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饮膳道人 2022-03-07

自从坠落凡尘,人生便开始了无尽的烦恼。烦恼却不是丝布,说剪断就能剪断,唯一的办法只有觉醒、面对和超越。

可是风想着温婉,雨却要添乱,你思量着如此这般,生活却把你指引到不知哪般,不管你是否望眼欲穿。诗人孟浩然不是没有烦恼,可是他却只能在角落里独舞,看看他如何超脱。下面介绍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代: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孟浩然的诗作喜欢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他的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情景交融,意境单纯明净,结构也非常完美。

孟浩然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味。诗圣杜甫评价老孟是“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诗仙李白更是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这首诗首联介绍人物、地点和高僧的性格特点。僧人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诗中的义公是位高僧,禅房是他坐禅修行的屋宇,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

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作者用“依空林”点出禅房的背景,以便自如地转向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颔联描写修行的场所,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不自觉地就会断绝尘想,神往物外。颈联点明禅师的情怀,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雨过天晴、夕阳徐下,天宇方沐、山峦清净,晚霞夕岚、相映绚烂。再有几缕未尽的雨丝拂来,一派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方能体味义公的高超眼界和绝俗襟怀。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尾联抒发情感,作者感悟到,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莲花”指通常所说的“青莲”,是佛家语,青莲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佛家用它比喻佛眼。

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具有佛眼般清净的眼界,方知他怀有青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胸襟。作者以此点破写景的用意,结出该诗的主题。  

孟浩然的一首佳作,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寄托了隐逸情怀

诗人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写出了一帧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不仅深情赞美了一位虔诚的僧人,而且寄托了诗人自己的隐逸情怀。孟浩然以布衣终身,他一生多数时间都在乡间隐居,不然就是云游四方。

孟浩然习惯于朴实的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他羁旅夜泊,感物吟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中,诗人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与他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也表露了他的农本思想,体现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可贵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