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贯中写高考作文:《诸葛亮发来点赞,约我等明日投降》

 钟楼语文 2022-03-09

· 2020江苏卷原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专业解析(附例文)

“爷青回”,金中毕业生写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

             匕

诸葛亮发来点赞,约我等明日投降


湖海散人 | 文


                              廴              匚

建兴六年四月五日,是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的第四十三天,光复陇右三郡、收降姜维的消息传到成都,举国欢庆,只有谯周在家里对着手机发愁。

其实他的焦虑从丞相不再登录微笺朋友圈就开始了。

微笺是建兴二年在益州开始流行的,丞相本是科技宅,马上加了相府每个人,而且真的去一条条看大家发的朋友圈,不时还会点赞和评论。主簿杨颙进谏:“身为丞相,微笺加上几个直接下属便可。常人只是看看朋友圈最上面几条,丞相浏览全府微笺,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丞相感谢了杨主簿,但依旧坚持刷圈。所以谯周疑心丞相那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还有那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是在告诫陛下谨慎发圈和点赞。以前,根据丞相的点赞与否,谯周也找到了自己刷微笺的节奏。但是现在,丞相不再点赞了——出师前,丞相就下令全军禁用手机。不过,同僚们都照常上班、发圈,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便。谯周焦虑,还因为北伐前自己的一次发圈。

那时北伐还在讨论之中,谯周凑了个热闹,把自己测绘的星象图发到了圈里,还说“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丞相评论:“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同为天文爱好者,谯周和丞相以前也常网上切磋,而且北伐决定的同时,谯周也被升为太史,所以当时谯周也没太在意。但是看着这几天微笺朋友圈和公众号的发文,他开始后怕。

起初几天是官微“建蜀兴汉”全文发布丞相的《出师表》,相府全员点赞、转发,都是常规操作。但不久就有各种私家公众号变着花样转载,内容除了《出师表》全文或者节选,还会讲一些魏国的恶事,或者大谈我军必胜。多数文章做得很粗糙,比如直接修改先帝伐吴时网上流传的文章,更有甚者,评价皇上有十胜曹睿有十败,完全照搬三十年前郭嘉的博客。“哼,以为大家都只用过微笺吗?”谯周对这一套本来是嗤之以鼻的,但他突然发现,同僚都在转发这些推文,还互相给转发点赞。谯周也想挑几条转转,或者点个赞,但看来看去,实在下不去手。想把自己过去发的星图删掉吧,又觉得已经有丞相的评论在下面,现在删就是欲盖弥彰。迟疑了几天,现在上班总觉得同僚看自己的眼神有点不对。

“如果丞相还登着微笺,点赞或不点赞,咱都有个方向,现在可怎么弄啊!”谯周越想越烦心,又把微笺朋友圈刷了两下。这下就看到了在老家的三弟的转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呸,还敢这样蹭热点。”

谯周赶紧截图发给三弟:“速删。”

“为啥?全堡子都在转。赵老将军力斩五将,英雄不减当年长坂坡七进七出。不转不是大汉人。”

谯周也没心思解释,“随他去吧,自己的事还烦不过来呢。”

但谯周也没再烦心多久,因为第二天,朋友圈的风向就变了,同僚们默默删除了之前的转发——街亭大败的消息和诸葛丞相的自贬疏一起传到了成都。之后就有一些相府外的人主动来加谯周的微笺号。逐渐地,谯周的朋友圈,满是这些内容:《揭秘,先帝临终对他直摇头……》《子午谷,我们错过的兴复之路?》……

谯周不知道,是他之前那张星图被人挖了出来,流传甚广。他也不知道,其实另一种声音从没有减弱过:《空城退敌,司马老儿又中我军埋伏》《三郡人民集体内迁汉中》……相府内外的人都有转发。但因为谯周之前对这类文章从没点赞,在他的朋友圈里,这些信息被排到在后面,他基本刷不到——他已经不再焦虑得连续刷圈了。

这年冬天,丞相率军出散关,开始第二次北伐。谯周又发了新近测绘的星图,仍旧说曹魏气数未尽。看着收获的一众点赞,他比上回可自信多了。

之后丞相每次出师,都是谯周收获粉丝的时候。到丞相六出祁山,谯周已经把文章做得很大:“群鸟数万,自南飞来,投于汉水而死”;“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在北”;“成都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每条一图,九宫格放满。其实除了天象那条,其他都是粉丝提供或者朋友圈推到自己眼前的。没想到这次北伐,丞相真的在五丈原病逝了。谯周悲痛万分,立即前往奔丧。“丞相啊,我次次唱反调,你也没有降罪于我。你那句'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就是对我最后的评论了吗?”这条朋友圈,点赞创历史新高。

又过了二十多年,姜维已经几次对魏国用兵,巴蜀民生凋瘁。延熙二十年五月,姜维第七次出击中原,这也是谯周的三弟、四弟第四次上战场了。快六十岁的谯周这时已经是益州儒者之首。他不像十年前那样为自己的弟弟担忧,而是安心地刷着朋友圈,大家都在转公众号“川建国”推送的自己的新作《仇国论》。

“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

每刷到一个新的转发,他必定点开,把全文又默读一遍。

嚯,这次是中常侍黄皓的转发,还加了评论:“允南先生威武,正面刚姜维”。

“哼,丞相在时,我都能直陈其过。姜维一个降将,我还怕他不成。”

刷着刷着,谯周忽然呆住了,一身冷汗。他自己的那条《仇国论》转发,收到一个新点赞,名字是“诸葛亮”。

(本文配图截取自央视版《三国演义》)

向经典小说、经典电视剧致敬!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