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构 | 九爷的青花瓷瓶

 枚庸 2022-03-04

图片来自网络

九爷的青花瓷瓶

◎ 枚庸

在我生活的小城里,没有不认识九爷的。

认识九爷,自然是因为他的地位。传言九爷的财产,在小城里至少排前三名。

别看小城地处偏远山区,可资源不少,矿产、木材都丰富,靠这两大产业发财的人不在少数。小城的富豪在全省来说都算多的,要在这群人中排上前三,不是容易的事。

正是如此,九爷可称小城数得上的人物。只是他不是矿主,也不是木材商,每天都跟一堆瓷瓶打交道,可算作古董商,但又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古董商。大部分瓷瓶都被他自己收藏,只有看不上眼的才出售。尽管这样,九爷也积累了如今这般万贯家财,足见他的不同凡响。

不同凡响的九爷,在我眼里是个传奇人物。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这九爷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是什么成就了他的不同凡响呢?为满足好奇心,我就喜欢找人打听。

老一辈人跟我说,九爷是吃过苦的,他家里有九个兄弟姐妹,排行第九,家里人都叫他老九。而九爷的家族,原本是个望族,家境还算可以,只是历经沧桑洗礼,家族日渐破败,到他父亲这一辈,已经走向没落,成为村子里极其普通的一户,甚至大部分时候,都穷得揭不开锅。

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孩子,一家人都饿着肚子勉强生活。世事无常,后来他的老父亲、几个哥哥姐姐,都因疾病或饥饿相继死去,离开这痛苦的人世,只剩下孤苦的老母亲和年幼的九爷。靠着母亲一个人的辛苦劳作,总算把九爷拉扯大了。

九爷十三岁那年,他就撑起了一个家的责任。他说,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必须让这个家重振从前的辉煌。可是尚属年幼的九爷,靠什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老母亲那时也早已因过度劳累而疾病缠身,看着卧病不起的母亲,九爷只能躲在角落偷偷流泪,靠着几亩薄田和打柴度日。

至于后面是如何发家的,还得从九爷一次拜师学艺和一只祖传的青花瓷瓶说起,这也是从老一辈人那里打听来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九爷认识了他后来的师父,一个老木匠。九爷是有远见的人,知道掌握一门手艺,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可拜师是要交学费的,面对贫苦的家庭,拜师费是最大的难处,让他几次偷偷躲着哭泣。老母亲发现九爷的异常,问遇到什么事了,他开始并不想告诉母亲,可经不起一再询问,便把拜师学木工的打算告诉了母亲。

老母亲沉思一阵,把九爷拉过床前,轻声说,咱家最值钱的,估计就是你爷爷传下来的青花瓷瓶了,你把它拿到城里卖了,或许能抵得上一笔拜师费。九爷赶紧说那怎么行,这可是咱家的传家宝。母亲说,要么你就当了,等有了钱,再赎回来。九爷还犹豫不决,母亲却毅然说,就这么定了。

九爷的老母亲还是很明智的,她也知道,只有靠一门手艺才能翻身。第二天,九爷便拿着那个青花瓷瓶去了城里,找到家当铺,谁知掌柜说这瓷瓶算不上古董,也不名贵。九爷一听急了,说这可是我家传的,还指着它拜师学艺呢,请掌柜行行好。掌柜看他可怜,说给你三块大洋吧。

三块大洋对九爷来说,也已经不少了,他拿着钱回到了村里,第一件事便是找到老木匠,跪着对他说,师父,我是来拜师学艺的,出不起拜师费,只拿祖传的瓷瓶换了三块大洋。我想,一块留着养久病在床的老妈妈,两块给师父作拜师费,行么?可怜的孩子,总会博得具怜悯之心者同情。

老木匠看他年少聪颖,又懂得善待老人,很有孝心,便收下了这个徒弟。九爷确实聪明好学,不久之后便成为老木匠最得意的徒弟之一,不出一年,就成了方圆十里出名的木匠。老木匠看他学艺精湛,跟随自己一年不仅没有报酬,还终日劳苦,只混得口饭吃,有些于心不忍,便让他出师。老木匠把他叫到身边,说我能教你的都学得差不多了,该出师了,好好靠手艺赚钱去,让老母亲享享福吧。

