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村(3)

 茶叶情报局 2022-03-07

老人村(1)

老人村(2)

有一段办公社搞大集体,羊都归了公家。杨道士让自己的小儿子做了羊倌,放羊也算公分。大儿子二女儿都跟自己去公社干农活,挣工分。农闲的时候,他甚至带着大儿子去望江驮树。

粮食还是不够吃,又赶上饥荒。杨道士的祖父和母亲先后饿死。他没有为他们办一场法事,因为猪和样都归了集体,而且新社会也不兴搞封建迷信那一套。杨道士草草地埋葬了至亲,磕了一个头,心里默念几句经,就算超度了亡魂。

接着大儿子被三人合抱的大树压死。他老婆伤心过度,加上饥饿,投了关河,赶上七月发大水,尸首被洪水冲走,不知飘到哪里去了。杨道士一家九口,活到八十年代的,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双儿女。

他续了弦,姓张,也是个苦命人。儿子结了婚,女儿嫁了人。死人做法事的风俗又恢复了,他成为劫后余生的关冲唯一幸存的道士。他又开始养羊,给死人超度,很忙了一些时间。直到他六十岁那年,好端端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嗓子却哑掉了,再也不能唱经。

杨道士变成了杨羊倌。临到老了,跟儿子的关系却每况愈下。他整日里赶着自己的羊去对门岗吃草,陪老婆子说话。老婆子是他的第二个老婆,前两年走了,葬在对门岗上。他从家门口,一抬头就能看见她。老婆子死后,他另起炉灶,跟儿子分家单过。

儿子也五十多了。他没有承袭杨道士的衣钵,而是另学了门手艺,成为关冲的第一个漆匠。关冲人都喊他杨漆匠。但他这个漆匠和别的漆匠有所不同。他是给人漆寿材的,也就是专门给死人油漆棺材。

当然,漆个五斗橱大衣柜、刷个桌子板凳什么的,他也会,而且手艺不错,他家的家具都是自己上的漆。但基于某些为人所熟知的缘由——给死人干活,有些晦气——而没有人找他。尽管他是关冲第一个漆匠,但除了漆寿材以外,没人愿意找他漆点什么别的。

杨漆匠脾气古怪,见谁都阴沉着脸,仿佛世人都欠他一样。这让他在关冲生活得并不愉快,但几十年也就这么过来了。一双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老婆也跟着去照顾孙子。家里只剩下他和道士老爹两个人。

现在的关冲,大部分人家都搬到县上去了,留下来就只有几个不愿挪窝的老家伙。而这些人,早在三十岁时就为自己种了几棵杉树,等到六十岁一过,立即砍倒削皮晾干,为自己赶制寿材。等杨漆匠漆好,就架在阁楼上。不到自己躺进去,再也不会动它一下。

村里每一个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寿材,连他自己和老婆的,也已经漆好晾干,和杨道士的棺材并排搁在二楼上。而那些客死异乡的关冲人,再也不需要棺材。等待他们的,不过是一尺见方的木头匣子而已。

因此,五十多岁的杨漆匠失业了。失业后的杨漆匠无所事事,他不干农活,也没其他生财的门路。他整天窝在家里,喝酒抽烟看电视。杨道士曾想让他接自己的班,把家里十几头羊交给他。源于幼时给生产队放羊的某些不愉快经历,使他断然拒绝了这一提议。父子俩吵了一架,随后杨道士另起炉灶,跟他分家单过。

有一次,他看见电视上在放骑行西藏的专题片。他突然萌生了一种出去看看世界的念头。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推着自己的老式自行车,后座上捆着一床铺盖卷,在第二天清晨的薄雾中消失于关冲的村口。

因为走得毫无征兆,全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但正是因为他的出走,杨道士家却着实热闹了几天。孙子孙媳回来了,孙女儿孙女婿回来了,杨漆匠的老婆也回来了。老道士说,我还没死呢,都回来做什么。

报了案,警察也找不到人。后来孙儿媳妇和孙女婿先回城了,紧接着孙子也回去了,后来孙儿陪着杨漆匠的老婆也离开了关冲。家里又只剩下杨道士和十几只羊。老道士看得开,走了清静,这几天没一天睡好觉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