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我不知道,一种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必定会开满你淡蓝的温暖。荼蘼花开,一路繁花相送。 不是所有的喜欢,都要说出口;不是所有的喜欢都能说出口。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你的心意就会变成秘密,沉淀在心底,时不时像潮水一样翻涌,让你的心阵痛。 那个令你心痛、心心念念割舍不下的人,一定是当初地个一定是当初让你心动的那个人。生命里偶尔出现的那个人,总是在完美的姿态,在你的眼里在你的心里,在你的记忆里。因为遥远,所以完美;因为不得相见,所以朝思暮念。 缘分的曼妙之处在于,两颗心乍见怦然,所有美好的词汇蜂拥而至,一聊投缘,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可是,这个世界来晚了就是来晚了,时间的节点不对。 那年徐志摩32岁,林徽因16岁。在她花季的天空,他就是那个勇敢又执拗的闯入者,他优秀多才风流倜傥。崇拜与向往,是爱上一个人的前提。况且,那是她生命里的第一个男子。康桥的柔波荡漾着爱的涟漪,异国他乡的天空飘过炫美的云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就在林长民在英国那段时间,徐志摩一直陪着林徽因,而且他是父亲的朋友,叔叔辈分的男子。爱情很美,但现实很残酷。 徐志摩写道: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爱一个人没有错,错的是自己已经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可是生命里的那个人却来了。一切都是措手不及。16岁的她真的乱了方寸。 男人,总是习惯对自己主动爱上的人百般热情,对爱自己的人冷若冰霜。徐志摩拿出诚意对林徽因表白。 他无情地说“无爱之婚姻忍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追到德国柏林和张幼仪离婚,那时她生下第二年孩子不到一个月。张幼仪拴不住男人变心的翅膀,忍痛选择了成全。 其实,徐志摩真的走进过林徽因的心上,她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女,面对徐志摩如此热烈的追求,她还处理不好这件事,她告诉了父亲。林长民带她回国了。 临行前,她给徐志摩留下一封信: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我真佩服幼仪的镇定自若,从容裕如的风度,做到这一点不是件易事,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 回国后的林徽因很快和梁思成定亲,一起去了欧洲。她的青葱岁月和他的风流华年至此划上一个感叹号。徐志摩曾经感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一代才女的人生,被季节封存在四月天。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确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注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