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笨:生活笔记之十二

 老笨语巢 2022-03-05

这是《老笨语巢》发表的第 748篇文章,2019年第 052篇文章。

老笨:生活笔记之十二

48、不懂感恩应该是人性中的顽疾之一,这也是严重影响有关人士做慈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一次业务调研中,有位企业家朋友谈起做慈善的遭遇时,表情格外凝重,说是做慈善没有多大意思,也很伤心。原来,他多年来持续帮助一批孤儿读书,负担了从初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不仅连句感谢感恩的话也没有,甚至从此便如泥牛入海,杳无信息。这就是人性之丑陋,对别人的帮助只是高兴一阵子,转瞬即忘得一干二净,但对别人的坏处却要记一辈子,刻骨铭心。对此,我深有同感,也常常觉得心寒,但仔细一想,君子施恩不图报,做到问心无愧就是了,这样也就释然了许多。

49、己亥年的谷雨特别有意义。这一天,普降春雨,又恰逢余秋雨先生来晋道大讲堂讲座,谷雨春雨秋雨,都是一场洗礼。三雨交织,堪称奇迹,这也是并州大地一件盛事。我特别钟爱余秋雨先生的作品,其文化散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让我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对山西而言,那篇《抱愧山西》如巨石投湖,如醍醐灌顶,唤醒了沉睡的山西人,惊醒了沉寂的三晋大地,进而才有晋商精神的回归,晋商旅游的兴起。尽管文坛上曾出现过非议甚至攻击余秋雨先生的一系列事件,但这无损于其作品的魅力。没有完美的作品,也没有完美的作家,也没有完全摆脱历史局限的作家和作品,我们吸纳其优点和长处就是了,不能求全责备。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最精简的中国文化素养》,虽然讲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但也让人耳目一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我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是,对文化人格有了明确的概念和认识。文化人格是文化的最终沉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人格,譬如:绅士、骑士、武士和君子等。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是君子,亲君子远小人,是每个中国人的修行之道。

50、清明节回乡祭祖之后,在高中同学群里得知本村一位发小的母亲去世了,便赶紧让堂弟领着我去吊念。这个发小和我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一直是同学,自幼就在一起玩耍,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远离家乡,遇到需要他帮忙的事,一个电话之后,就会得到积极响应,这让我很感动。悲伤之外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在前来吊念的人中,竟然有好几个高中同学,四十年过去了,容貌已改,如果不是发小介绍,彼此还真的认不出来。老同学见面,格外亲切,问询各自状况,话当年求学艰难,感叹岁月流逝,是呀,当年都是小小少年,如今都年近花甲。道声彼此珍重,健康快乐度余生。

51、生活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牵挂和关心。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操心你的生活起居,有人关心你的一日三餐,有人牵挂你的安危,有人关心你是否安全抵达。最关心你的人,不是关注你走得有多远,飞得有多高,而是关心你走得累不累,飞得辛苦不辛苦。每次回老家,女儿总是关心路上状况,是否安全到了家。还记得有一年太原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远在外地的女儿在第一时间打来电话问询父母的安危。除她之外,再没有任何人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过来,这让我感慨了好长时间,也明白了以前未曾认真思考过的道理,也明白之后该怎么处理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