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秋江送别》:在秋夜的月光下话别

 墙头草说 2022-03-08
唐高宗乾封三年,公元668年,王勃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出长安。后来,他南下来到蜀地,在留居蜀地期间,王勃在一个早秋月夜里送别友人远行,有感而发,写下了《秋江送别》一诗,原文如下: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早是他乡值早秋”,我已经是在他乡漂泊的异乡人了,更何况又正值早秋时节。对诗人来说,被逐出长安是一次重大挫折,而辗转流离到蜀地的经历,又增加了诗人的羁旅漂泊之愁绪。而此时,正值早秋时节,用不了多长时间,草木就会萧瑟摇落而变衰,这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愁绪,不禁悲从中来。
“江亭明月带江流”,在江边的长亭送别友人,此时,朦胧的月光随着江水粼粼流动。在遭遇到仕途的挫折,流离的苦楚之后,诗人又要面临与友人的分别之苦了。诗人的朋友要乘船远行,于是,诗人把他送到江边的长亭,与友人在月光下话别。此时,江水滔滔,月光也仿佛流动了起来,而诗人的离情别绪也像这满江月光一般,溢满了整条大江了。
“已觉逝川伤别念”,面对着滚滚流淌的江水,感到时光在不断流逝,我为离别而伤感。据《论语》,孔子临川而叹,感慨时光如水。诗人由眼前的滔滔江水,也联想到了永不停息的时光,不禁产生了人生短暂,相逢何期的感慨。在这短暂的一生中,还要面临种种不遂心,种种无奈,种种痛苦,怎不叫人伤感呢?
“复看津树隐离舟”,现在又看到在渡口的树下停着你即将乘它远去的船只。此时,诗人无法排遣内心的离情别绪,而又看到在树木掩映下的船只,想到友人即将乘船远去,心中的离愁又深了一层。在这一句中,诗人寓情于景,通过树木掩映着离舟的眼前之景,烘托出诗人心中的不舍与痛苦。
在这一首诗中,诗人首先点明季节与自己的处境,接着笔触一转,写与友人分别的场景,两人在月光下的江亭中话别。然后,诗人宕开一笔,写往日的离愁别绪,最后,诗人借景抒情,抒发眼下的别愁,把离别的忧愁更推进了一层,情致深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