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泻心汤的应用《伤寒论》所言痞证,为误下后邪气与热停于心下,由相互凝结而形成,以黄芩、黄连、干姜为主,通过辛开、苦降、利下解除满闷堵塞的症状,和水、热、痰、食、水盘聚之结胸不同,主要属气的梗阻。若呕恶投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人参、大枣),噫气有食臭味投生姜泻心汤(黄芩、黄连、半夏、人参、甘草、干姜、生姜、大枣),下利清谷投甘草泻心汤(黄芩、黄连、半夏、甘草、干姜、大枣),出汗怕冷投附子泻心汤(黄芩、黄连、附子、大黄),大便不爽投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其中附子泻心汤内之大黄,与证相悖,可以减去;生姜、干姜不宜合用,生姜泻心汤中的干姜,也应勾掉,如此处理一线贯珠。 小郎中按:读到张老写的这篇文章时,小郎中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张老把五个泻心汤的共性和个性分析的非常透彻。痞证是邪气与热停于心下,相互凝结而成,不兼夹水、湿、痰、食的有形邪气,主要是气的梗阻不通。因此在使用泻心汤时一定要抓住这个特点,不夹实邪,舌苔应该比较干净,如果舌苔厚腻还不完全是泻心汤的适应证,这一点在临床中要切记并要时刻注意,否则使用泻心汤肯定疗效不佳。关于如何使用五泻心汤,张老已经指出了要抓住除了痞证外的每个泻心汤的主症,张老都一一明确了,诸位学者可在临床中学习使用验证。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号不承担线上网诊处方,可提供中医相关问题咨询。如需问诊,请到线下面诊。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