至此,九爷算是学成了,来到小城开始了木匠生涯。靠着学来的过硬手艺,很快立下了脚跟,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来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多。随后,他积累了第一桶金,开了一家木匠铺,取了妻、生了子。老母亲也跟着他搬进了城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和谐,生活越来越好。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还有很多人奇怪,九爷怎么又做上了古董生意呢?我也很奇怪,老一辈人说,还得从那只祖传的青花瓷瓶说起。

有些人天生劳苦命,没有享受富贵的福分,九爷的母亲或许就是这样的苦命人。在他事业越来越好的时候,母亲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走到了人世的边缘。小城有名的大夫来到老太太床前一看,便摇摇头,嘱咐他准备后事。

临终前,老太太对身边的九爷说,九啊,你现在也算为咱家争了一口气,等日后生活再宽裕了,记得把祖传的瓷瓶赎回来吧,这是你爷爷留下来,唯一的值钱物件啊,说完便咽下了气。九爷失声痛哭,泪水中暗下决心,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当初当掉的瓷瓶给赎回来,圆老母亲这个心愿。

料理完后事,九爷就去了那个当铺,这时当铺早已经关张,周围没有人知道掌柜的去向,只是听人说当铺亏了本,开不下去了,早已经回了老家。这下让他不知所措,那要怎么样才能找回这只祖传的瓷瓶呢,九爷陷入了沉思。

很长一段时间,九爷脑海里只想着那只青花瓷瓶,没有了做木工的心思,大部分活计都交给手上的徒弟,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冥思苦想,他做出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决定,卖了木匠铺,开一家专门收购青花瓷瓶的古玩店。

九爷从来说一不二,既然决意已定,很快便把木匠铺转给最得意的一个徒弟,自己带着所有积蓄,开起了一家古玩店。这是他最初与青花瓷瓶的结缘,从那时起,他的营生就是低价收购流落在民间的古玩,然后把它们卖出去,一边做青花瓷瓶的生意,一边寻找可能遗落民间的祖传瓷瓶。

开始因为不懂识别古玩的真假,九爷都是赔本的。人们都说他是有运气的,从长相便可看出,是个能遇贵人的相,比如当初的老木匠,就是生命中的贵人。还别说,就在对古玩摸不着头脑时,小城来了个行家,且跟九爷一见如故。在他帮助下,九爷逐渐掌握了古玩,尤其是青花瓷瓶的鉴别技巧,也得知当初那个瓷瓶,确实算不上值钱东西。

但是,九爷没有放弃寻找,因为那只瓷瓶,是他心中魂牵梦萦的东西,它身上包含着自己太多情感。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收购青花瓷瓶,把与当初那只相似的都留下来,把其他的卖出去,靠着这笔买卖艰难生活着。没想到,这样做了几十年生意,九爷的家业居然还越做越大了。

后来才有了今天这个家财万贯的九爷,和他那一柜子青花瓷瓶。据懂行市的人说,九爷一半家产在这柜子瓷瓶上。

最近小城出了大新闻,还是关于九爷。据说,他要把那价值一半家产的青花瓷瓶拿出来交换。他要换什么呢?当然还是那只祖传瓷瓶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一次激起我的好奇心,跑去问住他家旁边的人。

别人告诉我,随着时间流逝,儿女们渐渐长大,九爷也慢慢老去。人老了,眼就花了,眼花就容易看走眼,这是做古玩生意的大忌,于是他把生意都交给了儿女。

即便不再做古玩生意,九爷还是常常到古玩店转转,并叮嘱儿女们,要是发现了祖传那只青花瓷瓶,一定要及时告诉他,哪怕花再多钱,都要把它买下来。此外,他还一遍遍地向儿女们嘱咐着那只瓷瓶的特征。

长此以往,儿女们嫌九爷啰嗦,就跟他说,您放心吧爹,别老来店里,好好和娘在家里呆着享福吧,我们会留心的,您老要是闲着没事,就在家守着那些收回来的瓷瓶吧。他知道儿女们嫌自己麻烦,也知道他们不会理解自己的心情。

