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老师在讲座互动时说:“大家的选择显示都接受了新的理论,那我们想一想我们采纳了这样的理论吗?”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从上学期接触到“逆向设计三阶段”理论,我就接受了这个理论。这个理论指的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先确定预期结果,接着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最后再来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这个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我理顺语文教学时模模糊糊一片的状况,把教学状况评估显性化。 我接受了这个理论,在自己设计教学的时候也曾有意识地按照这样的阶段进行。这个过程中,我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呢? 一是:思维惯性 确定预期结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处理。因为在惯常的教学设计中,也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即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就有些让我犯难了。 我理想状态中的评估证据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实践中的我更习惯于更为简单的练习题这样的证据。手中没有掌握更多 评价工具,导致我对评估证据的发散不够。那为了更合理的评估证据,我还需要去查找资料,寻找评估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在寻找的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下就能准确找到。在这些时间内,按照往常的备课模式,我可能已经做完了一个单元的备课。 比一比,更多时候默默选择了后者,因为那条路熟悉,时间花费少。 二是:阅读与实践脱节 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于我来说非常艰难。读读停停,中途又加入了另外两本,企图互文的方式来促进这本书的阅读。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没有把自己仅有过的思考放到理论中来打量。因为潜意识中对自己的不确定,担心实践中的半拉子工程放进来更加影响我的后续阅读。 事实就变成,阅读是阅读,不懂依然是不懂,教学设计依然在按照惯常思维。我就想:这个阅读也没能指导到我呀,大概不是我能读懂的吧!如果有人带着一起读,那该多好啊! 等、靠、要,阅读与实践脱节,直接导致阅读崩溃——还有大半本都没看完,看完的也已经忘记了,就还记得这个逆向设计的三阶段。 所以,其实我在说“接受这个理论”的时候,表明我只是对它只有字面上的了解,并不是真正弄懂了它;而没有真正弄懂的时候,根本就谈不上采纳。因为,没有采纳这个理论的能力。 当然,更多的最终具有采纳能力的人,是跟着理论先依样画葫芦坚持做下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具备了采纳能力。从“我接受”到“我采纳”的距离取决于自己实践的频率。哈哈,看着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