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办中原大学 地处豫西伏牛山下的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是一个普通小村庄,但这里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祥地。 近日,平顶山老促会、文艺界编辑部采访团,应肖旗乡政府的邀请,到大白庄村中原大学旧址参观,给我们深深上了一堂红色教育课。 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转战中原大地,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1948年春,主力挺进豫西。5月26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达等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机关移驻宝丰北张庄村。 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干部需求量增加,邓小平指示中原局尽快筹建干部学校,招收优秀知识青年入校,经过短期培训,再分配到各地锻炼,以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 1948年6月24日,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嵇文甫,经济系主任王毅斋,化学系主任李俊甫,教育系教授罗绳武,历史系教授赵俪生,体育教授兼作家苏金伞,音乐家嵇振民等一行79人,在中共地下党员、中国时报社社长郭海长的带领下,从开封抵达宝丰。7月9日,河南大学等校的287名青年学生,经过半个月艰难跋涉步行到达宝丰。中原局决定以这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基础,就地创建“抗大”式的革命大学———中原大学,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题为《人心所向——开封文化教育界名流一行到达解放区》的通讯报道。 中原大学筹委会成立,陈毅任主任委员,刘子久、嵇文甫、王毅斋任副主任委员,陈斐琴临时主持校务,刘子久主持党务工作,又陆续调张柏园、朱凡任正副教务长。学习课程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纲》《现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政策》《青年修养》等。每期学习时间为4至6个月。 中原大学最初将临时校部设在宝丰县城北大白庄村,没有专门的校门和教室,办公用房是村北关帝庙内的三间土瓦房,学生上课都在树林里、打麦场上。在附近几个村庄的老乡家里借宿,一大队住肖旗营村,二大队住大白庄村,三大队住韩店村,后到的学员住三里等村。 陈毅主任要求军区政治工作干部到同学们中间作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 7月15日向全体师生作了题为《来解放区学习与工作的问题》。陈毅深入浅出,讲了创办中原大学,培养干部,对解放全河南、全中国的重大意义,讲了解放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育方针及其与国民党统治区教育的根本区别。他从中原说到全国,从国内说到国外,讲清了全国革命形势和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他幽默动听的讲话,使听讲的人油然起敬,为之倾心,学习劲头倍增。8月21日等第二批录取内乡、镇平、唐河、许昌、鄢陵各市县知识青年来校学习。 党对大学的巩固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加强学校行政及师资力量,10月下旬党中央任命范文澜、潘梓年为中原大学正副校长,并派孟夫唐、刘介愈、梁维直、李光灿、林山、俞林等同志到校,这些人中,有全国闻名的教授、学者,有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指挥员,有长期从事党的地方工作的革命家,他们为中原大学的创建与发展贡献出了各自的才华。 其后不久,中原大学校部由大白庄村迁至县城东街文庙,大成殿作教务处,有一栋砖石结构的两层小楼作为教室。该楼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坐北朝南,面阔九间两层,大门上镶嵌一牌匾,上书 “礼义廉耻”,就是学校的校训。大部分学员仍分散住在县城居民家中和周围村庄。 11月29日中原大学开始搬往开封,在宝丰办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四个多月,但是这里镌刻下了一群年轻人的青春和理想。在简陋的房屋里和艰苦的环境中,中原大学先后招收学员2194名,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中原大学的分支成长起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国家财税政法类的重点综合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徽中的“1948”和”中国武汉”,离意学校建校的时间和学校所在地。 参观团站在中原大学旧址前,回想往事,浮想联翩,弹指一挥,其间有不少感人的故事,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们仿佛感受到了那段不平凡的时光。树上苍老的铁钟依旧悬挂,吸引着无数民众,铁棒敲击,“当、当、当”声音清脆洪亮,穿透力强,声音传向远方。屋内墙壁上的一块黑板斑斑驳驳,但上面曾经书写的字迹,已经深深印记在每个人的心中。 从河南宝丰到今日湖北武汉,黄鹤楼下,晓南湖畔,路缕风雨沧桑,革命大学声誉卓著,赫然屹立,它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宝丰的骄傲! (李建设整理,资料选自宝丰县志及网络) 作者介绍 李建设,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河南省老年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文艺界》执行主编,《智泉流韵》文学平台主编,《叶县史蕴》《澧水》编委。作品散见于平顶山《鹰城炎黄》《鹰城》《鹰城企业家》《平顶山地域文化》和《叶县史蕴》《澧水》《东方文学》等期刊。出版有《夏李关帝情》《澧岸听风》文集。部分文章收入河南省老干部局《为河南现代化建设点赞征文选编》、叶县县委宣传部《沃土》和叶县文化局创作室《年度作品集》,有少量作品获奖。 特此声明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主 编: 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