生命之外反观思维,西医以器质性改变为疾病本质,“病”为治疗目标;中医把疾病本质归结为生命之气与天地之气的气化、气交的异常,落实到临床,就是证候病机。

证候是“辨症求机”理性思维的结果。四诊感知的临床症状,是“辨症求机”思维的客观对象,要经过病性、病位、病邪和病形、病种、病势等的具体分析,才能形成证候病机的判断。证候是依附于中医理论的存在,是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临床的反映。离开中医学理论,离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就没有“证”,更不用说“证”本质了。

不管怎样研究证候,有一个基本点是不能违背的,那就是中医经典理论,没有经典理论,就没有证候。经典理论是本,“证”概念是标,只研究“证”概念,而放弃经典理论,本质结论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器质性改变的“病”,离开西医理论不能存在,病机性质判断的“证”,离开经典理论同样不能存在。以“证”本质为重点的学术研究,前后有二十来年了,现在的热情似乎没有原来那么高了,这对于中医来说是大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