可孩子都开了口,自己也不好老往店里去,只好每天留在家里,守着那一柜子瓷瓶,每天擦拭着,天天唉声叹气。不久,九爷病倒了,但仍旧日夜思念着那只祖传的瓷瓶,而这种思念,比以往来得更加强烈。

医生来看了,说九爷这是心病,家人也都知道,他是想那只祖传瓷瓶想出来的。看着病倒的九爷,老伴看不下去,就对他说,你再这么病下去可不行啊,我看咱们还是搞个悬赏吧,只要能找回那只瓷瓶,花再多钱也无所谓。

九爷闭眼沉思了一会儿说,那就用我那一柜子青花瓷瓶作赏金吧,反正收下这一柜子瓷瓶,也只是为寻找那一只祖传的。这话说出来,他儿女们自然不舍,可父亲说出来了,再说命总比钱重要吧,也就按他的意思贴了悬赏公告。

这也就有了后来我们知道的,这个关于九爷的新闻。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还别说,值九爷一半家产的这一柜子青花瓷瓶,确实让很多小鬼们推起了寻找那只祖传瓷瓶的磨。没出几个月,就有个外地男子,带着一只青花瓷瓶,郑重其事地来到了九爷家门口。

听说有人来送青花瓷瓶,九爷赶紧让老伴扶着,颤颤巍巍来到客厅,从老远就看到了来人手里捧着的青花瓷瓶。突然,只见他挣脱了老伴的搀扶,快步冲了过去,拿过那只瓷瓶,倒过来看,清楚看到瓶底印着祖父名字的图案,顿时痛哭流涕,抬头对着天空大喊一声,娘啊,孩儿终于能了却您的一桩心愿了!

人们都说,还是钱的力量大啊,你看这才几个月,就找回了花几十年都没找回的瓷瓶,九爷这回该高兴了。是啊,九爷该高兴了,高兴的还有那个外地人,他从九爷家,用车拖走了那,值九爷一半家产的,一柜子青花瓷瓶。

眼看找回祖传瓷瓶的九爷,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矍铄,老伴和儿女也都高兴不已。他不再去古玩店,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捧着祖传瓷瓶端详、发呆。儿女们回来,问他老伴,爹呢。老伴总是抱怨说,还不是又在书房,擦拭他那只宝贝瓷瓶呗,我看他都不用吃饭了,看着那瓷瓶就够了。

可不到一个月,尽管九爷依旧每天呆在书房里,但老伴和儿女们发现,他的气色又渐渐变得不好,精神也没瓷瓶刚找回时焕发,神情一天天变得暗淡。老伴问他这是怎么了,九爷总是摇摇头,说没什么,然后看着老伴说,变了,跟想象的不一样了。

老伴和儿女们听了都觉得纳闷,问九爷什么不一样,难道那只瓷瓶是假的?他摆摆手说不是,瓷瓶是真的,只是跟想象的,变得不一样了。这句话,谁也没听明白,也许只有九爷自己,能明白其中的涵义吧。

当听说九爷去了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惊讶的。刚找回瓷瓶时,九爷是那么的精神焕发,谁也不会想到,找回瓷瓶后不足一个月,他就这么离开了人世。我说,也许他是了却了一桩心事,所以安然地去了该去的地方吧。

后来我听到,九爷生前对老伴和儿女们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前面也许只有九爷能明白的那句话。此外,我还听说另一件事,儿女们商量,要把那只祖传瓷瓶和九爷的骨灰一起下葬,于是让九爷老伴到书房去取瓷瓶。

而九爷老伴走到瓷瓶前,说了声,咦?他不是每天都擦拭的么?儿女们跑过来,忙问怎么了?

定睛一看,原来那只祖传的青花瓷瓶身上,已经落满了尘埃,像是一个月都没有擦拭过……

写于2010年2月
       这是我十二年前写的一篇小说,今天偶然重新看到,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也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个关于“青花瓷瓶”的执念,可以看作是梦想,也可能只是某些特定的追求,不可得时觉得自己魂牵梦萦,而真正得到,似乎又变了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