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王之乱》之二:司马攸愤怨身亡

 老夏说书 2022-03-09

司马you)是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小时候很受文帝司马昭的宠爱。文帝每次见司马攸,都要抚着床呼唤他的小名说:“这是桃符的座位”司马攸几次都几当上太子。文帝临终前,拉着司马攸的手将他托付给司马炎。太后临终前也流着泪对司马炎说:“桃符性急,而你作兄长的却不仁慈。我不起,怕你容不下他,以嘱咐你,不要忘了我的话。”司马炎当皇帝以后,封司马攸为齐

咸宁二年(276)司马炎生了一场病。病严重时,朝廷内外的人都希望齐王继承皇位。齐王贾充女儿。河南尹夏侯和对贾充“两人都是你的女婿,亲是同等立皇帝应该立道德高尚人。”贾充没有回答。

司马攸平素厌恶荀Xu)和冯紞(dan)的谗言谄媚。荀勖指使冯紞去对武帝马炎说“陛下前几天如果不能痊愈,齐王公卿百姓,太子就是想推让,难免受难!该让他回封地去,才能使国家安定。”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削减了夏侯和与贾充权力。是没派齐王回封地。
齐王声望越来越,荀、冯紞、杨yao)都憎恨他。冯紞对武帝说:“陛下诏令诸侯封国,应当从最亲近的开始。而过于齐,让他独自留在京城,可以吗?”荀勖也说:“朝廷内外百官都归心于齐,陛下万岁以后,太子就不得当帝了。陛下试着诏齐王,满朝大臣必定反对,就证了臣话。”皇帝认为说得对。

太康三年(282)十二月,武帝下诏,任命司攸为大司马,出京都青州诸军事,侍中职位照旧。征东将浑上书说:“司马攸是皇上的至亲,品德高尚,可以和周公相比。应该让他辅佐皇室,参与政事。今派出京回封,给他大司马和都督虚名,没有领和治理一方的实权,毁坏了真诚忠实的兄弟义,这恐怕不是遵循先帝与太后的令吧!。如果是对同姓宠得太重,会发生、楚之乱,那么吕后、霍、王莽不都是异姓的人吗!历观古今,要不造成危害,唯有任正直忠诚善良的人。臣愚蠢地认为太子太保缺位,应该把司马攸留下来,与汝南马亮、杨一起参与朝政。三人地位相同,足以保持中正;既没有重倾斜,又不失以爱庇护亲人的恩德,这尽善尽美的办法。
于是,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喜、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都直言极谏。武帝一概不听。王济使他的妻子常山公主和甄德妻长广公主一同进宫,叩头哭泣,请求武帝留下司马攸。武帝生气,对王戍说:“兄弟是至亲,如今派齐王出京,是朕的家事。而王济、甄德却接连打发妇人来哭闹!”就让王济出去担任国子祭酒,甄德降职为大鸿胪,羊琇被贬为太仆。羊琇气愤,发病而死。李喜也年老退位,死在家中。王济是王浑的儿子。

太康四年(283年)正月,武帝命太常讨论赐给齐王物品。博士庾旉(fu七人表说:“汉代诸,地位在丞相、三如果进朝辅政,就要有兼职;如果回封国,也不再给予高级职位的虚名作为恩惠。古代的礼法是:三无职守,伴君讨论政亊,没一方事务去烦扰他。今天下已定,四方一家,应当遵循古法,参与政事。派到离京城二千里地方,违反
博士祭酒曹志悲伤息,说:“哪有如此才能,如此亲近人,不用来建树基,帮助教,而放逐到遥远的海边晋室兴隆,就要完结了!”就上奏说:“古代辅佐王室的人,同姓的有周公,异{姜子牙),都身居朝廷。自伏羲来,天下岂一姓独有的?应当大无私,与天下人共,才能长久拥有国家。臣认为应当照博士的意见去办。

武帝看了曹志的上奏,大怒说:“曹志尚且不明白我的心意,何况四海之人呢!博士答非所问,胡说八道。”“于是曹志等越职,蒙蔽朝廷,被免职回家;庾旉等七人大不敬,当处死,自首,免死除名。
三月,齐愤怒怨恨病,求守母后的陵墓。武帝不许,派御医去诊视。诸御医合武帝的心意,都说马攸无病。司马攸病加重,武帝仍催他路。司马攸强撑着身子,进辞行;他平素注重仪容,虽然重,然整齐庄重,举止如常。武帝更是怀疑他无病。过不了几天,司马攸就吐而亡。武帝前往吊讣,司马攸的儿子司马jiong)顿足号哭,说被御医诬报。武帝立即下诏处死御医,司马继承齐王爵位。

当初,武帝是很爱司马攸的,因为荀勖、冯紞的挑拨,又为身后的事忧虑,所以要让他离开京城。等司马攸去世,武帝哀痛不止。冯紞在旁边劝说:“齐王名过其实,天下人都归附他。现在他自己死了,这是社稷的福气,陛下何必过分悲哀!”武帝才收住了眼泪。
这一年十一月,归命侯孙晧去世。
司马炎担心弟弟在他死后夺权,而真正要夺取的人早已开始行动了。请看下集《杨俊兄弟夺朝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