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疫情时代,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坚持

 外滩商学院 2022-03-09

     编辑| Ryan


作者说:

所谓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新冠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至疫情开始前的模式与秩序。

而是指疫情呈现波段式起伏,且随时都可能点状爆发。

从国外地区或其它疫区回流以及伴随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社会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态势汹汹

在行业层面,旅游业,电影业,餐饮,超市,KTV娱乐、线下教育等实体行业几乎都被打击的颗粒无收

在没有实际收入的时间里,房租和员工的工资成了压倒企业的最后稻草

相对上述受损的业,也有一些行业从中受益

诸如线上影视,手游网游,在线办公,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医疗器械、健康资讯、药品保健品),日化快消(洗手液、消毒液),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在线电影/视频,自媒体

毕竟全国14亿人同时待在家里,大家除了看手机,购物,看剧玩游戏也没其它可做的了其中王者荣耀仅在20年除夕当日皮肤收入就达20亿创历史新高

在这个高节奏的时代里,快速发展的行业,往往能够激发个人职业发展的愿望和热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同时,每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受到所在行业的直接影响,这个作用就是相互的。

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动向,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密不可分

 

当然,在个人层面,我们无法预测类似于新冠这类影响重大,甚至只需一次即可让以前获得的所有都毁于一旦的“黑天鹅”事件。

但在这类事件发生以后,我们需要及时统筹各方讯息。

从个人发展,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作提前筹划或及时改变的。


1. 未雨绸缪早当先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学习发展,成立家庭,建立友谊,求职就业,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个体生活的四大主旋律。”

而在这四大主旋律中,又以求职就业与我们的日常关系最为紧密,对我们的一生影响巨大。

 

作为一个有目标者,我们在进行求职就业前,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又是必不可少。

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前规划发展,就是对我们的人生进行提前设计。

规划出的职业发展会给我们展现一个美好的生活预期,这个预期又将融入到我们后期的人生终极目标里。

人生的中短期目标时而会变动,同时人生的中短期规划也会随之变动。

毕竟,在多变的环境中,我们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变化以追寻更舒适的生活。

 

正如,去年你在那个城市生活,而今年却到了这个城市生活。仅是这个城市的布局风格更符合你的个人审美,更利于你的身心愉悦,而在工作内容上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但在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里,则需要我们更为充分的考量包括个人擅长点,兴趣点,潜能点以及行业现状,热点事件,市场变动,社会环境甚至于政策因素,进行综合统筹,谨慎思考,并果断选择。

同时,短时间内不宜多行业里来回跳动。毕竟,专业的技能培养与行业扎根是需要在垂直领域进行不断精进,并花费时间精力充分沉淀打磨的。 

在疫情发生之时,新冠已经给职场人敲响了警钟。

疫情的背景下更多的企业会选择“经济性裁员”,以减少用人成本保留其市场存活与竞争能力以此来度过难关

那么在企业精简人力队伍节约人力成本的操作上首先被淘汰的必然是专业度不高现实效益不明显的员工

因此在已经进入的赛道里不断的精进打造核心竞争力就是第一要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前制定预案,防止可能出现的其它“黑天鹅”带来的打击,尽量做到未雨绸缪。

在后疫情时代,新冠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

在可以搜集到的网络讯息以及切实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多数以服务为主线的线下行业发展很乏力。

 

在我二月份回去苏州路过一个一年前经常活动的商场时惊讶的发现此时这个商楼一片萧凉毫无生机曾经印象中的家乐福加盟奶茶店电影院全部消失了,印象中的人声鼎沸不复存在了 

短短十几个月经历了此次疫情这块商圈便彻底倒下了

作为一个经济尚可的二线城市在这个“角落”发生的故事,我想必然也是国内更多城市某些“角落”的缩影

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规划发展上,除了依靠数据,结合生活经验与实际感受也必不可少。

在行业大属性的选择上,到底是深耕线上还是线下,亦或是全方位锻炼自身能力两者统筹进行,还是探索其它的新发展之路,需要每一个有目标的职场人现在就制定切实的计划。

为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进行事先筹划,永远都不多余。

2. 正确的坚持,才有可能胜利

美国一所大学对人类如何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而走向成功进行了试验。

研究表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目标和没有确定性目标的人群比例分析如下:43%的人没有目标,27%的人目标模糊。

所以在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其实你已经超过了至少70%的人

 

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且你的目标是经过深入考量的。那么,接下来你只需要在既定的方向上进行坚持。

只有付出持续性的行动,你才不是“纸上谈兵”,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经历中获得胜利。

 

毕竟,“行百里者,半九十”。虎头蛇尾的人比例很高。

那么,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如果仅靠“一腔热血”或是“用爱发电”去坚持,就万事大吉了吗,答案当然否定。

