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梦想童年594 2022-03-09

熟悉中日近代史的都知道,1874年日本派兵3000人入侵中国台湾岛,便开始了日本近代对中国的侵略扩张。可以说日本明治维新从一开始便是一部对中国的侵略史,直到1945年9月3日,日本签订投降书为止。这场侵略才告一段落。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欲征服大明开始,中国东北一直是日本觊觎的要地,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日本便开始了对东北的经营。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甲午战争

先是日本企图通过《马关条约》迫使中国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在沙俄的三国还辽的干预下,东北实际上落入沙俄的势力范围。日本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在1905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将东北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在此期间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阀势力也随之崛起,张作霖利用日本与沙俄的矛盾,在夹缝中逐步崛起,并逐步控制整个东北。客观上讲,东北军阀的崛起,避免了东北直接落入日、俄手里。随着张作霖的实力越来越强,逐步压缩了日本在东北的影响力。这也是后来日本刺杀张作霖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张作霖

到1931年,日本瞅准中国内战的有利时机,趁机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并迅速占领中国整个东北,在初期虽然有马占山等一批将领的抵抗,但日军军事力量太强,最终失败,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及东北爱国绿林武装成为东北抗日武装的主力,虽然在前期日军控制力不强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有一定的发展,但随着日军对东北抗日武装的清剿力度加强,东北的抗日武装发展越来越艰难。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的头两年中,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有一定的好转,但实力依然非常弱,仅仅只有两三万的武装力量。但随着日军清剿力度及方法的调整,日军先后采取良民证,移民并村等政策,导致东北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越来越弱。在极端险恶的抗日环境下,抗日队伍部队不断出现叛徒。抗日形势也急转直下,到1940年,东北抗日武装已经损失殆尽,整个抗日联军不到1000人。此后除转移到苏联的抗联部队外,在东北已经几乎没有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东北抗联

再看关内,自从1937年,八路军渡过黄河,开赴抗日战争以来,八路军便一直致力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抗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向东北发展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一直是八路军发展的一大目标。在此期间八路军试图在冀东建立根据地,并作为向东北发展的桥头堡。但在开始之初,创建根据地的工作并不顺利。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冀东大暴动,但是暴动成果没有得到巩固,创建根据地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到1940年,总结经验认为在关外日伪政权统治已久,虽然有地利优势,但日伪政权控制严密,部队难以立足。随后以关内的腰带山、鲁家峪、盘山为中心,建立的冀东根据地成功了。并以此为中心向关内关外扩展。但实际情况依然严峻,向关外扩展并不顺利。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

以至于,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抗日根据地仅扩展到长城一线,未实现向东北纵深的发展。也就是说东北广大地区成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大后方。我们假设一下,日本以温水煮青蛙的形式不断蚕食中国的土地,一边侵略一边巩固。那中华民族真的危矣!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没有参战,中国想从日本手中拿回东北真的非常难。感谢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后世应当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我们中华民族以后要永远强大!

抗日战争唯独没有在东北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细思极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