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姜夏草人参汤的运用

 中医闫大夫 2022-03-04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70)


虚弱人纳呆、腹内胀满,敲之膨膨然,二便正常,吃理中汤无效,医院诊为非典型胃炎、胃神经官能证、肠道蛋白过多发酵病,不要再吃白术、山药补脾药,应行气开结。可投《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三泻二小补,计厚朴20g、半夏10g、生姜20片、人参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0天。老朽临床诊治多例,以厚朴为君,人参辅助,寓补于泻中,见功甚佳原医发汗后阴液亏损燥气内动,故加半夏降逆,气即下行,人参扶正生津,共奏补泻之功。

小郎中按: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本方的病机为脾虚气滞证,张老认为发汗后津液亏虚燥气内动证,也体现了本方方证的要点,针对的是虚实夹杂之证,并非单纯的脾虚理中汤之证,临床要详细鉴别。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曾提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临床中治疗脾胃因素导致的腹胀满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可参考。

一是虚胀特征为腹满时减、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减轻,治用理中汤类温中散寒。

二是实胀特征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治用承气汤类通泻里实。

三是腹胀满一般多表现为上午轻,下午重,傍晚尤重,但胀满发作的时候不喜温按。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证属虚中夹实,在病机上以脾气虚弱为本,气机不利为标,属虚实夹杂。

此方应用要点是厚朴量要大,而人参(或用党参)用量宜小,郝万山教授在讲授《伤寒论》时曾以自己的一个病案做过详细说明。大体过程是这样的:郝万山教授早年曾治一腹胀满的病人,每至傍晚则腹胀如鼓,因虑其有贫血病史,用本方治疗,补气药量大而燥湿化痰行气药量小,三剂后腹胀满反而加重。后请教胡希恕先生,先生说方对而剂量不对,“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因此调整原方剂量比例,则获得疗效。

此外,郝万山教授还提到治胃胀不应用厚姜半甘参汤,应当用《金贵要略》的橘枳姜汤。胃脘胀满,厚姜半甘参汤效果不好,厚姜半甘参汤治疗的就是脐周胀满,大腹胀满,因为脾主大腹,所以他治疗的是脾虚腹胀,而不是胃虚腹胀,这个我们要区别清楚。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