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创走廊“乘风起”

 老张的菜地 2022-03-07
以“科技创新”引领务实合作,川渝携手向着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加速前行。

文/本刊记者 范吴瑕

波光潋滟的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水天共成一色,一栋栋现代化建筑倒映在湖水中,一大批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平台正在湖畔“生长”。目之所及,“天府实验室”的牌子格外显眼,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已开工建设,外形为蓝色立方体的成都超算中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向东而去,300公里外的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畔,通过协同创新,广纳八方之才,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吸引了一大批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建设,“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跃然眼前。

从兴隆湖到明月湖,以科学为名,因创新而兴。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下,川渝两地以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相向而行、协同发展,用技术创新撬动资源,一条科技创新发展的走廊正在川渝地区清晰显现。

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国家级新平台在兴隆湖畔集聚 供图/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
2021年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在四川天府新区举行 供图/四川哨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被人们称作“硅立方”的成都超算中心 供图/成都超算中心
天府实验室(效果图)

“一个中心”的谋篇布局

“到203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科技”一词被反复提及达55次,“创新”一词被提及的频率更是高达95次,“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川渝共同的目标。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川渝之间的互动愈加频繁,围绕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川渝两省市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一系列政策方案相继出台。

从全局谋划一域,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四川省科技厅与重庆市科技局签署合作协议,共搭合作平台、共推资源共享,建立起川渝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川渝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骨架被搭建起来。

2021年4月23日,在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召开的川渝协同创新专项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上,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应运而生,川渝两地围绕“一个中心”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同一天,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成上线,两地科研人员能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一键登录、仪器设备共享等。目前,两地已整合总价值约112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1.4万余台。

共同推进、合力共建,这是川渝两省市对国家战略落地的谋划与回应。瞄准《规划纲要》中“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以“科创”为核心的双城动作在两地频繁上演。画出“施工图”,列出“任务表”,川渝两省市联合印发《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联合实施方案》),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清晰明了。

“共建西部科学城”“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联合实施方案》中目标明确、任务细分,更多处提及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川渝两省市将国家战略变成行动指南。

一份指南,两地协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愈加深入。

2021年12月17日,重庆市与成都市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双方将共同实施成渝科创合作计划,共同凝练发布技术需求;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在优化区域协同创新布局、协同打造重大战略创新平台、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双城联动,川渝两省市的一系列务实之举、长远之策,是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性、全局性谋划,科技创新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座城”的新气象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的西部科学城,无疑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踏上川渝这片创新的沃土,处处都是新气象。

走进位于成都科学城的天府海创园内,石匾上刻着的“西部(成都)科学城”七个字映入眼帘,这里的科技创新企业,正用科技改变着双城,“科创”已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名片。

2021年5月1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式挂牌;2021年6月,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式揭牌,标志其由谋划布局进入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杰对揭牌当日的情景印象深刻:“西部(成都)科学城的亮相,足以见得成渝地区对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视。”

环绕兴隆湖,132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中的创新极核,已集聚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基地和国家级创新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加速聚拢,实验室、大装置、大平台等加快布局。”在刘杰看来,科研机构、高校资源、领军企业等要素在成都科学城的集聚撑起了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骨架”,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创新策源地。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下,科技新风扑面而来,创新要素在成渝两地快速汇聚,西部科学城建设快马加鞭。

2021年5月27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40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项目聚焦科技创新,既有基础科学项目,也有“科创+产业”应用项目,还有做强科创平台的协同创新项目。

同步开工、同步推进,川渝共筑“一座城”迈出了新的步伐。

379平方公里的西部(成都)科学城,活力充分释放,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此集聚,“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整体迁建暨天府清洁能源基地”等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国家级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基地、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创新潮涌川渝,作为国家部署成渝科创版图上的重要一子,西部(重庆)科学城也在加速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校科研院所项目以及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密集落地。

以“全面开花”之势,川渝两地合作不断走向深入。2021年12月1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西部(成都)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共同助推西部科学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双方将发挥创新平台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共建成渝科创走廊,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跃迁,打造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科学高峰’和'科技高地’。”刘杰坦言,成渝两地相向而行、双向互动,正把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落到实处。

一条科创走廊起步成势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不断加码的科技创新平台刷新着川渝建设科创走廊的“速度”。2021年12月23日,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半年来,四川继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之后,揭牌的第二个实验室,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劲引擎。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科学中心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已初露峥嵘,实验室与中电科、华为、百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四川大学、华中科大、哈工大、电子科大等院校的高水平团队共同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科技人才在此汇聚。

从平台的“硬核”支撑到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动力源更加强劲。“以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左右为核心区域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人才港、新经济同步发力。”刘杰说,成渝(金凤)综合性科学中心也在重庆同步建设,已具雏形。

凤栖湖畔,金凤展翅,现在的双城经济圈不仅是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更是企业发展的“丛林”。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提出以后,四川哨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在重庆成立了分公司,为中移物联网公司、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等保测评咨询、产品检测、安全培训等业务。”作为国家工控安全质检中心西南实验室的落地实体企业,实验室主任、公司总经理林方涛感慨地说,机遇正是得益于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不仅如此,去年3月,公司与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工业控制系统和产品安全能力提升,在工业信息安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和产品检测的全方位合作。”

像这样合作更深、交流更密的事例,川渝两地已十分频繁。林方涛形象地说:“这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突破,不仅在企业之间,川渝两大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以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成立八大产业联盟,促进科技资源转移联动、共推两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为开启双方创新务实合作的关键一步。

两年多来,从合作平台到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川渝地区科技创新走廊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被人们称作“硅立方”的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一年多来,不断探索“超算+”创新应用,已为500多家用户提供超算服务;2021年12月,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在兴隆湖畔开工建设……这是川渝两地之间创新策源能力的一个个鲜活切片,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正在两地间加速构建。

一捧长江水,浓浓两地情。渐入佳境的川渝地区向着同一个目标,在科技创新中乘势而上、大步迈进,凝聚起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大力量。(责编/蒋筱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