在整个发展过程里,我们至少需要经历一个入门,跨过一个陷阱,克服一个瓶颈以及时刻保持学习。

俗话说,入行容易入门难。

就以后疫情时代,普遍公司里不可缺少的新媒体运营岗为例,入行很容易。

你只需要接触过互联网,接触过短视频,跟踪过热点(“吃过瓜”),你就可以尝试进入这个行业。

毕竟新媒体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短视频或碎片化内容做包装,以热点事件为引子,在各类平台上进行信息推广与内容运营。

 

但如果想入门就意味着你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将上述简单的内容系统化全面化

你需要对公域私域的作用进行区分需要对公域私域的“水池”维护打造;

需要对引流与转换的手段了如指掌需要对不同平台的内容调性及其客户画像有精准的了解;

需要统筹内容的展示效率与当下的热点形式等信息给出具体框架需要对出现的合适的热点事件进行及时的绑定营销甚至于你需要有行业圈子以方便及时交换各类信息等等

在上述所有要素都具备的前提下你才算是技术上的入门 

行业的入门,从来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入门之后,往往我们会陷入到到一种“舒适的幻象”,这个时候的我们通常会自认为无所不能,可以轻松解决行业中的所有问题。

进而在这种自我麻痹的心态中,丧失警惕,停止进步,入到“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的陷阱。

工作中,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情,如果不全力以赴,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完成这个目标的兴奋值偏低。而这些兴奋值,又恰恰是我们下次奋斗的源动力。

所以,如果首件事情的完成度不高,那么就无法推动接下来各件事情的更好发展。最终,整个走势会越来越差,因为你一直在“取中得下”。

毕竟大脑皮层收到的刺激越多,我们的状态才能越活跃,启始阶段就是低活跃状态,后面只会越来越差。

“取上得中,取中得下”原本的意义在于,工作环境里我们需要尽可能做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取得回报的最高效率。

而“取上得中,取中得下”陷阱的可怕之处在于:

心理上你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不自知,“舒适的幻象”让你觉得自己一直处于高热情;

在工作的完成度上,你也没有达到峰值。

刚入门的的业务水平并不能辅助你解决更难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你其实需要更精进的学习与锻炼,可恰恰此时,“天下无敌”的心态也蒙蔽了你。

多数的职场人在新手阶段,都会在这个陷阱里徘徊很久。

更有甚者,因此而逐渐低迷,最终在内外差异引发的纠结中黯然退场。

如果跨越了这个陷阱,那么接下来等待我们的就是中期职业发展的瓶颈期了。

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自己加班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职位却一直上不去;

你很早之前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算拼尽全力,也依然完成不了; 

你一直很努力,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但是能力一直没有多大的提升,只能仰望行业大咖。

这个时候,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而疫情的影响一直又都在,如果你又恰巧身在受影响较大的上述线下行业里,也会不自觉地陷进对于所处行业的自我否定中。

这种双重否定会令你身心俱疲。

如果你想要克服,那么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反人性”操作:

你需要克服身心的惰性,避免表面上的忙碌;

你需要克服畏难与将就等负面情绪,甚至于主动出击;

你需要重复已经熟练的各项基础且繁琐的工作。

这些措施实施起来虽然很痛苦,却能有效帮助你突破自己,进而突破已有专业能力的天花板。

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我们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至此,我们就能在现在从事的专业领域达到独立工作的状态。

我们甚至可以离开现有同事的配合,独自完成整体的工作,不再依附于现有的平台与资源。

所谓“保剑锋从磨砺出”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无论是“新手”还是“老人”,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必然是主动学习。

在学生时代里,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在职业生涯中,持续的主动学习更是能够创造更多可能性。

毕竟这个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每天我们都会被不同的技术革新所震撼,每天我们也会被不同的技术革新所挑战。

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必然会被更广泛的利用,以取代更为昂贵又脆弱的人工。

同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若要想持续性的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我们就必须保持持续性主动学习的能力。

3. 新的时代试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过去的两年中特别是在2020全民抗疫时许多企业纷纷出人出力出物以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狙击战在整个环节中发挥了不容小觑作用。

 

在后疫情时代里,尽管抗疫的形式没有那么严峻,但若自身条件允许,作为个人,我们也可以试着,将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融入进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里。

在后疫情时代里的新消费结构下、在国内环境的持续保护上、在人口老龄化的尖锐问题中、在被封锁的高新科技产业里,都隐藏着不小的机遇。

如果我们能在创造个人价值的同时,试着通过合适的方法以放大利益去服务社会,为社会再作出一部分贡献。

那就真的无愧于这个时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