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冶紫涵|春“疫”苏州

 西宁的表情 2022-03-05

 本期作品点评:
   《春“疫”苏州》
评论员冶丹楓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中国自盛唐时期的古诗词中,便对苏州,杭州为标识的“江南”赞不绝口;《西宁表情》曾多次多阶段编发过“战疫”作品,以彰显广大作者,读者对“疫情”的各色心声,作品多以“壮怀激烈”的风格为众,寓情于理,时代感强烈!

 从这个角度而言,冶紫涵老师的这篇《春“疫”苏州》体现了卓然不群的异质色彩!

 文章以苏州的“江南烟雨”代入情感元素,将幽楚婉娈,怅惘轻袅的江南意境不动声色寓于严酷的“疫情”氛围,篇幅虽单薄短小,依然不乏婉美凄切的怅然意境,像一枚隐逝于“雨巷”中的油纸伞,回味无穷,令人不禁想起林俊杰的那首“江南”!

当人们的注意力被俄乌战争,冬奥残奥吸引时,南北方疫情依然暗流涌动,在此特殊时刻,持续编发“战疫”作品,意在“警醒”我们——疫情尚未远离,防控还需努力!

                     ———冶丹枫

春“疫”苏州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冶紫涵(青海)

阴雨连绵,多日未见暖阳,这是苏州早春几乎每年都有的常态,多为雨季,俗话说“春无三日晴”,这句话应该最合适不过了吧。即便如此,但烟雨中的苏城也是尤为美丽的,从不缺失“温柔”的江南水乡。一座几千年历史的名城,有着与生俱来的温婉、柔情……

可惜,苏州今年的春天来的比以往更晚一些。疫情再次卷土重来,一夜间我的第二故乡,我深爱的这座城市生病了。原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市一下子变得冷清了,在细雨微凉中打响了无形的“战疫”,一线人员不分白昼的奋力在前线各执其责,封控管制、连夜核酸检测……大白们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做第二轮核酸时伴有细雨,虽春寒料峭,但他们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脸,服务民众时话语里满是殷勤,被可爱的大白勇士们感染着、感动着,这就是微小且有力的爱,洒满苏州的角角落落。

苏州这次面临无“声”无“硝烟”的“战疫”时,江苏各地医务工作人员闻讯赶来纷纷伸出援手,雪夜抱团驰援苏州,为苏州抗疫工作注入了坚实而温暖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致敬逆行者,更爱这座城!

疫情之际,神兽停课,宅家接受线上教学,可爱的老师们越是心疼孩子,隔空却不隔爱,怕孩子们接受不了这种学习状态,每天几乎都会在微信群里说:适当学习,不要焦虑等等一些有爱有责任心的话语,在如此严峻的局势下,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总会抹去心底的那份凄凉与恐慌,反而使人内心得以平静从容。

一座有爱,有秩序,有文明,有素质的城市,在疫情之下,不失本色,反而显得更加的美——和谐之美!温暖之美!

春天,是希望,是开始,是万物重生,生机勃勃的节气,我们共祈祷,愿安好~待到春暖花开齐绽放,绽放在疫情散去的阳光下,绽放在重聚校园的操场上,绽放在归于往常的大街小巷里……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难忘的2022年春天。


 作者:冶紫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