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第259讲 宪问第十四 第32节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经典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内容简要:

不患人之不己知。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要担心不能。

一个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难,难的是改正自己的不足。很多人都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要做出改变是挺难的。

这句话的前面是“子贡去教训别人,夫子说子贡你是一个贤者啊,我是没有空的。”说明别人就算受到子贡这样的贤者点拨,也并没有能改进。

很多时候我们未必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不能改,这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

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到达那个可以去改的高度,下决心又还没有能够完全把决心下下去。

曾经也有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和听课,已经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就是做不到,真的很像这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给自己一个静下来的时间看看自己,大概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关键是认识到自己问题之后,要把不能变成能。

首先我们要下决心。只有下定决心,才知道改变虽然很痛苦,但是除了改变别无他法。

《孙子兵法》里面讲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人在有退路的时候,总是不能够全力以赴。

就像我们发现自己挺没有耐心的,脾气挺大,缺点挺多,但是要改也改不了。

因为这些缺点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否则,一定会改!

所以人要想改正自己的错误,首先就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退路,下定决心。

否则,我们就是自己给自己煮了一碗温水泡在里面,骨头变酥掉,每天听一听,笑一笑,知道自己不好,也不改。

久而久之就变成所谓的佛油子了,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就是改不了,很可悲。

第二步,要在很多的修行方法当中,尽量去找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坚持。

佛教里面讲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大多数人把改过和持戒连在一起,一下子把很多错误一刀两断,断掉确实是有点难。

一旦感觉到这个很难,就像是看着珠穆朗玛峰一样,爬不上去,哀叹一声后再攀爬。

自己能做到的先做,每天读一点书,写一些闻思修笔记,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多去帮助一下,修自己的慈悲、布施、和精进。

这个修的过程也是为自己积累成长的粮食,起码没有完全停留在嘴上,是在做一些行动,慢一点总归比不动的要好。

按照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总还是好的。

然后给自己一个往前面走的正向环境,虽然知道自己不能够一下子改过,但是可以慢慢改,往正向积累自己的力量,多行善事。

再然后,当我们积累的足够多之后,尝试着去斩掉自己的一些小毛病,每日攒一点,日积月累。

只要方向目标不动,当你越来越尝到那种清净慈悲,意诚越来越诚到君子的那种气息的时候,就会开始大踏步往前行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能认识自己很重要,给到一条路径,给到一条阶梯去改过更重要。

希望人间处处是道场,每天都有人敢于改过;这样,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好,让我们带着这样子的期待,开心每一天。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